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

4月13日、14日,上海连日磅礴大雨,江苏东台阴雨绵绵。然而,在接到新民晚报下沉上海普陀区长风三村社区记者的信息后;东台市有关领导立即组织货源,安排特别通行车辆,严格防疫检测要求,4月14日晚将20吨爱心物资驰援上海,解决了该社区1800户、居民4000人的燃眉之急。至16日晚10时,东台已有三批援沪物资送达长风街道,总计近40吨。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2)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3)

4月14日,东台支援长风三村社区的爱心生活物资

这个抗疫路上一起守沪的新时代长三角佳话,在上海社区干部中引发积极反响,人们倍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坚定了抗疫必胜的信念。我本人则联想起了东台和上海间的历史渊源,这种渊源来自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有着红色基因和经济合作的必然。

1985年到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前,我就知道东台是个鱼米之乡,有邻居探亲回沪必然捎上重重的大米。复旦有个同学叫陈靖丰来自盐城,他告诉我东台就是盐城的南大门,抗战时期上海地下党支援新四军盐城总部的医疗物资、通讯器材和技术骨干等,第一站就是由东台县革命力量接收的。

1987年12月,大学三年级时,从新民晚报上看到了国务院批准东台撤县建市的通讯稿,当时还有上海知青表示就在东台市参与改革开放伟业,把当地的优质农副产品输送到上海,就是最好的人生选择。那时候,上海各个菜场都要排队,猪肉和鸡蛋凭票供应,蔬菜经常短缺,东台货就特受欢迎。

1989年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后,担任了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张仲礼先生学术秘书。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4)

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1988~1999)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5)

张仲礼先生学术代表作之一《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涉及盐城、东台和上海的交往渊源

张老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莘庄(当时上海县政府所在地)调研,目标是上海县能否和东台市在农业科技方面实现对接,以丰富上海的菜篮子工程。一开始很疑虑,张老出生于无锡,为什么对苏北区域的东台市那么感兴趣?等调研任务完成,上海社科院的部门经济研究所(现产业经济研究所)还专门组织农业经济专家论证;其中就包括如今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研究员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研究员等。论证会时张仲礼先生揭开谜底,原来这是他前任院长黄逸峰的遗愿。

黄逸峰(1906-1988)出生于东台县城的一个商人家庭,中学期间受五四运动启蒙思想影响而追求进步,成为东台党史上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6)

上海社科院第四任院长黄逸峰(1978~1988)

黄逸峰离开家乡的第一站是复旦大学商学院求学,之后在上海投身五卅运动和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并且成功地营救了周恩来。抗战时期,他受陈毅等新四军直接领导,在苏北和苏中组织地方武装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深得民众拥护。辽沈战役中,黄逸峰担任了东北野战军(四野)的铁道兵纵队司令员,后转入华东野战军(三野),陈毅、粟裕等解放上海战役的首长们就是乘坐他组织的火车进入上海北站的;上海解放后他成为华东和上海的首任铁路局长。1958年9月,中央批准成立上海社科院,黄逸峰为经济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当年张仲礼先生从美国回沪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由黄逸峰安排具体工作并结下了终身的友谊。1978年,著名经济学家黄逸峰出任上海社科院院长,全面研究改革开放。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7)

面向公众开放的东台市黄逸峰故居

我自己也认识一位东台籍的老革命、新四军著名战斗英雄苏荣,身经百战的老人家曾经是受粟裕直接领导的机要参谋和作战参谋。他从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岗位离休后,就投身国防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我有幸常听教诲。他曾说:抗日民族英雄施富旗(1922-1944)出生于上海崇明的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东台地区的游击连连长和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团三营八连连长,斗争条件特别艰苦且敌伪势力猖獗。施富旗身先士卒、英勇战斗、多次获捷,极大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士气,有效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12月20日的一场遭遇战中,他率部迎击日伪军并消灭其大部,但不幸身负重伤不治,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东台当地党组织就在他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将民主村改名为富旗村,并在富旗烈士陵园为他立了石碑,刻上碑文,供后人缅怀。如今富旗村毗邻高速公路出口,有农户1000多家(人口2700余人),是全面小康的示范村;全村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家庭生活能源清洁化(太阳能)、集约化。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盐通高铁的开通,东台正式融入环沪2小时(高铁)和3小时(高速公路)城市圈。环境优美、物产富饶、交通便利和友好底蕴的优势迅速体现出来,如东台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倾力打造上海游客青睐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8)

通过高速公路,东台和上海实现3小时经济圈融合

东台有三张金名片:一是平原森林,拥有近7万亩的华东地区最大人工林;二是沿海湿地,2019年7月5日黄海湿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是我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一块湿地;三是候鸟天堂,共有400多种鸟类选择在东台过冬、最高峰时100多万只在此集聚。2021年,东台旅游人数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可谓两山理论的成功实践区。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9)

东台湿地是东方麋鹿的主要家园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0)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1)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2)

东台作为候鸟天堂,每年吸引着400多种鸟类在此越冬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3)

东台建于唐代的海春轩塔,是江苏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塔

农业特色产业方面,近年来东台继续做大做强。如高收益农产品,东台一直有“四个一”的口碑:一只瓜、一篮菜、一根丝、一棵树。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4)

东台品牌西瓜通过上海口岸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市场

一只瓜,指品牌西瓜,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扶持的特色产品,每年有十几个新品种在东台国家级农业现代园区试点,推广给专业户和合作社种植。一亩瓜田收入超过2万元,一只出口日本的西瓜可以售价人民币298元;是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重要保证,很多年轻人由此回乡种瓜、卖瓜,自称“瓜二代”。

一篮菜,就是东台已经建成上海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基地,供应上海各大农贸市场和高校后勤系统,以优质蔬菜获取相应利润和稳定收入,实现老革命黄逸峰的夙愿。

一根丝,即全国出口最高端的蚕丝40%出自东台,上海企业积极参与了投资和采购。

一棵树,指苗木产业;不仅对接长三角城市群需求,而且同上海深度合作。

正是因为东台的农业精耕细作、规模化经营,又注重科技投入,所以在得到长风三村社区的信息后,迅速组织货源,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与物流网络,当天投入目标客户群。这在上海抗击疫情关键时刻,是个有力鼓舞!

当然,4月14日的最新佳话也是新民晚报党委实施记者疫情期间下沉社区、服务居民的实践成果;体现了上海主流媒体亲近读者、服务读者的一贯品质。同时,看到报社骨干为了安全出报而安营岗位的帐篷照片,也让我和小读者们感动于媒体人的职业风范。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5)

抗击本轮疫情期间,坚守在新民晚报社战斗岗位上的帐篷

江苏东台西瓜节(以西瓜驰名上海的东台)(16)

二宝童谣@帐篷

王泠一

井冈山的帐篷

有可爱的中国

长津湖的帐篷

有最可爱的人

威海路的帐篷

有燕小新勇士

可爱的中国吆

走过星火燎原

最可爱的人哪

走进盛世中华

燕小新勇士啊

走向磅礴春天

没有一个春天

虎年这般昂扬

帐篷伴随矩阵

激励我们奋斗

幽光点燃希望

澎湃黎明之光

浦江蜿蜒盘旋

春笋破土而出

燕小新在心头

仿佛第九交响

赋我长缨在手

遏住命运咽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