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自然地理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综合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Ø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Ø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Ø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Ø 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Ø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

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

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

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

托勒密(古罗马)

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绘制了当时最为详细影响深远的世界轮廓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学停滞不前,借助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地理视野。

马可·波罗游记》

2、地理大发现

“三个主要事件”——东南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路的开辟

以上探险活动,大大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

1)、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时期

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

3)、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

4)、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博杂派”和“宇宙派”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

“博杂派”——人文地理学

代表人物:卡尔·李特尔

代表作:《地学通论》

主要成就:“地理环境决定论”

“宇宙派”——自然地理学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冯·洪堡

代表作:《宇宙》

主要成就: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创立了多种自然地理研究方法;发现了自然地理规律;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2、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博杂派”——人文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代表人物:拉采尔、赫特纳

“宇宙派”——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代表人物:李希霍芬、道库恰耶夫

主要观点: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1、景观学派与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1)景观学派

代表人物:帕萨格

主要观点:景观是个自然要素有规律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段;景观是自然带的组成部分,而自然带是同一类景观分布占优势的地域,亦即景观带;景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景观学派过分强调研究地表局部的规律性——地域分异

(2)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布罗乌诺夫

主要观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现在的面貌,地球表壳;地球表壳有几个同心圆组成,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研究地球表壳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是自然地理学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景观学派过分强调研究地表的一般规律性——地理环境整体性

2、理论体系的形成

卡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原理》,1947;

伊萨钦科,来我国讲授“自然地理学基本问题”,系统提出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学说、自然区划理论等问题,1957-1959.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17世纪-20世纪60年代)

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

代表人物:瓦伦纽斯(B.Varenius)17C 德国

洪堡(A.vonHumboldt)18C

道库恰耶夫

主要观点:瓦伦纽斯— 把当时所有已积累的有关地球的知

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洪堡— 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的、各部分

相互依存的整体

道库恰耶夫— 预言会产生一门研究各自然环境

要素相互联系的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代表人物:索恰瓦 1963年

主要观点: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近20-30年)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主要观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无论整体某一要素和部分的变化,必将导致其他要素、部分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

①气候的冷暖变化、干湿变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降、地表径流增减、侵蚀作用的强弱、植被土壤变化及自然地带界线移动

②干旱区沙漠的扩展或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加剧,其负面影响波及其他区域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气态:氮(N2 78.09%)、氧(O2 20.95%)、氩(Ar 0.93%)

二氧化碳(CO2 0.03%)

液态:氢和氧(H﹠O 96.5%)、若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固态:氧(O 47.2%)、硅(Si 27.6%)、铝(Al)、铁(Fe)、

钙(Ca)、钠(Na)、钾(K)、镁(Mg)等六种元素约25%,其

余元素不足1%

(二)圈层组成

1、大气圈 主要由元素状态的气体混合物组成

分层:①对流层 平均厚度10-12km

特征:对流作用强盛,温度随高度增加递减

②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至50km

特征:平流运动为主,温度随高度增加递增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③高层大气 对无线电波有反射作用,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2、水圈 主要由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组成

分类:①咸水 海洋水、湖泊咸水、地下咸水(97.47%)

②淡水 冰川、河流、湖泊、地下淡水等(2.53%)

意义:淡水是生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参与地理环境

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水分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

气;水分和能量的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带

3、岩石圈(地壳) 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组成

地壳运动:地震、火山— 火山地貌 如:长白山天池

升降(垂直)运动— 地貌形态如:高原、盆地

水平运动— 地貌形态如:高山、裂谷

4、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存在及生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

“生命膜”:地表上下约100m

(三)要素组成 —— 地貌

1、地貌概述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三)要素组成 —— 地貌

2、地貌成因

①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②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Ø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要外动力

Ø 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Ø 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形成风蚀残丘、洪积扇等地貌

Ø 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Ø 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③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3、地貌类型

①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落与崩塌地貌。滑落与滑坡地貌

) ②流水地貌(坡面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 泥石流 泥石流

③喀斯特地貌 石芽 溶岩漏斗 地下河 石灰岩溶洞

④冰川地貌 冰斗 冰蘑菇

⑤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⑥风沙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柱 横向沙丘 纵向沙丘

⑦海岸地貌 海蚀崖 海积地貌

1、土壤及其肥力概念

土壤,是指覆盖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壳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壤产生不同的概念。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植物生长,良好的植物生长,不仅要求土壤肥力各因素同时存在并充分供应,还必须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

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1、孤立系统:系统的总熵变ds等于系统内部的熵变dis,并且大于或等于零,即ds= dis≥0。

熵:系统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熵变过程即系统放热或耗散过程

负熵: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负熵变过程即系统从外界吸收能量过程

ds ≥0,熵值增加,系统向无序化方向发展,熵值极大,熵变等于零,系统中将瓦解毁灭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2、开放系统:系统的总熵变ds等于系统内部的熵变dis与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导致熵变des之和。

即ds= dis des。

dis与des方向相反,所以互相抵消,使系统稳定发生生变化。

当dis = -des, ds =0,系统维持稳定状

当dis <-des, ds< 0,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二)能量基础

1、地球内能:核转变能,目前仅占能量收入的0.02%;

2、太阳辐射:5.53×1024J/年,占能量收入99.98%;

3、其他能量:①宇宙射线

②潮汐能

③各种势能和动能

④机械能、水能、风能

节律性是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

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亦称周期性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地域分异因素

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二、 地域分异因素

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一是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由于此因素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规律;

二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其所形成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干湿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是和纬线相交或垂直分布,称为非纬度地带性(简称非地带性)规律。

