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

近日,有网友记录下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现场。一男子称车站查健康码、抗原、还有第二天出发的车票和48小时核酸,单进站要1-2小时。

大量人员拥堵离沪,上海疫情刚刚得到初步控制,小编担心会不会引起突然的广泛传播风险?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1)

时间截止到16号的上海,已经累计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近65万人!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2)

而且每天还有近千人在被发现感染。

5月16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开放离沪班次

一下子之间,大量旅客排队进站的画面,引起热议。虽然可以预料,疫情缓解,高铁开闸后,大量滞留在上海,或者想要“逃离”上海的人,都会拥到唯一的出沪通路。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3)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4)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5)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6)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没工作没收入,还有怕疫情反复

有一大批人因为疫情被困在上海,解封以后集中离开不是很正常的吗?这两个原因提高了外地人在上海居住的生活成本,就会释放出大量恐慌的人群返乡。

小编认为觉得目前这批人只是由于疫情不得不滞留在上海的一些人,离开规模远达不到「离沪潮」这一说法。但真正的离沪潮确实也有可能会来。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7)

上海对年轻人的吸引相当大,尤其是有过海外生活经验的人。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是“卖点”就是精致、丰富的生活以及宽容、自由的氛围。许多年轻人在这工作好多年可能存不下多少钱,但生活是很快乐很丰富的,每天在高楼大厦中工作,在文艺气息浓厚的街道上穿梭,周末约个音乐剧看个艺术展丰富一下精神生活,各种有意思的人和事等等。即使攒不到钱又怎么样,生活是快乐的啊,上海就是许多年轻人在国内最能给生活找到乐子的地方,这也是为何上海是中国最受外国人青睐的城市。

但现在不同了,许多年轻人发现即使是在上海生活也有很惨的时候,也有很“不自由”的时候,而且最惨的是乐子没了,又挣不到钱,时间还给浪费在这。以前是奔着上海的生活方式来的,相当于在上海挣了钱然后购买了这种生活方式,结果现在人财两空。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考虑之后会离开上海,毕竟中国还有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其他的强省会,也许有人会说这次只是上海运气不好,这种事哪个城市遇到了都一样,但目前来看似乎其他地方做得都比上海要好。道理谁都懂,但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就是会让人有不一样的看法。

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最新规定(如何看待上海虹桥火车站离沪潮)(8)

首先,上海的这次疫情是一场灾难,不仅是上海的灾难,也是中国的灾难。不仅仅是直接经济损失,不仅仅是周边城市上下游产业链的冲击,也不仅仅是疫情外溢对其他城市造成的生活不便、恐慌气氛。我想说的是,这次疫情是一个标志,或许,一个时代远去了。那个朝气蓬勃、扩张、对明天充满信心、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口号)的时代过去了,立波啤酒里的“好日子好时代我在上海”的情怀远去了(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听了这首广告歌都心潮澎湃)。取而代之的是动摇彷徨、高度不确定性下的保守,撕裂、内斗。在上海,人们最早感受到这种消极变化,在其他城市,如果你嗅觉敏锐一点也能感受到。但所有城市终将不可避免。

其次,上海疫情里,人们反复问“上海怎么了?这是我所知道的那个上海吗?”每个人都很痛心。实际上,痛心是因为原来人们对上海的期望很高,现实太残忍。不过,客观地说,面对疫情,面对严厉封控,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长期保持优雅。没有。各种乱象之外,上海市民的很多作为其实是做了一个榜样(积极争取合法权利,要求依法执法,社区互助等等)。上海市民的整体素质,是中国所有城市中最高的。没有之一。

第三,失望和恐慌之下,能够理解离沪的选择。能回乡的回乡,能回国的回国。有关移民的搜索量爆增,这本身说明一定问题。祝福他们,一路平安。趋吉避凶,很正常的选择。不过,无论在哪里,日子还得继续往下过。无论下一轮疫情来不来,什么时候来,来了怎么应对,日子,还得过。在信心低谷或是情绪化很强烈的状态下(hot state),很难去想象今后的状态。

病毒也许不会离去,但疫情终会结束。很多人怀疑,也许上海永远无法再像以往那样光芒万丈。不过我觉得,大概率还是将从伤痛中恢复过来。毕竟几百年的起起落落,人来人往,这个城市见得太多。

只是一个新的时代该到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