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为人知的(鲁迅表示很无辜)

鲁迅不为人知的(鲁迅表示很无辜)(1)

如何解读鲁迅先生《秋夜》中“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道题目中国人都见过吧?

也是很多人厌恶反感语文学习的原因之一。

完全有可能只是随手写的酱油句子,一定要穿凿附会天花乱坠各种高大上的解读?

鲁迅先生一定会说:“我没说过!”

这个想法并没有毛病,而且很正确!作者不可能把所有可能性都想到。

那我们做解读,是不是就没有意义呢?

不是。

文学理论上说,文本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脱离作者而独立存在了。读者参与文本挖掘的过程,是一个文本完善的过程。或者说,二次创作的过程。

通俗点说,文本(电影,绘画或者其它艺术作品)就像你的孩子,生下来以后他长什么样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他之所以是他,不只是因为你生下他,还因为别人给他的影响和指点最终塑造的他。

举个例子吧,比如这里有一朵花,开得鲜艳。这时走来两个人,一个刚刚失恋,一个刚刚恋爱。失恋的人看花开得如此繁茂,他说:“连花都在嘲笑我的失败。”而获得爱情的人看到花,他说:“连花都为我感到开心,这个世界真美好。”

花还是那朵花,它的开放是生物学上的,但不同人的经历会赋予同一朵花不同的意味。这时,你不能说失恋的人解读错,也不能说热恋的人解读错了,更不会有人说“花什么也没说”。

花就是那个文本(或作品),而这两个人就是不同的读者(观众)。基于他们体验做出的解读,没有对错之分。

这个角度看来,一个人的作品能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作者和读者,都是功不可没的。

近年比较火的刘慈欣,莫言。你思考思考,是不是跟翻译者,时代背景,电影创作者,投资人都有关系,缺一不可?没有这个特殊的国强民进的时代,《流浪地球》会有这么多人认同么?

有的朋友又会问了,既然对现象的解读没有对错之分,那考试凭什么有标准答案?这就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了。就如“作用”这一块,花的本身没有主动的“作用意识”,但是客观上,一朵花的开放,是不是可以意味着很多客观的问题?比如,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常,再比如,意味着它可能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

再换个更俗一点的例子吧:你拿到了一个大快递,由于家里没地方放,于是先堆门口,一个脾气不好的邻居找茬:“你是不是故意堵我的路?信不信三天之内杀了你,骨灰都给你扬了?”于是大打出手。在这个故事里,你(作者)的主观意图是“暂时放这”,但这个大箱子对后面被打,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个推动作用是客观的,也是语文考试里能够考的“稳定项”。至于前面那种纯感受的问题,往往都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其实好的艺术家往往不会给自己的作品一个标准的解答。比如李安就从来不谈自己作品的任何意义和符号,为的就是“不想给读者标准答案”。回忆一下近年最优秀的华人电影作品,《无间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活着》等等是不是这样?

所以,解读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因为有了解读,作品才更丰富,跟作者怎么想的无关。但是,给读者自由的余地,这一点,显示的创造者的功底与技巧。

最后,语文考试不是扼杀创造力的罪魁祸首,能够把高考语文阅读题做得很好的人,几乎不可能是一个死板的人。

灵活与敏捷,恰恰是当代成功者的重要素质,因此也无需好奇,为什么那些理工学霸,它们的老板往往是个数学很差却擅长语言的人。

电影也是一样的。在规范之中,在规范之外,都有不同的解读体系和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