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基础很好为什么只考了70.80分(那些高考中考得高分的孩子)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推广开讲,其实是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为什么中等生成绩始终上不去,为什么学困生的成绩总是那么差?

这种区别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个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在这里面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因为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就从数学的角度谈一谈。


首先大家看一看2017年河南高考的分数线:

孩子基础很好为什么只考了70.80分(那些高考中考得高分的孩子)(1)

全国一卷满分750,一本线文科516,理科484。

什么概念,就是文科语数外每门110,综合190;理科语数外每门100,综合190,就能上一本了。

在知乎上一本不算什么,但是在河南,一本率是非常低的。

孩子基础很好为什么只考了70.80分(那些高考中考得高分的孩子)(2)

孩子基础很好为什么只考了70.80分(那些高考中考得高分的孩子)(3)

所以我们就以一本线为例。

按照刚才我所说的,要想过一本线,数学考110就够用,考120就挺好了。

也就是说,哪怕最后两道大题都空在那里,选择填空错三个,也能达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连这一步都做不到呢?


我当老师也很多年了,真的,大部分学生其实是不会学习的。

而这是在高考中成绩差距那么大的根本原因。

我把学生分成这么几等:

天才

会学习,刻苦

会学习,不刻苦

不会学习,刻苦

不会学习,不刻苦

不学习

那么在高中,占比最大的是哪几类呢?

很遗憾,是最后两类。

真的是,以大部分学生的努力程度,根本没有到讨论学习方法的地步,而以大部分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根本没有到谈论天赋的地步。

而对于天才来讲,你问他,他是讲不出来什么的,因为所有的东西对他而言都是理所当然,反而没法教你怎么做。


下面,针对普通学生,我们来举个例子,现在高一在讲三角函数,高二如果复习得比较快,应该也快到了。

我来提一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我的思路走一走,看看能回答多少?

1、角的概念如何定义?这样定义好处在哪里?

2、引入角的新概念之后,角如何分类?

3、终边相同的角如何表示?这种表示方法,或者说研究角的思路,有什么重要性,体现了哪一种性质?

4、象限是什么意思?整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不是只有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5、象限角如何来表示?轴线角如何来表示?当已知一个角所处的象限时,能分求出其一半,三分之一角所处的象限?有没有简单的处理方法?象限角的表示方法有什么意义?

6、弧度制的定义?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

7、弧长公式,面积公式是什么样的?

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什么样子?有几种思路?

9、为什么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是一样的?

10、诱导公式是如何利用定义,单位圆来推导的?有什么口诀,原理是什么?公式应该如何来用?有什么相关的题型,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11、周期性是什么意思?在图像上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如何利用周期性去帮助我们解题?

12、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什么样子的?如何能够比较容易地记住?五点法是什么样的?这些性质都能如何命题?有哪些题型?如何解决?有什么通用的处理方法和思想?

13、y=Asin(wx Ψ)的图像牵扯到几种变换,哪两种变换之间是有关系的?


这只是第一章,手机码字,匆忙之间只能写成这样。

学霸请走开,其他的同学,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回顾一下。

首先请思考,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你自己能说出来多少?

其次,面对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多少?

如果都回答上来了,那么请继续思考,这一章的知识中,哪些知识最重要?哪些知识比较难?

会有哪些常见的题型?每种题型应该如何来解决?有没有变形?需要注意些什么?

你自己哪一块掌握的好,哪一块掌握的不好?

掌握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解决?

是买书自己看?还是找同学交流,找老师请教?还是找家教辅导?

这只是一章,那么整个高中数学,所有的章节你是否能够像这样一一列举?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么可以说,你算是会学习。


但是知易行难,能够做到这些的,真是寥寥。

其实这难吗?一点都不难,都是老师讲过的东西,所欠缺的就是有意识地去将其系统化,融会贯通成自己的东西。

只要你努力去尝试,都是可以做到的。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做,宁可去多刷几道题。

不动脑子的刻苦,其实是懒惰的一种。

然后我们来谈所谓的刻苦。

现在的学生,说实话刻苦程度是不够的。

我说的不是时间的堆积,如果学习成绩仅仅与学习时间有关,那倒简单了。

很多学生早上五点多起,晚上十一点睡,时间花了很多,看上去整天也是忙忙碌碌,但是真的就是刻苦吗?

有多少人仅仅是在应付学校老师的任务,或者是在发呆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我见过很多学生,说自己圆锥曲线和导数大题不会做,甚至三年了,到高考的时候,还会把题目空在那里不写。

不说别人,就说我吧,我不是一个智力特别高的人,上学的时候,圆锥曲线也是我的弱项,但是当时为了突破这一块。

我利用假期刷了一百多道圆锥曲线的题目,而且不是看答案,是自己先做,做完再看答案,再分析总结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条件对应了哪些结论,突破口在哪里,常规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并写出来。

当时真是做得想死,因为每一道题这样去做,要花很久。

但经过这种高强度,细致的练习,我对于圆锥曲线大致地解决思路心里都有了数,不能说彻底克服,倒也是基本解决了。

我上学的时候,是十几年前,现在各种资料多不胜数,各种经验网络上到处都是,其实缺的就是去下功夫研究罢了。

这才是真正的刻苦。


但是还有些孩子,连假的刻苦都不会有。

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面临什么,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为了目标应该去如何努力。

所以,学习成绩的高低,在我看来,取决于下面这几条:

1、有长远的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扎实的基础;

3、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

4、刻苦,自律。

真的没有突然开窍这一说的,所谓的开窍,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得到的。

遗憾的是,大部分的高中生,并不具备这些素质,不知道是因为本就如此,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就是初中,小学没有受到科学的教育和训练。

我倾向于后者。

其实从智力上讲,除了那些天才,大部分的智力差距绝对不应该像成绩的差距那样大,我也在学习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

欢迎关注公众号:安然的数学教室和小酒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