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齐长城故居(能文能武的昌黎老齐家)

老赵头儿读书笔记之(八)

2023年1月10日

今天从各史志中专找关于齐宗尧一家的内容,拿来一读。还是老赵的读书方法,沿着这一条线,一路探寻,一路扩展。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乾隆版《昌黎县志》卷五·乡评(校注P276)

齐宗尧知汾州。恩民教士,有善政。丁卯守城有功,升运同。

【注释】

齐宗尧(1516~1572):昌黎县石各庄人,昌黎齐氏第七世先祖。生四子:齐鸣凤、齐鸣鹤、齐鸣雷和齐鸣世。正德十一年(1516)六月二十七日生。国子监贡生授山西屯留县丞。升任陕西鄜州(今陕西富县)判官,提升屯留知县。治理屯留4年间,招回安顿流亡者4000人,开垦荒田2100顷。后调任定襄县(今属山西)知县,屯留百姓挥泪相送。任汾州(治今山西汾阳)知州时,明隆庆元年(1567)秋,蒙古俺答万人入侵,齐宗尧率领士兵3000人分守城池。抵抗八昼夜后,俺答退走。齐宗尧率众追袭,斩首35级。因战功升为河东转运同知,仍兼管汾州事务。后因得罪豪门大族,调任忻州(治今山西忻县)知州。又因向朝廷陈述20多条未被采纳而辞官回乡。隆庆六年(1572)四月六日逝世。卒葬县城西北双峰寺北凤凰山大道左。

一、齐宗尧都任过什么官职?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齐宗尧以岁贡出身,从八品官入仕,一步一步升迁,最终以五品官回乡昌黎。

县丞,官阶为正八品,县长之辅佐。

判官,一般州级设判官,为从七品,为州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知县,既县长,主持全县政、军工作的“一把手”,全国知县的官阶一般为正七品(京师所在的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与孔圣人后裔居住的孔府所在地的山东省曲阜县为正六品),而“皇权不下县”,县下再无政权机关,故知县有“七品芝麻官”的称谓。

知州,从五品,属州级官员,掌一州之事。

同知,正五品,府级官员;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鄜州【fū zhōu】在今陕西省延安地区。现作“富县”。杜甫曾作《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升河东都转运使司同知,诰授朝议大夫,这个“诰授朝议大夫”相当于从四品。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二、齐宗尧老家在哪儿?

昌黎有石各庄三个村。《昌黎县地名志》记载:

明朝前期,山西石姓移民建村,以姓氏得名石各庄。原村位于滦河南岸,清光绪五年(1879年)为避滦河水害迁到北岸,分建3个村,分别为东石各庄、南石各庄、北石各庄。

《乾隆昌黎县志校注》(P73)石各庄:今石各庄、东石各庄。明朝前期由山西移民迁此立庄,原在滦河南岸,清光绪五年(1879)为避水害迁到北岸,分建为两个村庄,其一仍称石各庄,居东者称东石各庄。

老赵是这样理解的,没有西石各庄的原因是,原来居西的就称为石各庄,后来又分成了南、北石各庄两个行政村。齐宗尧老家这个石各庄是现在这三个石各庄的前身,是没有搬迁前的,当然那时的滦河南岸也属于昌黎县,而且那时的滦河也不在现在的河道位置上。(扩展阅读:昌黎的滦河漕运、改道和遗迹)。

齐宗尧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年仅18岁的母亲王氏立志守节抚孤,将其带到昌黎城里外祖父家居住。在这一点上他的姑爷张国祥跟他有同样的经历。

《同治重修昌黎县志校注》(P225)

齐宗尧(1516~1572):号碣石,明代昌黎县耿庄村(今属十里铺乡)人。

齐宗尧是耿庄村人的说法应该源自于其辞官后有可能定居到了这里,这应该也是他后来安葬到附近的主要原因。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其实关于齐氏的源流存在着一定争议,这里不做具体考证,仅节选王恩霖老师《十八里碑》(出自1991年《昌黎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中的一段文字。

昌黎齐氏为一望族。据民国八年续修的《昌黎齐氏族谱》所载,其远祖系唐右仆射齐浣(字洗心),为定州中山卫(定州一带)人。昌黎齐氏始祖齐敬传,字启后,宋末避乱由定州中山卫徙昌黎城南石各庄。不知历几世又避乱山东,后又回昌黎,仍居石各庄。至齐桂始恢宏先业,丕振家声。为便于著代,尊为二世祖。齐桂,字长宫,任山海关兵部主事,敕授承德郎。三世祖齐忠,字纯一,号省吾。四世祖齐聪,字闻远,驰(应该为貤,通移)赠朝议大夫。五世祖齐顺,字孝先,诰赠朝议大夫。六世祖共三位:行一齐逵,字通道,号天衢,选元,任仪封县知县、山东泰安州知州,诰封奉直大夫;行二齐达,字易生;行三齐逍,字乐天,号坦庵,二十补廪而逝,诰赠朝议大夫,卒后葬于石各庄。七世祖十二位,其中仅齐宗尧一个系齐逍之子。

三、齐宗尧一脉齐氏上县志的都有哪些人?

