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最大古村是哪里(福建漳州3角美杨厝村)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想着上次漳州角美乡村游还剩杨厝村没去,说走就走,乘坐公交车来到角美镇,在镇上打了个车很快抵达目的地。杨厝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南部,是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子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氏义庄”,还有百多年前华侨回国兴建的西式风格洋房 - 乌楼和红楼,这些都是我此行要专程去看的。
滴滴司机在村口让我下车,一下来也不知东南西北,就看见一座“陈氏家庙”,心想这不是“杨厝村”吗,怎么不是杨氏家庙而是陈氏家庙呢?找不到人问,只好一直往村子里走。[what]
走了一段路终于遇到个人,上前一问“乌楼”在哪里,他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又走来几个大姐,说走小道翻过山头就到了。见我一脸疑惑,大姐们干脆在前面带路,真是遇到好人了![赞]
热心的大姐
果然走小道非常近,翻过个小山丘就到了“碧山公园”。公园还在建设中,但已经相当漂亮。如今厦门周边的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了,环境整治得很好,又建了许多公园,叫我们这些城里人好生羡慕。
站在碧山公园里可以见到“乌楼”的背部
这是侧面
碧山公园入口
从碧山公园下来,走到乌楼面前。
“乌楼”正名为“碧山楼”,是一座两层西洋式建筑,由于外表为黑色水泥墙面,村民们都叫它“乌楼”(闽南话乌即黑的意思)。璧山楼左右两侧的房间为八角形,当地人也叫它“八角楼”。
乌楼建于1921年,主人是旅菲华侨杨贺龙,建设乌楼的材料都是由国外运回的。目前一楼有杨家的后人在居住,进去跟他们家的保姆聊了一会天,得知二楼关闭着,她也未曾上去过。原来的乌楼还有后花园,我估计就是现在的碧山公园,里面有莲花池和凉亭,乌楼主人的墓地如今还在那里。
外墙上漂亮的水泥浮雕
八角楼外观
乌楼附近有一株枝繁叶茂的老榕树
榕树边是“厚安宫”
庙旁边是“杨厝社老年协会”,门口有不少老人在玩牌。
旁边就是著名的杨厝村红楼
红楼全称“余庆楼”,建于1921年,红色清水砖外墙,主人叫杨清月,与乌楼的主人是叔侄关系,因此这两栋楼也被称为“叔侄楼”。
红楼院子里的一口井
红楼边的民房
参观完乌楼与红楼,沿途边问路,终于走到村口处的“林氏义庄”,先来张全景图,手机拍摄效果不好,凑合着看。
从网上找到一张航拍图,可以更清楚了解林氏义庄的全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永泽堂林氏义庄”是开发台湾有功志士林平侯为赈助家乡族人,仿效宋代范仲淹义庄之法,于清嘉庆24年筹建的,祖孙四代相传,历经116年,是当时闽台第一家民间慈善机构。
林氏义庄占地15亩,是一座具有典型闽南建筑风格的庄园。
义庄里的墙上有一排乌石碑刻,记载着义庄的由来、创办宗旨以及40条赡赈条规,碑刻下方有拓本。
进入村口的大道上有宣传栏,上前一看才发现村里还有个很大的庙前广场,只好又一路问回去,绕了一大圈才找到。
原来杨氏家庙广场就在乌楼边上,整修得非常好,当地的阿伯说这里晚上非常热闹。
广场边一排闽式建筑
中间是杨氏家庙
广场边还有一座人工湖,湖上修了石桥和亭子。
最旁边的建筑是旅菲碧湖同乡会的联络处
里面还有个展厅
这座小巧的石桥叫“思乡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年,是当时村民出入的主通道,1991年由旅居菲律宾的当地华侨出资重修。
在桥边的亭子里坐一坐,看看外面的风景,再次感叹如今中国的农村真是越变越美了![赞]
至此,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的五大“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已全部走完,另外两处“白礁慈济宫”和“宋代江东桥”很早之前去过,可惜都没留下照片,等改日有机会再重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