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电视台纪录片永远在一起 微纪录你好天津

【网聚世界中国风情】

作者:林靖(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者按

当下,短视频已全面融入日常,深度参与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建构。透过短短几个镜头,可仰望浩瀚星空,也可俯瞰市井烟火;能近距离观察社会肌理,也能深度透视时代景深;不入书阁就能“读万卷书”,足不出户也可“行万里路”。越来越多的城市,借用短视频“短新快”的表达特点、海量用户的传播优势,展示着城市的山水、风物、人情、特产、民俗等,让人们在手掌中、方寸间感受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期两篇文章展示了浙江、天津以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的探索和成效。

天津河东电视台纪录片永远在一起 微纪录你好天津(1)

俯瞰天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达10.12亿,用户使用率达94.8%。这表明,短视频已广泛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度参与构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网络文艺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短视频也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影像“轻骑兵”。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主办,津云新媒体承办的“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于2021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活动持续一年,面向海内外个人、团体公开征集评选优秀短视频作品。活动植根于媒介生产逻辑,符合用户媒介接触习惯,是一次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网络文艺创作的集体行动。

短视频大赛以讲述天津人、天津事、天津情、天津景为主要内容,以百姓好、天津好、祖国好为价值引领,收到来自全国乃至海外投稿的38.6万件作品,全网累计播放量86.5亿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积极性,释放了公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潜能。

短视频大赛与重要平台合作,通过月赛、季赛、分站赛等环节,策划分话题、组织特色活动等形式不断助推关注热度,最终年度总决赛通过“网络投票 评委评选”的方式选出系列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天津历史、美食、美景、人文风土的深情厚谊,透过或巧思或偶然的影像,讲情重理、质朴豁达的天津人形象,古今交融、中西荟萃的天津城市形象跃然眼前。

凡人善举见真人真情

见到一座城,先要见到城中人。此次获得特等奖的10部作品,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记录普通人日常事的短视频,唯细节中有真意,唯凡俗中见真情。

短视频《霸气大娘救下跳河小伙》源于交警的执法记录仪。视频中一位老大娘用纯正的天津方言训斥要跳河的小伙,另一位热心大姐为小伙出返家车票钱。虽然视频画质比较粗糙,晃动明显,但这未经雕琢的偶然瞬间,记录的是普通、日常的天津人。大娘表面训斥的口吻,实则是天津人热心肠性格的真诚表达,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观者都倍感温暖。短视频经全网推送后,当晚播放量就突破1600万次,点赞量达55万次,“质朴”“热情”是评论区最多的评价。

作品《爷俩》用近乎电影拍摄的手法记录了父子二人传承传统理发手艺,从摆地摊到开理发室,一步步相互扶持、陪伴走过艰难而又踏实的日常生活的故事。父亲坚持用老式刮刀给顾客刮脸,讲求腕子功、刀功,他认为掌握一门手艺就可以为人民服务。儿子深知父亲多年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引领,通过镜头他将平时不愿启齿的父子之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短视频中没有出现父子的姓名,但无论是早点铺中的儿子,还是提着鸟笼在街上溜达的父亲,抑或影片最后围坐狭小房间中吃饺子的一家人,何尝不是日常中的你我。至此,家庭亲情、职业坚守之情已获得观者的共鸣。

同样具有传承精神的还有短视频作品《二十余年来始终守护的地道“老味儿”》。打卤面是天津的特色美食,因每逢喜事必吃而被称为“喜面”,是颇具仪式感的地方餐饮文化代表。天津人喜欢说:“没有什么事儿是一碗打卤面解决不了的。”这不仅透露出打卤面在天津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也折射出主人公“大姨”在艰苦创业过程中的那份豁达坚韧的精神。27年过去了,大姨不仅念念不忘老主顾们一手端面一手为她稳固棚子的场景,多涨一块面钱都于心不忍,还努力回馈社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一句“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天津人乐观、朴素的豪情。

