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以左为尊还是右尊:古人的座位以南为尊

古人的座位以南为尊,为何有时却以东为尊?古人的座位以南面为尊这是有规定的。《礼.大传》上说:“圣人南面而治天下。”这里说的圣人就是对帝王的尊称。帝王居于至高无上之位,自然以南面为尊。有人大概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想问个究竟。《战国策.赵策》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齐国著名辩手鲁仲连与辛垣衍发生辩论。为了举例说明问题,便引述夷维子对邹君的儿子话说:“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为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古代是以左为尊还是右尊:古人的座位以南为尊(1)

皇帝活着时是老大,死了照样也是尊者。所以,凡是帝王驾崩,其棺材都停放在北面,以接受群臣的吊唁。但是,如果诸侯死了皇帝前去下吊,位置就要发生变化,因为皇帝为尊,他的位置应坐北面南,仍然居于正位。这样就必须把诸侯的棺材赶快移动,由原先的坐北向南,移到坐南向北的方向,以方便皇帝坐北向南而吊。

上面的记载,说明古代以南面为尊,或者说以坐北面南为正位,这是古代社交场合安排座位的重要依据。所以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员,纷纷效仿皇帝,他们在大堂上的位置,也必定是坐北面南。

古代是以左为尊还是右尊:古人的座位以南为尊(2)

之所以会出现以东为尊的情况,这是因为居室不同。古代房屋分为“堂”和“室”。堂是正房,室是偏房或后屋。“室”内位次与“堂”内自然也会不同。按古代规定,室内以东为尊,不管多么重要的活动,只要在室内进行,其尊卑座次都要照此安排。这方面司马迁作了明确记载。著名的鸿门宴即是如此。《史记.项羽本纪》记述这个场面各人的位次时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项伯当时要比刘邦等人神气得多,且是这场饭局的东道主,以东为尊,他们会当仁不让地坐到这个位置。又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坐其兄盖侯南乡(向),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因为田蚡当了丞相,鼻孔朝天,把老哥也不放在眼里,自己成了老大,便抢先坐了东面位置。还有,大将军韩信俘获广武君李左车时,在室内与他见面,也很注意相互的座次。《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李左车是秦汉之际的大谋士,当时很有名气,韩信对他十分尊重,相互的坐位不会马虎。前人注解这一段说:“事师之礼,师东乡坐,弟子西乡。”既然以师事之,当然要让老师坐到东边的尊位。

古代是以左为尊还是右尊:古人的座位以南为尊(3)

究竟是南面为尊,还是东面为尊,这要看房屋的情况,只要弄清是在堂屋,还是在后室或者是偏房,位次的尊卑位置也就不难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