我还是把各版《昌黎县志》等一些史志上有关齐宗尧的齐氏人员列出来,当然只是有可能与其为宗亲的齐姓人员标成另一种颜色。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乾隆版《昌黎县志》卷五·明·岁贡(校注P177)

齐宗尧 汾州知州,加河东运同同知。

齐宗文山东泰安州知州。?

齐克肖陕西平凉府通判。?

齐鸣凤 宗尧子,历升辽东自在知州。

齐应祥山西阳城县丞。(宗尧侄)

(校注P178)

齐鸣雷 选贡,河南林县知县。

齐士斌 鸣雷子,吉安府同知,功进中宪大夫。

(校注P180)

齐拱极?

齐士傑 良乡训导。

国朝

齐如仑 鸣雷孙。

卷五·贡监·明(校注P182)

齐宗仁?

齐宗道山东邽县县丞,升王府工正。?

齐宗贤山东邹平县主簿。?

齐宗召主簿。?

(校注P183)

齐士望 鸣雷子。

卷五·武功·明(校注P184)

齐鸣鹤 宗尧子,授指挥,升备御。

卷五·封赠·明(校注P187)

母氏 齐鸣凤母,封太孺人。

刘氏 鸣凤妻,封孺人。

齐鸣雷 士斌父,封文林郎、灵石知县。

孙氏 士斌母,封孺人。

贾氏 士斌妻,封孺人。

卷六·贞节(校注P187)

张氏吉安府同知齐士斌继室。六载夫卒,氏年二十四,无所出,抚育前子,内外无间。道、府旌之。

汪氏齐士良妻。氏幼寡,砥节苦守,抚孤入庠。县旌之。

齐氏监生魏业懋妻。(明)林县知县鸣雷女也。夫蚤逝乏嗣,氏委其业于族,依母家以守。及母殁,值辽兵移驻昌黎,与民杂处。氏惧辱,闭户自缢。县旌之。

田氏齐士敏妻。夫亡,氏少孀子幼家寒,氏纺绩苦守。训长入庠,抚余成立。县旌其门曰:今之孟母。

曹氏庠生齐如琦妻。年二十六,夫亡。抚孤。教次子泽霈泮食饩。守节四十余年卒。

高氏齐如云妻。年二十余,守节抚孤三十余年卒。

党氏国学生齐士望继室。夫亡,守节抚孤成立。题请旌表。

济南齐长城故居(能文能武的昌黎老齐家)(1)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同治版《昌黎县志》卷六·封赠(校注P210-P211)

齐逍 廪生,宗尧父。诰封朝议大夫。

齐逵 宗文父。诰封文林郎。

母氏 齐鸣凤母。赠[封](太)孺人。

刘氏 齐鸣凤妻。封孺人。

齐士望 如崙(仑)父。封修职郎。

张 氏 汝崙母。封孺人。

齐如崙 岁贡。大勇曾祖父。赠荣禄大夫。

魏、孙氏 大勇曾祖母。诰封一品夫人。

齐汝琦 庠生。大勇本生曾祖,貤封荣禄大夫。

曹 氏 大勇本生曾祖母。貤封一品夫人。

齐宗尧:转运使司同知为正五品,朝议大夫相当于从四品。

齐鸣凤:知州为从五品,奉直大夫相当于从五品。

齐鸣鹤:都指挥使应该为从三品,他之前任的指挥佥事为正四品,怀远将军相当于从三品。

齐鸣雷:知县为正七品,文林郎也相当于正七品(因齐士斌而受封赠)。

齐应祥:县丞为正八品。

齐士傑:良乡训导为正九品。

齐士斌:同知为正五品,中宪大夫相当于正四品。

四、他们当的官都是做什么的?

这里又出现了几个官名: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王府工正: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工正所,置工正,秩正八品,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其副职为工副,秩从八品,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裁革。

训导:正九品,县里掌管文书的佐吏。

通判:正六品官,又名同判,多指州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备御:官名,明朝镇戍军官任职名目。无品级,无定员。有备御领班,领班备御都司等。

都指挥使:应该为从三品。

指挥佥事:为正四品。

五、贡生出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考试制度中一些称呼: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岁试是学政到任之年举行,科试于准备乡试之年[子午卯酉]前行之,凡生员要乡试的要先行科试,考一二三等者才准送乡试。

岁试前由县府二级进行予试过关的称“童生”,再岁试过关者称“秀才”。秀才进入县、儒学读书后称“生员”,因学校又叫庠故又称“庠生”。

生员又有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廪生,增生有名额限制,凡初入者皆是附学生员。凡生员经科试后,均可参加省城三年一次乡试,中试者称“举人”。举人[辰戍丑未]第二年可进京参加会试与殿试,中试了就进士。

那么“生员”还可以走另途径,选送入太学,称“贡生”,因是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又称“国子生”、“国学生”、“国子监”,期满出贡,也可充任县官或教职。

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等五种,贡士是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员。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员。由贡员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另外,明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称为选贡。

