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要是以为王懿荣只是甲骨文发现者,那就大错特错了。

1899年的秋天,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用了许多药,就是不见轻。京城里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家人马上就到达仁堂去取。药取回来,家人在厨房用砂锅慢慢地煎,王懿荣拿着药方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突然,药方上有一味中药吸引住了他的目光:龙骨?怎么还有一味药叫龙骨呢?他问送来汤药的家人药渣在哪儿,家人说倒掉了。虽然没有见到药里的龙骨,但是这味药名深深印在了王懿荣的脑海中。

王懿荣是皇家大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北京城里有名的金石学家,加之他人品好,在京师学界颇有口碑,不少名流学士都愿意与他打交道,谁得了什么宝物,都想请他鉴定鉴定,说个门道,每每会长不少见识,偶尔也有古董商前来送宝、请教。

山东潍县古董商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搜来了几样宝物来到王府,拿来三件青铜小鼎,还嗫嗫嚅嚅地掏出几块“龙的骨头”。原本王懿荣吃中药就对龙骨有了印象,这下,他又收到了大大小小的一包龙骨,心里高兴极了。入夜,他在灯下仔细观察这些龙骨,发现上面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龙骨碎片凑合着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板!他小心地擦去龟板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更加清晰了。左右端详,苦思冥索,他一会儿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一会儿又伏案查阅资料。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从《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等史料中悟出了什么:这是上古之人占卜的记录呀。王懿荣兴奋至极,认定这些刻画当在篆籀之前。毫无疑问,这就是记载先祖们占卜内容的龟板!

转眼到了1900年春天,这个春天并没有给中国百姓带来什么喜气。4月,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列强凭着坚船利炮开进了大沽口,直逼北京。慈禧太后急得团团转,筹划着怎么逃过这场厄运。三十六计走为上!她吩咐身边亲近收拾行装,准备西狩。决定要跑,也总得找个人抵挡一阵,让谁当这个替罪羊呢?6月17日朝廷上谕:著派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会同五城御史,督率弁勇,严密稽查,加意巡逻,城门出入,要按时开闭,以靖阎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王懿荣充当北京卫戍司令,掩护她们逃跑。

满朝文武,令一介书生充任京师团练大臣是何其荒唐!8月13日通州失守。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到了北京城下。痛心疾首的王懿荣给儿子交代后事:“我是朝廷任命的京师团练大臣,我要与北京同存亡。有我在,就有北京在,我不能眼看着八国联军来糟蹋北京!那一箱龟甲兽骨特别珍贵,那是我们老祖宗遗留的宝物。我有心想研究它们更深的内涵,看来是不现实了。儿啊,家业可以丢,性命可不保,这龟甲文字绝对不能落到敌夷之手呀!”言毕,他带领众将冲进炮火之中,登城抗敌……

8月15日传来消息:东便门被俄国军队攻破了,八国联军长驱直入。眼看着守城卫士血流成河,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回到家中,提笔在墙上写下一首绝命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遂跑到自家后花园里,纵身投进了一口深井之中。他的夫人和儿媳,也随他投进了井中,一门三烈!

王懿荣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金石学家、甲骨文之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的脊梁!他以自己56岁的短暂生命,捍卫了一个大写的人的尊严。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1)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2)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3)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门三烈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