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什么会突然发狂(大象死亡数量翻8倍)
今年全球的气候真的是超级反常!我国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极端热浪,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旱情。长江武汉段甚至可以让人靠双脚走过去,鄱阳湖水位屡创历史新低!
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在美国,飓风伊恩正在横扫佛罗里达州,甚至连鲨鱼都被冲上了陆地,在积水中游荡。
在遥远的非洲,也上演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和我国相比,这里的旱灾看起来更加恐怖。在严重的旱情中,甚至有动物因此大量死亡,出现了尸横遍野的惨象。
目前,非洲东部的肯尼亚正经历着近四十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令人担忧的是,这场旱情仍然没有结束,未来几个月恐怕仍然很难有降水。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的一份数据,目前非洲之角有至少3600万受到旱情影响的人口。如果未来仍然没有降水,这个数字在今年年底或将突破8000万!
目前埃塞俄比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有2410万人急需粮食援助,其次是索马里和肯尼亚,分别有780万人和420万人粮食短缺。人还吃不饱,就更不用提动物了。这三个国家被饿死的牲畜超过了900万头。
如果把目光对准非洲的野外,场面更加凄凉。
在肯尼亚桑布鲁国家公园,就有人目睹了死于干旱之中的斑马的尸体,斜陈在土地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批在这段期间死亡的斑马了。
要知道,在旱情中死亡的斑马不是普通斑马,而是细纹斑马(又叫格氏斑马,Grevy's Zebra),这是世界上三种斑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在2.5~2.75米之间,体重为350~450千克。
由于人类曾经为了其皮肉大肆捕杀,导致细纹斑马数量锐减。再加上疾病以及水源、牧草资源不足的影响,导致细纹斑马成为了濒危物种。2013年的时候,全世界大概仅剩下2000匹。
根据最新的数据,近些年来细纹斑马数量有所回升,大约达到了3000匹,其中2500匹生活在肯尼亚。然而,仅仅从6月到现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有40匹细纹斑马在干旱中死亡。根据细纹斑马信托组织(GZT)的监测官员Andrew Letura的说法,这相当于往年全年的细纹斑马死亡数量。
“如果我们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就失去了40匹细纹斑马,这对于其余的细纹斑马意味着什么呢?”他提出了这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它们面临着相同的威胁,这对这个物种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导致它们大量死亡的原因,就在于这次罕见的干旱。它们未必是直接渴死的,也可能是由于缺水,导致它们的食物也无法大量生长,导致了饥荒。同样的,这些斑马也未必全都是饿死的,有的时候还是因为在与其他动物争夺食物时战斗致死的,甚至可能是在游荡于村庄和城镇附近觅食时和人类发生冲突而被杀死的。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和这场旱灾有关。如果不是旱情导致许多地方寸草不生,它们也不至于因为上述原因而死亡。
为了拯救这些濒危的斑马,该信托基金已经投喂了一些干草,并在上面浇了一些蜂蜜、盐和含钙物质混合的食物。但他们指出:这样的援助无法彻底解决干旱带来的死亡,只能尽力降低死亡的数量。
不只是斑马,还有其他动物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大生命基金会首席执行官Benson Leyian介绍:Amboseli大象信托基金已经记录到了50头大象的死亡或失踪,这至少是往年9月数据的8倍以上!我们知道,非洲象也是保护动物,这些大象的死亡对于该物种的延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坏消息。
和斑马一样,这些非洲象的死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与人类直接相关。当地的一个保护大象的组织发现,越来越多的大象死亡之后,象牙并没有被割掉。这意味着杀死它们的人并不是简单的偷猎,而是人与大象之间产生了直接冲突,最终人们拿起枪或者矛,将大象杀死。
Leyian指出,和往年的旱季相比,人类为了野味而杀死的大象数量翻了5倍!原本就濒临灭绝的非洲象,在这次旱灾中的生存条件雪上加霜,令人担忧。
在附近的一个保护区,许多动物在死亡之后,尸体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以至于游客们不得不戴上防护面具。
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同样是在东非的干旱之中,有人拍摄到了6只长颈鹿的尸体纵横交错的场景,令人心寒。今年的旱情更甚于去年,可想而知,这些长颈鹿的生活也不怎么样。
尽管这次旱情带来了如此惊人的动物死亡,但背后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不能忽略,那就是人类的过度放牧导致当地牧场被破坏殆尽,这就导致当地生态系统更难在干旱中恢复。
也就是说,即便到了10月、11月迎来了降雨,当地的牧草也未必能够得到恢复,动物们面临的危机仍然无法解除。到那个时候,非洲大地上,恐怕难免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管怎么说,当地人目前最渴望的仍然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降雨,至少能够让大家度过眼前的危机。如果雨季再不来,恐怕这些濒危动物的处境还将变得更加凄凉。
#创作挑战赛##肯尼亚极度干旱 大象斑马曝尸荒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