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

(公众号“世说世界”)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国家领导人发表了重要讲话,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海峡对岸对此是颇有意见,发出了一些不友好的言论。对于反智主义言论我们不用过多与别人纠缠,平心而论,我们不但有资格,而且是最有资格,来纪念这场革命,来纪念这场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重温一下辛亥革命,看看这场革命是怎么回事,到底革了个啥,就知道原因了。

1. 革命前夜

话说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搞了许多鸦片走私船,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沿海。当时的大清帝国从上到下习惯性地把他们称为“岛夷”,意思就是来自海岛的蛮夷,但岛夷到底是个啥情况,却一无所知。面对鸦片荼毒国人、白银不断外流的不利局面,林则徐受清政府委派来到广东主持禁烟工作。干工作你不得先了解对手嘛,于是林则徐就搞了一个翻译馆,把搜集来的外国书籍就地翻译,编译出了《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了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可惜的是,林则徐的思想和观点非但没有受到清朝君臣的重视,反而遭到朝中大臣的攻击、嘲讽和皇帝的斥责。

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1)

后来,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然而这本书还是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反而是后来的日本,得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震惊世间竟有如此奇书。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洋人按在地上狠揍了两顿的清政府,内部终于有人脑子开窍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的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文武体制都比西方强大,唯独是火器比不上西方。因此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洋务派搞得红火的那些年,办工厂修铁路,但是并没有解放思想。他们始终强调以封建纲常作为国家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科技,目的是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当时的中国,有志之士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研究,就看出了问题来。你想提高生产力,不解放思想是不行的,落后的封建制度显然是不能适应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比如王韬、郑观应等,提出了要在政治上进行革新。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年方28岁的孙中山,给洋务派的领导人李鸿章上书,提出一系列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然而,李大人既没有回复他,也没有见他。这件事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启发,他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根本行不通的。

而此时,有一批维新知识分子,还在做企划案,想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式的政治改革,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新思想。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来,康梁等人联络赴京赶考的学子们,搞了一次“公车上书”,反对清政府与日本签署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并力主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富国强兵。这次上书虽然没有让清政府改变主意,但是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们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洋务运动彻底失败的标志,自那时候起,“变法图强”成了很多国人的救国新希望。

甲午战争的战败,让更多有志之士看到了亡国灭种的威胁。1898年,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等人,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这次变法只搞了103天就失败了,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体弱多病又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本身就不靠谱。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更是从根本上无法容忍变法给统治阶级利益带来的冲击,全面围剿了这次变法,并大肆屠杀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

19世界晚期,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如果再不做出改变,不但腐朽的清政府要完蛋,就是中国都要被列强瓜分。

2. 辛亥革命

前文讲到,孙中山给洋务派重臣李鸿章上书后,没有得到重视。这次上书受挫,使孙中山先生毅然抛弃改良幻想,他认为只有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推翻腐朽的满清封建统治,建立主权在民的民权政府,才能够救中国。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来到了美国檀香山,开始在华侨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章程里,他明确指出兴中会的宗旨是“振兴中华”。孙中山把斗争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满清政府自然是不会放过孙中山及革命党的,他们在全球追捕,遭到通缉的孙中山只好开始了长期的海外流亡生活。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络了一些兴中会和其他革命组织的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由孙中山担任同盟会总理。同盟会的章程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孙中山又提出了三民主义,及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同盟会建立以后,有一文一武两个主要任务。文的一面,是与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武的一面,是策划、组织和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这些武装起义基本都失败了,因为此时的革命党依然缺乏群众基础,而且实力依然很弱,因此起义都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然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些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此时的清政府正在大力训练新军。经过多年战争,晚清政府发现满洲八旗军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堪重用,只好放权给汉族大臣按照西方军制训练新军。统治者们万万没想到,革命思想迅速在新军中传播,这些他们自己打造的新军,最后竟然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新军最先发动起义,攻占武汉三镇。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经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此时的孙中山人在美国,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他本来想立即回国参加革命,但是经过再三考虑,他认为自己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外交,一方面他希望各国不要干涉,断绝清政府的后援,另一方面他希望能为即将成立的共和政府争取更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然而,从革命发生时,直到孙中山逝世,这些资本主义列强都没有支持中国革命,相反他们支持地方军阀混战,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2)

1911年底,孙中山回到国内,经过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投票选举,他当选为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君主制独裁专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从此中国没有了皇帝,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3. 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下令,派袁世凯出兵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整军备战,一方面观察风向,充分显示出了一个政治投机分子的老滑头本色。南方的革命党人抛来橄榄枝,表示只要老袁支持革命,支持民主共和,以后大总统的位子可以让给他来做。

我们很多学者,站在现代的角度,批判当时的革命者具有资产阶级软弱性,这是不客观的。分析历史,从来都不能搞马后炮,跳出时代局限性。就拿当时的革命党人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一是群众基础仍不够,二是手里缺钱,三是手里缺枪。他们的问题与其说成是资产阶级软弱性,不如说成是无奈。

