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

潘朝晖/文

今天想分享一下对成语“犹豫不决”的理解。

“犹豫不决”最早典出《战国策》。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

传统观点认为“犹”和“豫”为“二兽名,性多疑”。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2)

对于“豫”,意见比较统一,都认为是某种“象”。

对于“犹”,自古争论不休,有认为是犬的,有认为是猴、猿、猢、玃……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3)

本来我已接受了“犹”是指“灵长类动物”的事实一一猴、猿、猢、玃……,但在几天前我发现了“犹”“豫”的更早出处是《老子》(今称《道德经》),又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4)

在《老子》第15章中,“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西汉河上公的注解: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5)

魏晋王弼的注解: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6)

显然,两位大师的“强解硬释”都没有告诉我们“犹”和“豫”到底是什么动物。只好自力更生,反复研读“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若冬涉川”:冬天河水冰冷,在冬天涉水过河说明“勇猛”。所以“豫”应该是一种勇猛的动物。

“若畏四邻”:畏惧周围所有的邻居说明“怯懦”。所以“犹”应该是一种怯懦的动物。很显然,“灵长类动物”与“怯懦”是划不上等号的,即“犹”不可能是指灵长类动物。

为了弄清为什么“豫”勇猛而“犹”怯懦,只能从探究“豫”和“犹”的造字本义入手了。

关于“豫”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7)

目前发现的最早“豫”是春秋晚期的金文。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8)

在甲金文中,“吕”是个有内涵的符号,可以表意性别一一雌性(下体有双口);同样的,“土”也可以表意性别一一雄性,典型字是“牡”(公牛)。所以,这个春秋晚期的金文“豫”的本义应该是“公母相匹的大象”,即“交配状态的大象”,个人认为是专指“交配状态的公象”。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9)

而下面的战国文字应该是指“母象”,严格来说不是“豫”。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0)

同样的,小篆“豫”虽然变化很大,但仍然可以拆解成“公母相匹的大象”。换句话说,“予”的本义是“公母相匹”(甲金文中,▽为雌,△为雄),一方付出了“虫子”,一方付出了“卵子”,故有“给予”之义;古人将“予”作为第一人称估计是希望自己能多多地繁衍后代。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1)

所以,“豫”是“交配状态”的大象(尤指公象)。交配状态的公象有个特点是“狂暴”,能不勇猛吗?发情的公象敢拿犀牛来发泄,“冬涉川”简直就是小儿科。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2)

关于“犹”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3)

“犹”是“猶”简化而来,在甲骨文中已出现。甲骨文“犹”是从“酉”从“犭”。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4)

我曾经解读过“酉”。

“酉”的造字本义应该是“果实”。无论是粮食还是水果,都能酿造成“酒”,所以“酉”也引申为“酒”义。所以,甲骨文“犹”的造字本义可能是“吃水果的动物”,也可能是“喝酒的动物”。

到底是什么动物?

我突然灵光一闪,想起大象的另一个特点一一喜欢吃水果,尤其喜欢吃熟透的水果。由于大象食量惊人,巨量的水果在高温低氧的大象体内会发酵产生酒精,而且不幸的是大象解酒能力极差,以致出现了“吃水果而醉倒”的奇观。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5)

所以,我大胆地得出一个结论:

“犹”也是指大象,是“醉酒”的大象,大象醉酒后非常胆小。所以,“犹”是醉酒状态的大象,能不怯懦?醉酒的大象畏惧一切,“畏四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结论:

“犹”和“豫”都是指大象,是不同状态下的大象。

“犹”是醉酒状态的大象,胆小怯懦,“畏四邻”,引申为“退缩”之义。

“豫”是交配状态的大象,狂暴勇猛,“冬涉川”,引申为“冒进”之义。

所以,“犹豫”的引申义是“后退和前进”,绝不是“性多疑的二兽”;“犹豫不决”是指“是退是进不能决断”,而不是简单的“迟疑不决”。

补充:

“犹”的甲骨文是吃水果或喝酒的动物,起初我倾向于是猴、猿等灵长类动物,但灵长类和人一样,酒后大多属于情绪化躁动型,与“若畏四邻”相矛盾。正如一位道友所言,“犹豫”应该是联绵词,而联绵词中如凤凰、麒麟、鸳鸯、鹦鹉等都是指同一类动物,所以我更确信“犹”和“豫”大概率都是指象。

最后,科普一下中国野象的分布变迁。

犹豫什么鬼意思(犹豫)(16)

这是今天的闲扯。

图片均自网络,侵删,特别致敬《汉典》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注明“渣渣灰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