县试:若要取得全省乡试的资格,首先要参加府县之试,参试者称“儒童”或“童生”,合格录取者称为“生员”,“庠生”(即俗称秀才)。在生员中再选拔一批人,升读国子监的称监生,其他的称贡生。

贡生中的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这五贡为正途资格出身,另有一种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称例贡、增贡、附贡、廪贡,可能就相当于咱们三十年前的自费生吧。(扩展阅读:古代考试制度)

那么贡生出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老赵觉得也就算个大专学历吧。也就是说齐宗尧一家直系亲属中,并没有举人进士出身的,却有两位以低学历做到了五品官甚至到了正四品的职称。而以武功名出仕的齐鸣鹤最终授怀远将军,属于从三品。在现在来讲那就属于高官系列了。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齐鸣雷因其子齐士斌(相当于正四品的中宪大夫)受封赠,封文林郎,任灵石知县,后又任林县知县,也因为他是选贡出身吧,如果他没有功名,估计也就封个文林郎,相当于正七品,但不会给实职的。

六、这个封赠的文林郎以及中宪大夫是什么官职?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前边文章也提到过“文林郎”等一些名词,这是旧时文散官的一种,所谓散官是相对与职事官而言的,没有具体职掌。散官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指无印绶、无官署、无具体职掌的官员。老赵就理解为相当于现代的职称或军衔。唐代以来,散官分文武两种,明代文散官共有四十三等,分别是: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资善大夫,正二品,初授

资政大夫,正二品,升授

资德大夫,正二品,加授

中奉大夫,从二品,初授

通奉大夫,从二品,升授

正奉大夫,从二品,加授

嘉议大夫,正三品,初授

通议大夫,正三品,升授

正议大夫,正三品,加授

亚中大夫,从三品,初授

中大夫,从三品,升授

大中大夫,从三品,加授

中顺大夫,正四品,初授

中宪大夫,正四品,升授

中议大夫,正四品,加授

朝列大夫,从四品,初授

朝议大夫,从四品,升授

朝请大夫,从四品,加授

奉议大夫,正五品,初授

奉政大夫,正五品,升授

奉训大夫,从五品,初授

奉直大夫,从五品,升授

承直郎,正六品,初授

承德郎,正六品,升授

承务郎,从六品,初授

儒林郎,从六品,升授

宣德郎,从六品,升授(文官 凡官吏出身者)

承事郎,正七品,初授

宣议郎,正七品,升授(文官 凡吏员出身者)

文林郎,正七品,升授

从仕郎,从七品,初授

迪功郎,正八品,初授

修职郎,正八品,升授

迪功佐郎,从八品,初授

修职佐郎,从八品,升授

将仕郎,正九品,初授

登仕郎,正九品,升授

将仕佐郎,从九品,初授

登仕佐郎,从九品,升授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明代武散官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骠骑将军,正二品,初授

金吾将军,正二品,升授

龙虎将军,正二品,加授

镇国将军,从二品,初授

定国将军,从二品,升授

奉国将军,从二品,加授

昭勇将军,正三品,初授

昭毅将军,正三品,升授

昭武将军,正三品,加授

怀远将军,从三品,初授

定远将军,从三品,升授

安远将军,从三品,加授

明威将军,正四品,初授

宣威将军,正四品,升授

广威将军,正四品,加授

宣武将军,从四品,初授

显武将军,从四品,升授

信武将军,从四品,加授

武德将军,正五品,初授

武节将军,正五品,升授

武略将军,从五品,初授

武毅将军,从五品,升授

昭信校尉,正六品,初授

承信校尉,正六品,升授

忠显校尉,从六品,初授

忠武校尉,从六品,升授

可见,明代时散官还有“初授”、“升授”、“加授”的区别,散官只是相当于职称,并不按此给俸禄,但也是每三年考核一次,称职者逐步提升。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另外对官员女性家属的封赠也有规定,《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七、昌黎县志等一些史志中还有哪些关于他们的相关记载?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乾隆版《昌黎县志》卷六·乡贤(校注P238)

齐鸣雷 任林县知县。惠政廉明,有古良吏风。居乡醇笃,有古君子风。至今子孙绳绳。

【附录】

知县

齐鸣雷,字君豫,号春冈,北直隶昌黎县人。选贡,万历四十三年任(至四十四年)。(选自康熙三十四年《林县志》)

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

隆庆元年(1567)九月己巳,东虏土蛮十万为董忽力引聚恶木林,鸡号犯界岭口、分水岭、沙岭儿、梨树挖等处。虏于界岭口扎营。庚午黎明,由台头四出,抚宁、卢龙、乐亭各县卫屯社杀掠焚荡凶甚。丙子,虏南自昌黎,东抵海阳社,西至桃林岸归。据勘,虏于八十里间,抢杀卢龙者五百有余,抚宁者五千有余,昌黎者七千有余,总万二千五百余。时昌黎知县陈良辅以城坏寇势大,民逃据仙台险而保之。御史风闻遂以城陷。闻贼下营乃归县,与丞杨大伦驱妻子督民男妇拒堵三日。狱重囚有八,脱走北城,欲投虏,追而杖杀之。贼退,以闻难弃城逃及贼平邀虏功罚锾而复职。后以义劝乡官齐宗尧,首捐二千金修城及守城。功皆不录,竟以擅毙狱囚罢。

