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孙俪娘娘凭借《芈月传》里的芈月角色,在上海捧得“白玉兰奖”,这是她既《辣妈正传》之后,第二次获封视后。

无论在王安忆的笔下,还是张爱玲的笔下,还是陈丹燕的笔下,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陋室明娟,都是娇且媚的,有一种吴侬软语的绵绵情致。从这一点上来看,孙俪不像上海弄堂女儿,但是说到上海女子的冷静、务实和周全,孙俪绝对是其中典范。

相比于上海女子,北京(或者说北方)女子则有着一种不管不顾的不羁和傲气,例如王菲,例如李小冉,再例如郝蕾。

不是要把孙俪和郝蕾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位都是认真演戏的,有演技的好演员,实在是因为她们俩都爱上(爱过)了同一个男人——邓超。

郝蕾像京剧,见沧桑,见凝重,见激越,有一种仪式感,更适合舞台而不是生活。孙俪像越剧,见清丽,见婉转,见玲珑,更能融入生活,鲜活灵动,日子常过常新。

郝蕾和邓超走到一起是缘起古装历史情感剧《少年天子》,邓超是男主角,年少即位的顺治帝,隐忍、内敛、情深;郝蕾是女主角,顺治的皇后,后被降为静妃,痴情、深情、倔强。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2)

无论是饰演一个年少得宠的皇后,还是失爱被逐的妃子,郝蕾的气场依然是透过电视屏幕不断飞扬出来,那时候的邓超根本不算是能接得住,倒是太皇太后潘虹的气场能与之对等。

《少年天子》里郝蕾眉梢眼角都是戏,最喜欢看她的嘴角,微微轻扬也动情。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3)

或许对于郝蕾和邓超这样的、同样骨子里傲气的人,唯有势均力敌的爱情,才能让他们真正彼此心折,两个人互相被对方所吸引,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郝蕾爱得投入,所以与邓超分手后,伤得不轻。郝蕾一度抑郁和恍惚到希望通过自杀来解脱自己。

两人再次正面遭逢,是在去年的上海电影节上,组委会如果说不是故意的,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不会同意。因为组委会安排了郝蕾担任电影节的评委和影帝奖的颁奖嘉宾,而邓超是影帝奖提名者。

在颁奖礼上,郝蕾不仅亲口念出了邓超的名字,还差一点亲手颁奖给邓超。按照套路,接下来两个人应该是互相给对方一个“抱抱”。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4)

但是没有,八卦群众们只看到了郝蕾给段奕宏颁发奖杯并拥抱,还颁奖给郭涛,站在正中间的邓超生生被错过了。好吧,尽管没有拥抱,两人相视一笑的情景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郝蕾第一部戏是《十七岁不哭》,之后因为其气质和个性,自带文艺光环。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5)

当初被《颐和园》选中,她是拒绝的,当时在她心里,爱情比所有其他的一切都重要,甚至比她钟爱的演戏更重要。郝蕾是四百多位演员里,唯一拒绝余虹这个角色的。但是导演娄烨很坚持,认定了这个角色就是非郝蕾不可。

剧组真的就一直在等郝蕾,拍《颐和园》时,邓超和郝蕾几乎已经分手。

郝蕾的性格是那种,不轻易妥协,不假装,爱就是爱了,在爱情里可以为了爱邓超而放弃一起,但是一旦两个人不相爱了,就是宁可再痛苦难受,再抑郁心伤,也绝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典型的北方女子的干吧利落脆。

郝蕾用自己证明了——爱情可以是低到尘埃里还要开出花来的卑微,也可以是自此天涯不相问的骄傲。

多年以后,郝蕾坦承:“我从来没有那样爱过一个人”,当年与邓超的这一段情,是自己生命中最惊心动魄的爱情。

“惊心动魄”四个字足以说明一切,至于两个人到底是因为郝蕾不顾邓超反对坚持要演《颐和园》,还是因为两个人三观不合适,都已经不重要了。

太多的爱情,相爱的时候你侬我侬,以为誓言可以牵住人心,最后才发现,被困在感情里出不来的,原来是自己。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6)

邓超和孙俪结婚时,郝蕾送上祝福是:“福临,幸福,快乐!”这六个字,尤其是“福临”两个字,看得人无限唏嘘……

“山林不向四季起誓,荣枯随缘;海洋不需对沙岸承诺,遇合尽兴。”爱过,已是最好的难得,如今云淡风轻,风在林间,雨在潇潇,当年满心爱意环绕的情郎,已是别人的好丈夫,而自己也嫁作他人妇,各自收获了各自的圆满。

