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贫困补贴发放(如何精准送抵孩子心坎上)
李晓亮中国网时事评论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幼儿园贫困补贴发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贫困补贴发放
李晓亮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开学季,各地加推新学期中小学“政策礼包”(2月26日中新社)。想其所想、急其所急,针对学生睡眠不足,“特‘困’生”问题,浙江、黑龙江推迟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同时作业减负,要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余作业量也要控制在2小时内;上海为解决青黄不接的接学生不便的尴尬“三点半”问题,推行课后自愿拓展活动,提供晚托等开户服务,严禁补课;针对校园欺凌,武汉修订条例,成立校园处置小组;贵州则有“护校安园”工程;江西是“十必须”“十不准”的食堂经营采购规范,护航学生舌尖安全。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各地新学期校园又要忙活一阵了。一招一式,都是针对目前校园重难点问题而来。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睡不好,那就晚到校,少作业;放学早,没人接,就自愿活动,适时托管。反欺凌,保安全,从舌尖到身心,保证孩子们安全无虞,这是最基本保障服务,无需赘言。
单说从到校时间、作业量、到晚托服务、禁补令,这头痛医头、见招拆招的政策礼包,政策的美好初衷和良苦用心,我们都切实可感,但对长效性却难保乐观。虽这都是开学季费心搜罗出的相关性集纳,且各地看起来,不管为治本还是治标,路数都出奇一致。异常的默契,或也证明了选择有限。
现实永远是复杂的,需求恐怕也很多元。因势而变,因时而异。一旦真要决心深度回应社会关切,就会发现,没有一项万能政策能包治百病,一劳永逸。
任何政策,如果“论心不论迹”,可能其初衷都是好的。有时候,有可能初衷很好的政策,因与某些现实细节有抵牾,反而成为折腾人的“一刀切”式新困扰。
但是,为何很多本意良善,甚至是为了减负,本意是为了送“礼包”的,结果却搞得吃力不讨好,搞得像送“炸药包”一样怨声载道?“减负”反而越减越重,“送礼”却送得人人不理,这其中的关键点在哪?
说药不对症,送礼可能都送不到人心坎上,还真非凭空胡诌。有时政策组合拳,大礼包,加量不加价,看起很实惠,但实效如何,口碑怎样,可能还是不能只看空调房政策制定者的初心。
为这份应景的努力,也该点个赞。不过,实话说,也都不算多么新颖的创见创意了。如果关注过这些年的各式花色繁多的减负新闻,都能看出不过是新瓶旧酒拆东补西的疲于奔命。
前几天,教育部又提取消各类特长招生的时间表。特招本是为不拘一格,多元取材,分数之余,拼个体素质。但是,随后就异化为加分腐败,还不是沦陷于“分数魔咒”?
而家长们深恶痛绝的“三点半”,不也是为了减负,而缩短在校时长么?现推迟到校时间,不过仍是同一路数。还有禁补令,也是为减负。但从奥数到三模三电到文体加分,这边“禁”的那边“补”。若说叫停特长加分了,乐观的就开始喊“不用再被逼着为妈妈而学琴”了,可能没意识到,这表示所有人又被全逼回“拼分血战”的独木桥了。
减负套餐,像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数字游戏。哪怕政策组合大礼包面前,素质和应试教育之争,有时也是如此。一叶障目,本质不变,而为一个虚名争得不亦乐乎。其实教育负担没减分毫,反要家长和孩子不断适应每学期繁复的新的减负名目。
真要送礼送到家,就得让孩子们真在教育中有主体性。不只是机械适应考试或政策,而是各个阶段教育目标、政策配套都真正以学生为本,不是飘着的政绩,而是真正的内化,使孩子身心受益,才是政策礼包的唯一旨归,也才是真正教育普惠效应。(责任编辑毅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