《明穆宗实录》

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丁卯朔(七月初一)。庚午,刑部尚书葛守礼等言:我国家稽古制律例为五刑,笞杖徒流,各有等则,即罪大恶极,众所共弃者,犹问以刑部,评以大理,朝审以多官。及至临刑,又三复五奏,若不得而后加刑焉。其重民命如此。我皇上登极之初,大布恩赦,与民更生,以至停刑有旨,熟审有贷,其所悯念元黎者甚厚。而在外有司无以奉承体德,凡有讯鞫,不论轻重,动用酷刑,有问一事未竟而已毙一二命。到甫期年而拷死十人者,轻视人命有若草菅。如汾州知州齐宗尧三年致死五十人,荣河知县吴朝一年致死十七人,甚可骇也。请行各处抚按官戒谕有司,如有仍前惨刻用刑者,照例降级为民;有故勘故禁故入平人致死者,依律抵死;容隐者事发并治。且律条具在,义例昭然,而各官素未讲读。律令条敕,下监司以实举行。未仕如办事进士、各衙门堂官,督令熟读讲解,仍不时考校,务使通晓;举人、监生待选于吏部者,每遇选摘取律文数条,令其复诵解释,以定铨选次第。上是其言,令行抚按官严加体访,有仍前酷刑者劾治之,如或姑息容隐,听法司该科一并参奏。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清顺治十四年《汾阳县志·职官志》

明知州 齐宗尧,昌黎选贡,嘉靖四十五年任(至隆庆二年)。有胆略。隆庆丁卯秋,北鲁[虏]入寇,抵汾,尧率士民捍御保全,加衔河东运同,仍管州事,寻调忻州。

乾隆十二年《忻州志》

知府:齐宗尧,直隶昌黎贡生。隆庆二年由汾州调任(至四年)。

乾隆三十八年《汾州府志》

知府:齐宗尧,昌黎人。嘉靖四十五年知汾州。忠直有胆略,遇事慷慨直前。隆庆元年,俺答入寇,抵城下。宗尧登埤设守具,指授捍御方略,卒得保全。加河东运司同知,仍管汾州事。寻调忻州。

《明穆宗宝训·慎刑罚》

隆庆四年七月庚午,刑部尚书葛守礼等言:“皇上登极之初,大布恩赦,与民更生,以至停刑有旨,无审有贷。其所以悯念黎元者,甚厚。而在外有司,无以奉承休德,凡有讯鞫,不论轻重,动用酷刑有问,一事未竟而已毙一二命。到任甫期年,而拷死数十人者,轻视人命若草菅。如汾州知州齐宗尧,三年致死五十人;荣河知县吴朝,一年致死十七人,甚可骇也。请行各处抚按官,戒谕有司。如有仍前惨刻用刑者,照例革黜为民;有故勘故禁故入平人致死者,依律抵死;容隐者事发并治。”上曰:“近来有司官不遵律例,酷刑虐民,抚按官亦不禁察任其所为,负朕爱恤民命之意。其行抚按官严加体访,如有仍前酷刑者劾治之,如或姑息容隐,法司该科一并参奏。”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清雍正十年《昌黎齐氏族谱》

宗尧,字思钦,号碣石。岁进士,初任山西屯留邑,再升汾州牧,由又升河东都转运使司同知,诰授朝议大夫。行载府县志,入名宦祠。碣石祖朱卷皆刻选贡,据墓志所云,十八游庠,又八年,贡售亦似选贡岁贡,未必如此之速。

齐鸣凤 宗尧长子。任知州。清廉有为,刚介不阿,乡里重之。

【注释】

齐鸣凤(1539~1601):字君瑞,号芝岗,昌黎齐氏八世祖,为大门齐氏之始祖。嘉靖十八年(1539)生。贡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任山东高苑县知县。后升任辽东自在州(今辽阳)知州,诰授奉直大夫。为人刚直,被世家大族所排挤,解职归乡。善写诗文且不事雕琢,自称片刻可挥数十篇。有《时务论》留世。万历二十九年(1601)五月初八逝世。葬于河西张各庄香炉山之阳。

