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纪录片录制(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今晚开播)

上海历史纪录片录制(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今晚开播)(1)

解放初期上海街景。(纪录片截图)

70年前的今天,上海迎来解放。为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将于今晚登陆东方卫视与纪实频道。纪录片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出发,讲述了1949年到1950年这一年间,共产党人如何解放、接管上海,并赢得民心的故事。

正如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所说:“上海的解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解放,是中国革命实现从革命到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以,《上海解放一年间》没有像大多解放题材纪录片那样,将叙事结束在1949年5月27日,而是把时间线拉长到了解放日之后的一年。“解放上海之后,如何管理好这座大城市,稳定经济、守护市民的安稳生活,是共产党面对的更为艰巨的问题。”《上海解放一年间》导演谢申照说,拉长时间线更能体现上海解放的历史意义,也更能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优越性。

听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亲历者讲述往事

为了还原“上海解放一年间”的件件生动事迹,节目组访问了近20位上海解放亲历者,他们中大多已年过90,最年长的已有103岁。从这些有温度的口述中,上海解放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不断涌现。

97岁高龄的陈应善曾是邮政局地下党。解放前夕,陈应善不顾戒严的恐怖与炮火的威胁,赶到邮政局大楼,保护上海市民的财产安全,等待解放军到来。正是这些邮政局职工的坚守,让上海的邮政设备与邮件档案得以最大程度保存。步入90高龄的交大校友张洪森则介绍了进步学生们在后方给予解放军的支持:当年,交大学生们通过演讲、海报等方式宣传进步思想,校园内还出现了一个由九只扩音器组成的高音喇叭“九头鸟”,每天播报解放军在前线的战况战绩。正是这种军民一心、军事进攻同地下党的通力配合,最终使上海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凡是困难的,风口浪尖的事情,共产党的领导亲自到第一线。共产党人是值得信赖的,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共产党在解放上海之后是如何守住上海的?纪录片中,旧上海最后一任代理市长赵祖康之子赵国通的感叹十分说明问题。就在上海解放两个月后,一场空前的台风突然来袭。倒灌的河水蔓延至市区的大街小巷,最深处甚至超过两米,是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专程赶到吴家湾炮台浜,督战决堤抢修工程。

首次披露的中苏合拍彩色影像展现当年上海面貌

长期以来,观众看到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影像,基本都是黑白的。在《上海解放一年间》中,却出现了大量罕见的彩色影像。

据主创团队介绍,这些影像是苏联电影工作者与中国创作者共同拍摄的。1949年,苏联摄影师来到中国,和中国同行合作拍摄展现解放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但根据当时合作的约定,影像资料采集完毕后,要送到苏联进行后期剪辑冲印。这就导致最终保存在国内的只有剪辑后的公映成片,而大量更具历史价值的拍摄素材被留在了苏联。《上海解放一年间》中的彩色历史影像资料,正是上海音像资料馆新近从俄罗斯采集而来的,其中不少是首次披露。

这些影像资料不仅重现了四川路桥之战、记录了1950年上海遭到轰炸的惊险画面,还收录了上海各界欢迎解放军、庆祝上海解放的历史场景,更有解放初期上海工厂、学校和城市的风貌。

其中一幕,拍摄了陈毅市长和市民们参加游园会,镜头所到之处人们的脸上都难掩兴奋与期待,百姓对新生活的憧憬溢于言表。

当年前来中国拍摄的海外影像记录者相当专业,一些镜头的拍摄手法在今天看来也颇为优秀。纪录片中一段展现1949年南京路街景的长镜头十分吸睛:拍摄者在车中,一路将南京路的街头风貌收入镜头,看来极为亲切自然。

作者:本报记者张祯希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