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转换思想(老子的终极目的)

通过前面章节的铺垫,主要是探讨老子的宇宙观,大到天体,小到基本粒子,无所不包不知道在我描述的体系中,能给您讲清楚几何?您对老子是否会有了新的看法?如果有的话,那本章节作为探讨老子的人生观中最重要的一环,可能对您了解老子的真实意图会助一臂之力如果您早已知晓,那就作为一次消遣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子的转换思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转换思想(老子的终极目的)

老子的转换思想

通过前面章节的铺垫,主要是探讨老子的宇宙观,大到天体,小到基本粒子,无所不包。不知道在我描述的体系中,能给您讲清楚几何?您对老子是否会有了新的看法?如果有的话,那本章节作为探讨老子的人生观中最重要的一环,可能对您了解老子的真实意图会助一臂之力。如果您早已知晓,那就作为一次消遣吧。

那么老子的真正意图和思想,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先来看老子的描述: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这是在告诉我们观察的手段,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会进入“高维”,可以看到万物本源如何运作。紧接着老子描述了“观察”到的现象。对于道来说,应该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观察”的结果。如果把老子和西方很多名人或者圣人放一起看待的话,本人认为是不太合适的,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本质(观察事物的手段)的区别。西方大师们,如牛顿和爱因斯坦等,多采用思索和推理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进展也可谓神速,短短几百年就了解了大到天体乃至星系和宇宙中各种宏观现象,小可以检测到原子、电子、中微子和夸克等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观粒子。他们的做法最终能否达到老子的境界值得思考,不知您有什么看法?

老子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老子认为万物是有轮回的,即复命,而且提出了轮回的本质是“不静”,由此就会与道混合而成的物合为一体,不断成长,最终循环往复。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守静笃”,即持续的处于静的状态,才不至于再次往生。

这其中就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当完成一次生死后,就会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大概是一刹那,每个人层次不同而定,进入到静的状态,由于时间太短,普通人(包括在时间塔中描述的各个阶层)以至于无法“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可能认为是幻觉或者不知道那就是静的状态,从而又起心动念,随着玄子和玄场进入到物质世界。

有生就有死,就算要进入另一个阶层,恐怕也有舍弃当前的身体才行,否则在另一个阶层(大概就是现代的多维空间)中无法承载本层的物质形式,所以不死之身(关于自然寿命的之前已经探讨过)那都是浮云,唯一不死的是进入到静的状态,并坚持下去。

给人的印象轮回是佛家的理念,很多人认为老子没有提及过轮回之说,或者只理解为万物轮回,实际上是没有对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建立起统一的架构,本系列就是在解读过程中梳理这个架构,让读者更清晰的理解老子的整体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