清康熙十一年《高苑县志》

知县 齐鸣凤,昌黎人,贡士,万历十七年任(至二十三年)。升自在知州。

《昌黎乡士志校注》

齐宗尧,号碣石,以岁贡授山西屯留丞,摄邑篆。岁饥,流离载途,甫上闻,即开仓发粟以赈,赖以全活者万计。又宽逋负,招流亡复业者五千余人,上官廉其能,升陕西鄜州判官。值西戎猖獗,尧躬亲训练,号令严明,虏不敢逼还。升屯留令,百姓欢呼于道,曰:“吾父母复来矣!”初,屯无递运夫,凡有差役,比户而征,民甚苦焉。尧为请各宪令沁州、长子往来递送,民便之。莅屯四载,招复流亡四千丁,垦荒田二千一百顷。决狱如神,不避权势,藩府理问枉杀人,岁余不决,兵司稔知尧强干,命鞠之,尧毅然驰入王府,检尸伤,竟置理问及用刑者于法。又雪贾姓之奇冤,申屈氏之枉坐,一邑称快。有土寇杨富聚众三千余人分掠各邑,杀沁州千户,巡抚勒兵捕讨,命尧率官军二千先往。尧屯兵五里外,单骑入山寨,召酋首,示以利害,贼皆罗拜,泣曰:“天使公活吾侪也。”即释甲焚寨以降。寻以繁调定襄,民号泣不能留。寻升知汾州。隆庆丁卯(元年,1567年),虏犯境,尧率素练精兵三千余人分城固守,又于城下筑墙以防冲突。三日,部分甫定,虏众百万破石州,乘胜长驰,中外震恐。乃令于众曰:“汝等父母妻子俱在城内,当于死中求生,否则无噍类矣,敢下城者军法从事!”众咸奋,无一人不尽死力者。公亦披坚执锐,躬冒矢石,拒敌八昼夜,虏知不可破,宵遁。尧率兵追袭,斩获三十五级,搜捕城内奸细四十余人。以功奏擢河东转运同知,仍摄州事。益练民兵,造火器,积粮饷。统制刘某见之谓雄镇之兵不如也,枢府重其名,方思大用,终以守正不阿,解组归。旧府志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乾隆十二年《忻州志》

知府:齐宗尧,直隶昌黎贡生。隆庆二年由汾州调任(至四年)。

齐鸣凤,宗尧长子。贡生,知山东高苑县。秉公持法,矜恤民隐。立社师以训子弟,建社仓以备凶荒,循行郊野,亲讲乡约。历任四年,奖檄二十六,荐疏三,升辽东自在州牧,去之日,邑人攀拥者以万计。接篆视事,洞悉利弊,惩舞文书吏,却将领馈遗,承委踏勘,事事躬亲,规画边务,言皆中款。寻以强项为巨室所挤,解组归。自奉俭薄,积谷豆若干。值岁祲,悉散诸宗姻及里社之不给者。有所撰《时务论》行世。县志

清康熙十一年《高苑县志》

知县 齐鸣凤,昌黎人,贡士,万历十七年任(至二十三年)。升自在知州。

齐鸣雷,号春冈,宗尧子。贡生,知河南林县。莅政廉明,有古良吏风。居乡醇笃,有古君子风,至今子孙绳绳。祀乡贤。县志

康熙三十四年《林县志》

知县 齐鸣雷,字君豫,号春冈,北直隶昌黎县人。选贡,万历四十三年任(至四十四年)。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八、逝后他们都葬在哪里?

齐运同宗尧墓,在县西北双峰寺北凤凰山大道左,有神道碑。

齐知州鸣凤墓在县西北张各庄村口,有神道碑。

齐指挥鸣鹤墓在碣石之阳。

齐知县鸣雷墓在鸣鹤茔东。

8.1 齐运同宗尧墓,在县西北双峰寺北凤凰山大道左,有神道碑。

据昌黎考古专家王恩霖老师介绍:在昌黎至卢龙公路与凤凰山旅游区主干线交汇处(秦印庄西)东北约20米的地方,曾立有一通十分考究的石碑,因这里距昌黎县城鼓楼18华里,人称“十八里碑”,亦称此地为十八里碑。十八里碑就是齐宗尧神道碑,即立于其坟墓甬道前记载着有关事迹的石碑。

济南齐长城故居(能文能武的昌黎老齐家)(2)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齐宗尧,字思钦,号碣石,生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六月二十七日丑时。岁余父亲去世,年仅18岁的母亲王氏立志守节抚孤,遂将其带到昌黎城里外祖父家居住。自此,昌黎城内始有齐氏。但是,城内齐氏尊其第三子鸣雷为分支之始祖。

关于齐宗尧的生平事迹,在《畿辅通志》、《永平府志》和《昌黎县志》中均有记载,现仅将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转自《畿辅通志》的有关记述录于下:

齐宗尧,号碣石。以岁贡授山西屯留县丞,摄邑篆。岁饥,流离载道,即为上闻,开仓发粟以赈贫困,赖以全活者万计。又宽逋负,招流亡复业者五千余人。升陕西鄜州判官。值西戎猖獗,尧躬亲训练,号令严明,虏不敢逼。还,升屯留邑宰,百姓欢呼曰:“吾父母复来矣。”

莅屯留四载,招抚流亡四千丁,垦荒田二千一百顷。藩府理问枉杀人,岁余不决,兵司稔知尧强干,命鞫之。尧毅然驰入王府检尸伤,置理问及用刑者于法。寻调定襄,士民号泣不能留,请祀名宦。不数月,升汾州知州。隆庆丁卯虏犯境,尧率精兵三千余人分城固守,又于城下筑墙以防冲突。三日部分甫定,虏众百万,破石州,乘胜长驱,中外震恐。乃令于众曰:“汝等父母妻子俱在城内,当于死中求生,否则无噍类矣。”众感奋,无一人不尽死力者;公亦躬冒矢石,拒敌八昼夜。敌知不可破,宵遁。尧率众追袭,斩获三十五级,搜捕城内奸细四十余人。以功擢河东转运同知,仍摄州事,益练民兵,造火器,积粮饷,筑城池。而以鲠直忤强宗,调忻州,陈兵事二十余条,不报,解组归卒。

