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最好的10首诗 欧阳修最经典的一首七律

唐宋诗人词人们,一旦走上仕途,被贬就是常态。贬谪途中写下的诗文,最能见出一人之心性。刘禹锡在经历二十三年贬谪生涯后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苏轼经历贬谪一步步走向我们心中的那个“苏东坡”,写下多少乐观豁达的诗词;而北宋文坛大咖欧阳修,也是经历曲折仕途才成就了千古一“醉翁”。

1036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仗义执言,继而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这是他第一次被贬。次年初,他写下一首七律《戏答元珍》,起句超绝,而后句句经典,为其最有名的诗作之一。诗既写出夷陵风光,也表现诗人不因被打压而丧失斗志,依然心怀希望的心志。

由此诗也可看出,欧阳修其实也可取名叫“乐天”。

欧阳修最好的10首诗 欧阳修最经典的一首七律(1)

《戏答元珍》

北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题为戏作,实则只是掩饰之语,细细读来,每句都大有深意。

诗起得妙绝,开篇就说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偏远山城!为何有此疑问?下句道出缘由:在这寂寞山城,时至二月都还没见到一朵花开。在别处,二月已到花时,在此地却未见到花,写产生前句怀疑的直接原因,避免平铺直叙,给人以曲折波澜之感。

欧阳修对这起笔也很是满意,认为如果没有下句,那上句也无甚出奇;而有了上句,下句“方见其工”;后来方回也说:“以后句句有味。”这首二句,细细咀嚼也是很有味。

二月无花开,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天气依然寒冷,下联中犹有残雪可见这一点。而诗人却说,是因为春风吹不到天涯来。唐时王之涣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欧阳修笔下这春风,是吹暖万物的自然之风,实则也是君恩浩荡却不及荒远地区的暗喻。

欧阳修最好的10首诗 欧阳修最经典的一首七律(2)

首联以下,这第二联“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也写得尤为精彩。二月山城无花开,那在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呢?随着诗人的笔墨,画卷徐徐展开:是残雪压在枝上,犹缀有火红的橘子;是冻雷声中被惊醒的春笋,马上就要抽出新芽。

夷陵是橘乡也是竹乡,欧阳修取用橘和笋两种意象既符合实际,又含有深意。橘经霜雪而仍在,“晚岁有馀芳”,是生命的百折不挠;笋在寒冷中蓄势,预备破土而出,是生命力的蓬勃蓄势。这两联妙在既是对雪残犹有橘、新笋抽芽画面美的呈现,又是对春寒压制下生命力的凸显,更是对诗人品质的象喻。

欧阳修最好的10首诗 欧阳修最经典的一首七律(3)

对于橘,屈原曾写过《橘颂》,赞美橘树的品质;而自古有云“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由此也带上了“受命不迁”、不随波逐流品质的象征。

第三联诗写乡思与感念,说夜间听闻北归的雁鸣,惹起乡思无限;时光迁移,病入新春,眼前这美好的景物,又触动心绪。最后两句诗人转入自我宽慰,说:我曾在洛阳看遍牡丹花,山城野花开得晚一点,又有什么值得感伤的呢?

整首诗写景部分看似都在写眼中所见,实则都在暗喻所处之境,是对其当时政治环境以及个人意志的书写。残雪中火红的橘与冻雷中欲要抽芽的笋,是春寒中的一抹亮色,是诗人昂扬之志的体现。

春风真的不到天涯吗?在另一首诗里,欧阳修说: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