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

提及潮汕美食,“粿“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话题。相较于米、面,潮汕人独爱粿。从日常餐桌,到供奉祖先神明的祭台上,都少不了粿的身影。各式各样的粿品对应不同的节日与“老爷“,足以迷外行人眼。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

红桃粿

在一个潮汕人眼中,逢年过节阿嫲总是会做上许多红桃粿,小小的我只觉得帮着印粿很好玩,我也只能承担这最后的步骤-印粿;后来,阿嫲年纪大了,大家都说外面买几个来拜神就好了,怕她太辛苦,但阿嫲却很坚持:自己做的才好吃呢,自己用料足!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2)

不要问红桃粿从哪里来

红桃粿,指的是用粘米磨成粉制作而成的食品,它们因馅料不同而有了各自的名称。别看是小巧精致的一颗粿,它已经陪伴了潮人许久。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3)

传说源于南下定居在潮汕地区的中原人,苦于没有面食可以祭拜祖先和神祇,便因地制宜,取南稻代替北麦,于是就成了“粿”。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4)

只是谈到粿,便与潮汕人的祭祀这一习俗分不开。潮人信仰的神灵繁杂多样,不同的时节祭拜的神不同。正是由于这种诸神崇拜的浓厚风气,粿,在潮汕地区,在潮汕人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5)

作为一个潮汕家庭的孩子,尤其十多岁的女孩子,在大人围着做馅儿,包粿的时候,被使唤来使唤去。 做粿的做法虽不难却很繁琐,年轻人大多不愿意自己做粿了,只有奶奶辈愿意花时间做这小小的粿,像我们这些年轻人最多打打下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了。

红桃粿怎么做

将糯米煮熟后,捞进香菇、猪肉、虾米、葱花,最后放入调味品就完成了。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6)

和面团也讲究,一边加水一边用手和面,直至面团成形,最后还要加入食用色素把面团着色,这样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7)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就开始分工了,有的人负责包粿,这是个技术活,一般都由老一辈的人负责,剩下的就是印粿,手脚要麻利,要跟得上包粿的节奏才能配合得好。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8)

印粿也不是简单的事的呢,把尖的一头对准,顺着模具的边缘慢慢把柔软的粿皮按进去,力度要合适,太大力皮会破,力太小又印不出花纹,最后在桌上或手上敲两下,顺手一翻,一个完整的红桃粿就出来了。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9)

不要问红桃粿怎么吃

红桃粿做好后就要马上蒸熟,以定形便于存放。以前用的都是老式土灶,烧柴火,放一口大锅可以蒸上满满一笼,20分钟的时间里,粿皮从柔软易破慢慢变得光泽有弹性。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0)

做粿一般都会做多一些,阿嫲会把漂亮的红桃粿挑出来留着过节拜拜用,数好数量一个个叠进“竹胡”里,有裂口的、品相稍微不好的则需要挑出来,这时候嘴馋的孩子们就可以先大饱口福了。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1)

蒸好的红壳桃粿祭祖供神之后,便可随意取食。无论加热一下再吃,还是在油锅里走一趟,煎得两面焦脆而内软,都是至上的美味。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2)

小时候最爱让妈妈煎个粿吃,每次吃完都吃不下饭,一吃便能吃两个,啊,红桃粿散发出来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红桃粿表示:啊,我这该死的魅力呐~

“咬破粿”,才知口味

你以为红桃粿只有糯米陷?还有一种是豆沙馅红桃粿,前天晚上绿豆浸泡一夜。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3)

第二天,洗净去水晾干,蒸煮半小时,在锅中加一点油,绿豆在锅中小火翻炒,加入少许食用盐,鸡精,南姜沫等调料,翻炒至粉状即可。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4)

红桃粿的故事

其中红桃粿,又称为红壳桃粿,在潮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位置,过节过年拜神等吉庆喜事都少不了它。此品来源于仙桃,古人曰:天上有桃,名曰蟠桃,闻此桃可活百年,尝此桃可活千年。故此,人间才有寿桃一说。潮汕人民智慧高,引用米浆做成果皮,香糯米饭做陷,蒸过后再煎,吃起来酥脆馅香。此等美味,真真乃人间蟠桃啊!

潮汕特产红桃粿做法(你以为那么简单)(15)

结尾

从古时一路走来,从人类的进化中也看到了食物的更迭。所幸潮汕粿这种古老的食物,到了今天还依然顽强地存在着。

对于承载着潮汕民俗文化的粿品和手艺,我们即便不能做到完好地传承下去,作为一位亲历者,也应当尽量去记录一些应该被记住的记忆。

不如今天来聊聊,

大家对潮汕粿的印象?

你们的家乡,

也有像粿这样的食物吗?

-END-

来源:Teoswa潮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交流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于后台联系责编,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