齐宗尧配母氏,永平乐亭人,将仕郎干之女,诰封恭人,共生四子一女。长子鸣风,字君瑞,号芝冈,明万历乙卯(公元1579年)选贡,初任山东高苑县知县,升辽东自在牧,诰授奉直大夫,著有《时务论》。仲子鸣鹤,字之皋,号松冈,初任永平卫指挥佥事,升黑峪关钦依提调以都指挥使,诰封怀远将军。叔子鸣雷,字君豫,号春圃,别号翠屏逸叟,万历戊戌(公元1598年)科拔贡,任河南林县知县,敕授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昌黎城北杏树园齐家祠堂最初就是为祭祀他所建立的)。季子鸣世,字兴周,号梧冈,邑库生,早逝无后。因此,齐宗尧之后八世祖只有齐鸣凤、齐鸣鹤、齐鸣雷三支得以延传。七世祖齐宗尧去世后,齐鸣凤迁至城北张各庄(今两山乡河西张各庄);齐鸣鹤迁至城东卜家营;齐鸣雷仍留居昌黎城关。齐宗尧与母氏所生唯一的女儿嫁于昌黎望族城中张氏第八世国祥(曾任甘肃渭源县知县)为妻。

齐宗尧卒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四月六日未时,享年57岁。是年八月七日葬于双峰山之阳(今卢龙县柳河圈双峰寺小学西北约40米处)。其墓志由工部左侍郎王槐(昌黎县文物保管所曾经于十里铺乡王稗庄村西发现其神道碑)撰写。翌年清明节前夕立了神道碑。

济南齐长城故居(能文能武的昌黎老齐家)(3)

碑文自右而左竖书,正文为阴刻双勾楷书,共22个字,分为两行:

明朝议大夫河东陕西都转

运使司同知碣石齐公神道

字径平均约为10厘米,字体端庄有致,气势豪宕。款署分为两部分,均为阴刻楷书,神韵妍华,苍劲有力。其正文右为立碑时间:“万历元年岁次仲春谷旦”,字径4厘米。正文左为立碑人之名,共四位,即系齐宗尧四子。名前都冠以官职名位或科举生员名目,字径3厘米。

碑的背面以阴刻直线饰以约3厘米宽的边框。碑文阴刻,自右而左竖书四行:

嘉庆二十三年岁次戊寅小阳月上浣谷旦

双峰远照

阖族重建

其中第一、二、四行楷书阴刻,字径5厘米,字体清秀娟好,瘦劲有力。第三行“双峰远照”四字居中为正文,字径平均22厘米,为双勾阴刻,似为楷书,但个别之处又显行书风采,笔画婉约,圆转流畅,意态豪纵,骨格雄奇。

由碑勒铭可知,此碑非属原物,而是“复制”品。实际上早在民国年间《昌黎县志》中记载的“齐运同宗尧墓在县西北双峰寺北,凤凰山大道左有神道碑”之中的“神道碑”就已不是原物了。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民国版《昌黎县志》齐运同宗尧墓