有“大姨”就不能少了“伯伯”。这个天津方言独特的称呼,带着亲切,透着信任。《白衬衣掰掰出警中》讲述响应市局号召机关民警下沉派出所的穆瑞利,年近退休奋战一线,解决邻里矛盾、劝说轻生小伙、调节家庭纠纷的故事。视频中有他奔波现场的镜头,有他将心比心的暖人话语,还有被温暖到的普通百姓对他的感谢之情。

短视频中对陌生人的热情,对家人的亲情,对老顾客、对老手艺的深情,对职业、对人民的真情,都是重情、长情的天津人写照。通过朴素的人、生动的现实、细节性的表达,短视频呈现可信、可感的人生故事。也正是这些重情重义的天津人,最终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众志成城,“与你同在”。作品《与你同在》用宏观场景与微观场面相结合、新闻背景与具体防疫画面相穿插的方式,真实记录了2022年上半年天津疫情防控的情景,在艰难时刻给人以鼓舞。

展现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

短视频以篇幅短、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宠,它用凝练的视听语言,直抒创作意图,但不限于方寸之间,历史仍可以在此汇聚,天地可以尽收眼下,视听艺术的美感同样可与其他形式比肩。

《天津老兵》中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与三位耄耋老兵对话,90后巧逢“90后”,用年轻人的眼光重新回望历史,聆听艰苦年代天津老兵的峥嵘岁月。1947年1月份入伍的李孚兴,身负重伤,却一身正气;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战役和抗美援朝的刘华林,半生戎马,矢志为国;中国首颗原子弹空爆机组成员孙兴富,几经生死,以身报国。三位天津老兵的故事贯穿着满满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在海河孕育的天津卫,“桥”有其特殊地位,一座座桥形态各异,寓意不同,不仅连接四方,更架起了天津的历史脉络。比如,金汤桥,天津新生的起点,平津战役解放军会师之地。狮子林桥建于1954年,群狮远眺,有时光穿越面向未来之意。短视频《桥见芳容》从天津的“桥”出发,把天津风姿各异的海河之桥与城市精神相结合,既让观者领略天津各座桥的美,又将桥的历史娓娓道来,静止的建筑与穿越的时光凝结在短视频之中。作品从历史印记、创新创造、民生保障、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视觉审美角度看,在拍摄上更加注重艺术美感,可谓帧帧画作级别;在听觉设计上,磅礴大气的音乐凸显城市的历史底蕴;在视频制作中还对桥梁辅以特效包装,把桥梁之形与城市之魂进行巧妙融合,更好地烘托出短视频的主题。

如果说《天津老兵》和《桥见芳容》是以史“见津”,那么《我和我的家乡》和《到天津遛一遛》体现的是年轻人眼中的现代都市气质。两者风格不同:一个清新雅致,颇有文艺青年的漫游之风;一个热烈奔放,用快速的镜头切换、节奏鲜明的说唱配乐,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到天津“遛一遛”,尽情表达着对网红打卡之地的赞美。

《瞰见天津》运用航拍手段,将天津代表性历史名胜、自然景观、现代建筑尽收眼底。从晨曦照进城市开始,到夜晚的都市繁华为结束,短视频的节奏也由慢到快,再到缓慢,这亦符合繁华与宜居相应、现代与历史交融、雅与俗共赏的天津城市形象。短视频以震撼的视听感受带领网友走进天津、爱上天津。

“你好,天津”短视频大赛的获奖短片,让广大网友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天津人,了解天津事,看见天津景,更动容于天津情。大赛是一次非常好的城市故事呈现,是一次城市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内,有助于天津人民心的凝聚;外,有利于城市形象的传播。

此次大赛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作品的真诚与精良,更在于主办方对融媒体时代媒介逻辑的充分运用。从特等奖的创作主体来看,既有年轻的中学生群体,也有知名自媒体,既有天津人的创作,也有外地网友的参与。这就表明,开放性、多主体生产,是网络文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特征。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1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