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

编者按: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烽火岁月,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不断为老区发展注入新动能。6月16日—20日,大河网记者随同“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南南阳、信阳,带领大家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感受革命老区的新发展、新变化。

大河网讯(记者 刘杨)“革命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牺牲,可谓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韩兰的一席话,将采访团一行带回到那激荡的红色革命岁月。

“红”色新县丨这里被称作“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被称作“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落脚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红军主力部队……

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1)

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等,生动再现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历史情形,也诉说着不朽的“大别山精神”。

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2)

这些年,随着红色旅游的火热,走进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游客通过听讲解、看文物等方式,在这里重温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韩兰告诉记者,游客多了,也带动了老区经济的发展。

“绿”色发展丨“创意”赋能 古村落变身“网红”打卡地

来到新县,一定会有人推荐到田铺大塆转一转,“创客”小店与古村落在这里碰撞出了属于它的独特火花。

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3)

大河网记者获悉,田铺大塆通过发扬大别山革命老区艰苦奋斗、敢当先锋的创业精神,在中国传统村落的基础上,以“创客小镇”为主题,把创新创意融入美丽山水,打造了20余家特色小店,让田铺大塆走向大众,为这片拥有红色基因的热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卖手绣鞋垫的“匠心工坊”、卖竹编的“不秋草”店、卖蜂蜜和豆腐乳等土特产品的“田铺伴手礼”店……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创意主题和特色,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打卡拍照、挑选购买。

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4)

“我之前先后在河北、北京打工,2017年下半年回到家乡,在这儿开了家早餐店,还卖一些田铺大塆的特产。”村民成慈莲向记者分享,现在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进账千元左右。

田铺乡乡长汪卫东告诉记者,2020年,田铺大塆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多万元。“我们将持续利用丰富的资源,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跨越。”汪东卫说。

信阳红色旅游发展文献综述(信阳新县红色基因)(5)

田铺大塆是新县众多村落发展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徜徉在老区的青山绿水间,村村有特色、点点有景致、处处有惊喜,“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正叫响全国。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