工部左侍郎邑人王槐《碣石齐公墓志》云:天其有意于斯世乎?必生任事之人,维持而倡作之。其或钳忌切于名胜,酬陟惮于功高,余于齐公憾焉。公守汾,百万胡虏既破石,遂侵汾,人甚危之。公以智勇之才,审势坚守八日夜而虏遁,城以无虞。斩酋首三十五级,捕奸细四十余人。有司首荐,汾人愿留,止得转御运司,守以旧地。公之功烈烈在当时,虽总制而重,司马而羡,杨政而许,终作空谈而已。复有憎特立者中伤,因调之忻。余知为云梦游也。亦惟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别恨未久,林泉讣闻。呜呼,哀哉!子廪生鸣凤持行状,走京师,向余请志。余生于乡,亲且厚,最知始末,其何辞?按状:公讳宗尧,字思钦,号碣石。裔出唐仆射浣之后,定州中山人。宋末远祖敬传翁徙昌黎,遂家焉。耕读世承,太高祖桂恢宏其业。桂生聪,聪生顺,顺生子三:逵、达、逍。逍生公,岁余先世,母王守节抚孤。稍长读书,依逵伯,雅俊有大志,勤效匡衡,道宗韩老。与嫡堂弟泰安守宗文同师毛公祺。十八游泮。又八年贡荐。恐母年不待,筮仕(山)西屯留丞。岁旱,荒,民多流离。公请发,活者以万数,招抚复业者五千余丁。明春又旱。公露祷,甘霖沾足,岁赋获完,考最,升陕西鄜州判官。会虏猖獗,尚书王公鉴川,委督两营。公操练有律,兵威大振,虏闻风退去。复升屯留邑宰。是年又旱甚,民将不生。时雨随车而下,因有商霖之谣。归流户,开荒田,轻车熟路,功倍。署事时也能决疑狱。即马秀才由诬藩府,岁余冤也,竟坐问官,襄坦贾知府纵父为恶,邻邑害也。奏请罢职。盖公任事果毅,不避嫌疑,面折侯太守,仇批人命抵狱,屈郎中之子,屈而申。既以才堪治烦,调宰定襄,查明晋王府侵渔民田八百,周进等渠魁杖而死。刚察公平,大都类此。去襄之日,屯民号泣不舍。像公,名宦祠祀焉。巡抚首叙军功,始由襄来守汾州。隆庆改元,当监乡试,会警报告急,自鹿鸣宴上,披执退贼。文功武略,真不愧为古人矣。比受运使命,益练民兵,造火器,积粮储,以严后防之恃。犹缮堡阅武,条陈兵政二十策上之,所幸圣人昭明,虽遭黯淡,而矢志励事益坚,于汾不衰。盖初入汾,即以宗室豪强不避怨害,唯法是执,爨实基之。呜呼!天其有意于斯世乎?至于陈情旌母,轻产让昆,睦族赒贫,兴学作士,与人坦夷,不设城府。莅官廉介,不便身图,天性然也。其修葺文庙,增殖学田,建鸡鸭桥,则名公碑记可诵泉石诗酒。期颐在望,乃再逾年,病疮不起。余不为造物惜得乎?公生正德丙子六月二十七日丑时,距卒隆庆壬申四月六日未时,享年五十又七。配母氏,将侍郎韩公之女。男四:长鸣凤,娶刘氏;次鸣鹤,永平卫指挥佥事,娶冯氏;次鸣雷、鸣世,俱业儒。侄应祥,廪生。女一,适廪生张国祥。孙男三:士傑、士英、士奇,俱幼。孙女四,亦幼,将卜以卒之年八月初七日窀于新茔双峰山之阳焉。(选自民国22年《昌黎县志》齐运同宗尧墓)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8.2、民国版《昌黎县志》齐知州鸣凤墓,在县西北张各庄村口,有神道碑

齐鸣凤墓表(节选)

为人刚明强直,遇事风生。其所居官,秉公持法,不避权豪,仁爱小民,严肃左右。苟有利于百姓者,毅然行也,千夫莫挽。不雷同,不阿徇,不以得丧去留介意,任怨任劳,如是而已。其在高苑,高苑乡官张修吉,仇陷生员王应台,以行贿力嘱申革,公不肯逢迎意指,卒贷生。又,乡官历年不纳钱粮,官及社长包赔酿成事故。公至任,逮系家人严比立完,而夙弊顿除。渠又嘱当道者移缴[徼]丈田土,希图飞诡,以自轻减。公躬亲丈量,披风霜四十余日,衙役毫不得干预。而渠之钱粮反增于旧额外,渠意甚快快[怏怏],而公弗之顾也。渠家人某日入公庭,望探且喧哗。公帘知,杖二十,不数日自毙。自是豪强敛迹,民大称快。邑南有小清河,新城令申请抚道,将决堤以杀水势。公以为,若如此,则高苑、博兴、寿光、乐安四县,皆为淤泥之区矣。三县主,观望逡巡。公独办于抚道之前,声色俱厉。抚道直公事,遂寝,而四县之民赖之。由是孜孜民隐,均徭清赋,养老长孤,行条鞭,节经费,革书里,栽树木,立社师以训子弟,建社仓以备凶年,给耕牛以助贫农。循行郊野,亲讲节约,居数年,邑以治称奖。檄二十六荐疏,三擢升令。职去之日,邑人攀拥不得行。而张修吉家独衔不已。伺公去,即罗织公过失,各监司处投揭,希中公。时公政声奕奕,各监司谅之,寝不行。公至辽东,铃束水清,如治高苑时。刑侮文书,役却将领,馈遗承委,踏勘事事,精明规划,言言中款。任甫数月,而囊颖立见。时倭情孔亟,上官方见向用,而公已报矣。公虽以廉干强直,为上下所不快,亦以此不能曲事乡大夫之有力者,故卒为所挤。先是,抚按知公贤谐□久不行,后代者至。适张修吉门下士竟劾公,是时命方下吏部候考查,督抚道恳留有申救意。公辞以母老,即日启行。居家自奉俭薄,乐山水之乐,力勤于农事。善者惜其太劳瘁,而公处之恬如也。

乾隆版《昌黎县志》卷七·碑记(校注P328)