现在的郝蕾,早已经不是静妃那样的激烈,更像是她在《黄金时代》里所扮演的丁玲,阅历和沧桑赋予她一种别样的性感,就像她演过的《柔软》,再度嫁人并生下双胞胎儿子的郝蕾,刚硬的一面渐渐融容成了一种柔软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7)

邓超和孙俪走到一起是结缘于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同样一个是男主角,一个是女主角。白杨大概是最接近邓超性格本色的一个角色,就像孙俪所说的:邓超就是个还没长大的爱玩爱闹的孩子。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8)

熟悉邓超的人都说,邓超这样的男人,不容易收服,但是孙俪做到了,也许她所爱的邓超,恰恰是他肯在自己面前,暴露万般不羁与强大之下的那一点脆弱和幼稚,那些只有在爱情里才能以显现的真纯。

这一对,同样是棋逢对手,彼此坦诚,不玩套路,接受对方最好的一面,也接受对方明星光环下的那些灼热和冰冷。所以才能让从小在单亲家庭里长大,对于婚姻原本并不那么有信心的孙俪,相信了两个人可以长久走下去,不是因为迁就,不是因为妥协,而是真正找到了一种相处的最好的方式。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9)

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美满,夫妇俩儿女双全,一起拍电影,闲暇时大概就是上海人讲的“吃一盅女儿红,盘子里有月饼,窗外有月光,多少欢喜。”

孙俪是真正的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女子,但是在她身上看不到上海小姑娘被娇养着的那种慵懒和甜腻,她更多的是敬业,是恬淡,是务实,是清冷,如今更是清冷到写得一手好佛经。

真正让孙俪大红的《甄嬛传》,有人欣赏甄嬛初初进宫时的伶俐和娇软,以及一份难得的清醒洞明,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0)

也有人欣赏她后期再度入宫时为了报复而展现的铁腕与决绝。这些都只是戏里的孙俪,真是生活中,她低调、安稳、会过日子,不会让自己和家人置于慌乱之中。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1)

《幸福像花儿一样》里面的杜鹃也是很接近孙俪本色的角色设置,孙俪原本的职业就是跳舞。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2)

娘娘成名后,很多人搜出了她当年在《情深深雨蒙蒙》里面给依萍小姐赵薇伴舞的剧照,那时的孙俪并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一个演员,她只是迫于生计去跳舞,去拍广告,去挣钱,养活自己和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失婚妈妈。

现在的孙俪更像她所扮演的芈月,把命运真正掌控在自己手里,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3)

是一个“超能女人”(话说大江南北多少人是因为这个广告而记住了孙俪啊)。所以孙俪在采访中说,她相信自己的生活就是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条路很不容易,但是她做到了,她的法宝就是——自愈,很少记得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多多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4)

都说对于不好的事情,愚者不忘,智者不提,仁者不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波折和坎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发生了又怎么样呢?走过去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值得憎恨和报复,没有什么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刻意。

往事如云烟散,天空会有清亮、透彻。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了悟,孙俪现在和当年抛弃自己和母亲的父亲一家和好了,对于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很是亲密,至于成长这一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对于娘娘而言,那都不是事。

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很有一次恋爱就成就婚姻,然后再走到白头。但是每一场美好的爱情,谁不是奔着天长地久而倾心投入的,谁不曾尽力和用力,爱到情浓时,连语言都舍弃,两人之间,只有情意缱绻。

一段关系的结束,每个人都有再开启一段关系的权力,只是无论是戏里的爱情,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都在揭示一个道理: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刻意。想要因为相爱而去改变一个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爱一个人,就爱他/她本来的样子,完整的他/她,爱他/她的担当也爱他的幼稚,爱他/她的激烈也爱他的内敛,爱他/她的全心付出的勇敢也爱他/她的有所保留的忐忑。

这个道理,孙俪懂,郝蕾懂,邓超曾经不懂,现在,应该也懂了吧。

沐心木语

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小巷(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15)

木木

IT职场十多年,喜欢码字的习惯却一直在。写得了方案也写得了诗篇,悟得了职场也悟得了情感。

公众号ID:xhbyhc

愿每一个女子都能够学会独立、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