革命是资产阶级主导的,而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封建地主们把持着整个社会的高端资源,广大老百姓仍然处于文盲、赤贫和落后状态。群众并没有被唤醒,大部分人也不会理解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只当又是一次改朝换代。参见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次革命的一些社会背景和先天不足了。

新成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能力建立能够支持革命到底的财政制度,据说当时的南京国库,连维系现有运转的资金都捉襟见肘,更不用说招兵买马,用武力统一全国了。

而当时的南方各省,虽然很多省份宣称独立,支持革命,但是武装大多掌握在各省的军阀手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并没有强大而统一的武装力量,枪杆子不硬,你干啥都不顺。

可以想象,如果此时的南方革命党不做出妥协,吸引袁世凯支持革命,那么手里家伙硬的袁世凯听从清政府指令,带着他的北洋新军南下,革命成果还能否保住?革命党人此时能做的选择并不多,他们只能安慰自己,做最乐观的估计,希望老袁是一个守信的人,只要他支持民主共和,大总统给他做也无妨。

1912年2月12日,先是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清政府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接着是在3月,袁世凯接过孙中山先生手中的权力棒,正式就任大总统。

老袁在总统的位子上坐稳后,很快就撕下了支持民主共和的伪装,逐渐暴露出他的目标:当皇帝。为此他不但派人制造血案,刺杀主张议会政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然后又搞“善后大借款”,向西方财团借钱买军火,准备镇压革命力量。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3)

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1913年7月,组织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但是很快就失败了。袁世凯在1915年复辟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讨伐,因为大家都是来搞民主共和来了嘛,你当个大总统权力大一点就大一点,好歹还有个民主共和的样子,但你想倒行逆施当皇帝,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嘛,别说老百姓怎么想,革命党人不会答应,就是各省军阀也不会答应。在全国上下一片唾骂声中,老袁最后只好取消了帝制,在郁闷中挂掉了。

老袁死后,他的北洋军阀分裂成了直、皖、奉三大派系。皖系军阀段祺瑞把持了中央政权,老段也要搞独裁专制,他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被老袁解散掉的国会,还出卖主权以换取帝国主义支持他。孙中山先后在1917年和1920年组织了两次“护法运动”,想依靠军阀武装的支持,讨伐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但最后都失败了。

从辛亥革命以及后面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缺钱少枪的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希望依靠西方列强和国内军阀的支持,维护革命成果,最后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4. 遗愿:中国富强,和平统一

1912年,在孙中山主持下,同盟会联合其他一些革命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国民党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要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终极目标就是让中国富强。在1912年3月孙中山把大总统宝座让给袁世凯后,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五族共和”以及“主权在民”,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就可以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民生主义了。

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际的就是发展实业,而发展实业的重点在于交通运输,这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要致富,先修路”是一个道理。孙中山先后提出了修建铁路、疏通内河和建造海港计划,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上面有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独裁专制,下面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孙中山兴建实业使国家富强的计划,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

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屡屡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的困惑。后来两次大事件给了孙中山启发,第一个是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革命党人依靠觉醒起来的工农联盟,依靠革命群众的力量,取得了革命胜利,并维护了革命成果。第二个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学生游行带动起来的群众抗议活动,最终使得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没有敢在卖国合约上签字。这两次事件,里面都有一个主力军,群众,也就是人民。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避居上海,和中共党员李大钊等人多次接触,了解到了共产党人的主张,了解到了工农革命运动。孙中山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适时做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转变。1924年第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在北上途中,孙中山在上海寓所招待各报记者,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的演说,指出中国祸乱的根本在于军阀和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他指出,第一要打破军阀,第二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打破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留下总理遗嘱,希望革命同志继续努力,为中国自由平等努力。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4)

5. 谁更有资格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

看完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我们再回头来想想,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谁更有资格纪念辛亥革命?历史给辛亥革命的定义是,革命成功了,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了。

海峡对岸的一些不友好言论,质疑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资格,目的不一。他们的出发点,要么是分裂主义,要么是所谓的正统论,然而,但凡好好看一下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了解一下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抱负,也不会相信蔡阿姨和果党那一套说辞。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在于中国之富强,国家之统一,民族之和谐,民生之幸福,这些都是我们这边正在做的事情。

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时间(辛亥革命到底革了个啥)(5)

那边呢,蒋委员长就不说了,虽然他违背了总理的革命理念,但至少在大局观上维持着国家统一。 看看今天的果党,天天玩文字游戏,玩隐性分裂,哪一点符合总理遗嘱的精神?

还是那句话,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在现今的中国,是谁在为国家的和平统一而努力,是谁在为全中国人民的福祉在奋斗,再想想谁更有资格纪念辛亥革命的问题,除非是在这个问题上眼瞎和装瞎的人,这个问题,早就不用再争论了。

全文完,感谢阅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