前题

齐鸣凤邑人,知州

樵径崎岖云气深,森森松树密高岑。乍看干老龙蛇动,细听风鸣琴瑟音。翠色空团千古秀,繁枝盖偃四时阴。大夫已历风霜惯,铁干桐柯寒不侵。

8.3、民国版《昌黎县志》齐知县鸣雷墓在鸣鹤茔东

大学士钱象坤《崇祀齐公乡贤祠记》云: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柱下史云:“天之道,功成、名遂、身退。”全此者必天之所独厚,而非寻常流品可及也。予因国学生南贞陈生,悉乡贤齐公行矣,乃子若孙祠公于翠屏山南,征金石之祠[词]。予雅知公师吾乡先辈庆元吴君,一脉通家,义不可以不文辞。公名鸣雷,字君豫。春冈,其别号也。以戊戌选元,入太学读书,取于郭青螺、沈仲润诸名公。寻选韶州府经历,兼摄乐昌、英德、乱阳三县印,继转河南彰德府林县尹,未及爪而告老。公之仕进,始终如此,当官以来,振纪纲,清案牍,擒流贼,赈饥民,戢豪强,兴学校,抚流移,核钱谷,慎刑名,螭衔去思,所在皆然,公之宦业始终如此。及解绶以来,眺山水,弄风月,乐琴书,品花柳,吸烟霞,餐松柏,课子孙,契道友,随心施与,周恤贫窭,自在逍遥,拟为羲皇上人。公之林下,始终如此。尝谓备天下之大福者,必抱天下之大德,永享天下之大乐。世之紫绶貂冠,佩金围玉,画云麟名鼎彝者,尚谓如公也?予以为不如公也。溯公之筮仕也,半肩行李,一仆相随。居官不馈遗,于人有馈遗者,亦不受,曰:“莫非民膏也。忍乎哉?”门庭寂寞,唯见马骨高耳,人以比赵清献;其假贷贫民,买牛犊,务农桑,起沟中脊而饱暖之,人以比龚渤海;其锄恶诛乱,除戎器,戒不虞,屹然作无形之保障,人以比虞朝歌;其处宾僚也,穆然蔼然,法言而人饮冰,巽言而人饮醢,人以比程明道;其赴义排难,百折不回,正色肃容,不苟言笑,一副硬骨,刚肠凛凛然,人以比包孝肃;其兴学布化,人人勉以忠良,俾父子兄弟家室妇女,翕然慈爱孝敬,而成可封之俗,人以比蜀文翁。此不特百粤,东阳之人知之。天下贤者皆知,惜当事者不之知,而不大用也。第三径归来,车折张湛,金无陆贾,世承清白,衫履萧萧,结庐翠屏,迹远城市,故敦诗说礼,调鹤拈香,半刺不入公门,所行惟顺天心,抚虬松,烹巧舌,目送归鸿,机忘鸥鸟,只觉山光云影,之空我心也,人以比白香山云。虽不大贵,何伤乎?虽然天之助明德也,不于其身必于其胤。公四子:一吉安府丞;一逝世,有遗子;一太学生;一庠生。孙十一人:长孙庠生;曾孙一人。负仙山,襟大海,世挺伟人。柱础明堂,其波及东土者,皆公德之贻也。公于世可多得哉?噫!公宰百里,可不谓爵乎?寿登古稀,可不谓齿乎?心全忠孝,可不谓德乎?且泽流两国,世咏甘棠,不可谓非功成也?名荐天子,芝检荣褒,不可谓非名遂也。谢政赋归,而徜徉于山青水绿之间,十有三年,不可谓非身退也?真不愧孟夫子三达尊、柱下史天之道乎?彼插貂横玉,履险处危,营心情面之场,撄情得失之境,而不能偷半日闲,以寻乐趣者,顾如公乎?不如公乎?公顾肯如之乎?在古之君子有懿行则祠于其乡,阖邑士庶以公懿行闻之诸有司,诸有司闻之诸上台,诸上台闻之天子,公既类祀乡贤矣,尸祝春秋,以彰有德,以风后世。公生死有全,荣哉!公佳胤以公素爱山水,特建祠于翠屏山以宁公,时为祭享。笃事生事存之义,即谓曾子舆养志之孝,可也。陈国学生有联云:“甘与渔樵供岁月,不将山水换公卿。一生活计耽山水,千秋遗像占烟霞。”真知公者哉!予嘉公孝子孝孙,爰勒公祠堂之石。(选自民国22年《昌黎县志》齐知县鸣雷墓)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注释]

钱象坤(1569~1640),字弘载,会稽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天启年间(1621~1627),任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后又为南京礼部尚书,后因魏忠贤私人指为缪昌期党,落职闲住。崇祯元年(1628),拜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二年(1629)冬,都城被兵围,条陈御敌三策。奉命登陴分守﹐祁寒不懈。崇祯帝感知,遂与何如宠并相。崇祯三年(1630),温体仁入,为钱象坤门生,钱象坤让位而居其下。后累加少保,进武英殿。此时翰林有所谓“四钱”:钱象坤、钱龙锡、钱谦益、钱士升,皆负有声望。崇祯四年(1631),因其学生兵部尚书梁廷栋与御史水佳允互斗,遭周延儒所恶。钱象坤为了避祸,特上五疏引疾去职,后家居十年,无病而卒。赠太保,谥文贞。

文翁(前156~前101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首重教育,培养人才,蜀境大治。《汉书·文翁传》记载:“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