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减法表创意图(数字成图12)

因数阵训练的特点(12),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10以内减法表创意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0以内减法表创意图(数字成图12)

10以内减法表创意图

因数阵训练的特点(12)

这种测试或训练的目的在于:

让孩子熟悉数及因数的特点。比如偶数的特点,可整数除3或9的数字特点,整数除5或10的数字特点……推而广之以后,可整数除2和3的数必可整除6;反过来也一样,有6这个因数的数,必定有2和3这两个因数。可整除4和5的数必可整除20……等等。

它甚至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数学中数字“互质”概念的理解。比如:可以整除3与8的数字必然可以整除24、而可以整除4与6的数字不一定可以整除24,无它、因为4与6两个数字不互质。

由此应该可以带来:

第一, 当孩子看到一个阿拉伯数字时,如果下意识地用上述方法去分析这个数,对数字自然就熟悉了。

第二、使孩子快速心算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均得到增强。

比如对于72这个数:首先自然是联想到八九七十二这个乘法口诀了,此时可以马上把8与9两个数字写下来。有了8、自然有2和4;有了9、自然有3;有了2和3,自然有6。72除以2等于36,72除以3等于24;此时的心算麻烦一点。对于2和36这一对因数,4的对应因数自然是36的一半18。对于3和24这一对因数,6的对应因数自然是24的一半12了。

孩子们自此恍然大悟,原来根本不用辛辛苦苦地计算72分别除以那些因数的得数;只要认清刚刚写过的数字之特征,简简单单心算一下既可。在短时间以内、进行大量的题目心算以后,其心算速度的提高只能是指日可待了。

第三、增强孩子的快速联想能力。

比如98这个数,一般人很难直接看出有“7”这个因数,仅可以快速看出有“2”这个因数。当孩子算完并写下“1、2……49、98”时,如果孩子们的乘法口诀背得非常熟练,从49即刻可以推出有7,那有2有7必有14,所以7、14这一对因数就呼之欲出了。而且采用“拍蚊法”分析后可以断定,7与14之间再无98的因数存在。

比如68这个数,确实很容易判断出来它有2这个因数。当孩子们写下2与34这一对数据时,他可能会回想起我要求他必须对自己笔下的数据负责任时、也许会再考虑一下刚刚写下来的34这个数。当他认识到34还有2这个因数时、自然会熟练地导出来4与17这一组数据。此时的17为质数,他自然知道不用再进行下去了。

请读者注意,许多孩子通过此类测试以后可以无师自通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拍蚊法”,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名词的具体含义。

第四、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好处。比如高中数学的排列组合,分子分母中是多位数阶乘,如果可以熟练约分,即使不用计算器计算约分后的简分式、也比不约分单纯用计算器快捷很多。

比如初中阶段的因数分解,32a²-50b²。熟悉数字的孩子一眼可以看出:

32=2×4×4,50=2×5×5

他转瞬间即可写下:32a²-50b²=2(4a 5b)(4a-5b)

而对数字不熟悉的孩子则折腾半天,还不一定想到这里。

此时,之所以想得到、应该是得益于数字熟悉。

许多家长对这第四条好处最感兴趣。而许多孩子对此开始都不感兴趣,甚至较难接受。尤其是数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好像更难接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