三、 地域分异的尺度

按照地域分异现象涉及范围,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

大尺度地域分异:

中尺度地域分异:

小尺度地域分异:

(一)大尺度地域分异:

全球性地域分异——海陆分异、海陆起伏

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大地构造单元

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地带性分异

(二)中尺度地域分异

1、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

2、地方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

3、山地垂直带性分异

(三)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与土质差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积和排水条件不同等引起的,通常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地域分异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无论大尺度还是小尺度分异,都是由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

第二节 纬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度

一、热力分带性 — 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使得不同纬度的辐射平衡值与气温不同,导致地表热力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并沿纬线呈带状分布。

日地距离和黄赤交角是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匀的前提

例:20世纪50年代,布迪科依据辐射平衡值划分地表热力带

黄秉维依据≥10℃的温度总和(积温)划分中国热量带

思考:为什么说热力分带性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二、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陆地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并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例:气候带、陆地自然带、土壤带、水文地域分异

特点: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取代

三、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海洋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例:(一)世界大洋自然带分布

南北纬40度之间太平洋不同纬度生物生产率(图2.1)

(二)热带大洋表层自然带分布

分为赤道逆流带、信风地带、亚热带地带

(二)自然地带学说的本质

创立者:道库恰耶夫

代表性著作:《关于自然地带的学说》

《土壤的自然地带》

最全面、最完整和最明确的论述自然地带学说,充分验证了土壤地带与气候地带、植物和动物地带的吻合(表2.2)

(二)自然地带学说的本质

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②某些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各纬度得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的动力学因素;③带和地带在理想情况下成东西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④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还存在另一种规律。

第三节 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

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

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海岸线方向延

伸,按与岸线垂直方向发生的由海向陆的有规律

的分化

一、海陆分异

u 大陆分布为相应的三对,欧-非、亚-奥、北-南美,南极大陆独立分布。

u 大洋与大陆呈相间和对跖分布的特点。

u 海陆分布的对跖现象:任一陆地的对面是海洋的现象,南极洲-北冰洋,非洲-太平洋,北美洲-印度洋,亚洲-大西洋。

海陆分异还表现在:

①海洋面积比大陆面积大得多

②各纬度海陆面积比不同,陆地大部分集中于北半球

③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图2.4)

一、垂直带性分异概说

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气温随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递增,不同高度层带水热组合特征各异,首先形成气候垂直带,进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地貌、植被、土壤等垂直带和自然景观垂直带,称为垂直带性分异

二、垂直带普

(一)概念

垂直带普是指山地自下而上自然带的分布的状况。

(二)特征

1、带普性质决定于基带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普和大陆性带普之分;

2、垂直带普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偏低的带;

3、垂直带普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带发育是否完备的标志,取决于山顶海拔是否突破地球冰冻圈下限;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纬度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

5、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普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二、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的关系

相似:两者都具有温度替降这一共同成因,垂直带分异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水平分异气温随纬度增加降低,垂直带数百米降低的温度,往往需要水平地带向高纬推进数百千米;

垂直方向: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

差异:

①湿度变化:

水平地带:取决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关系,自沿海向内陆替减;

垂直带:取决于海拔高低,自下而上增多,在一定高度出现最大值后又下降,背风坡与迎风坡差异明显;

因而导致二者水热对比关系不完全一致。

②光的强度与组成:

水平地带:受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及昼夜长短向两极发生变化的影响;

垂直带: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与上述因素无关;

③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例:喜马拉雅山南坡:冰川舌下伸到森林带中

四川贡嘎山海螺沟:冰雪带和森林带交错出现

第三章

一、自然区划定义

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部分划分为不同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本质上就是一种方法论。

二、自然区划的原则

1、发生统一性原则

2、相对一致性原则

3、空间连续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主导因素原则

三、自然区划方法

1、古地理研究方法

2、顺序划分和合并法

3、类型制图法

4、部门区划图叠置法

5、地理相关分析法

6、主导标志法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

(二)常用的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

带—— 地带—— 亚地带—— 次亚地带

1、带:带是地带性区划单位的最高级单位,既非单纯的热力气候带,也不只是一个类型单位,而应该是自然带或景观带。

2、地带—— 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

3、亚地带与次亚地带

划分亚地带的标志:局部土壤或植被差异

划分次亚地带的标志:土壤亚类差异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二)通用的非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

大区—— 地区—— 亚地区—— 州

1、大区—— 最高级地带性区划单位

是大陆的巨大部分,与基本的地质构造单位紧密相关,具有决定于区域地理位置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纬度地带性结构

北美洲:极地岛屿大区东部大区科迪勒拉山地大区中美洲大区四个大区

非洲:阿特拉斯山地撒哈拉萨赫尔-苏丹上几内亚-刚果盆地东非南部非洲六个大区

亚洲:北亚亚洲中部东亚东南亚青藏高原南亚西南亚七个大区

前苏联:东欧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远东五个大区

中国: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青藏高寒大区三个大区

2、地区

划分地区的标志:有无垂直带性存在和垂直带谱性质

地区的范围一般相应于第二级大地构造单位

我国的地区划分:可能存在东南亚岛群、中南半岛、华中-华南、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北部、青藏高原南部等地区

3、亚地区

包括发生上和年龄上相近的、地貌和地表沉积物性质相似及形态结构相似的景观,地质地貌是划分亚地区的标志,大致相应于大地构造的三级单位

我国的亚地区:山西高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阿尔泰山山地华北平原

4、州

地形是划分州的标志,大致相应于大地构造的四级单位

在山地区域应注意山系的组合状况;平原区域应注意沉积物的分布状况,气候差异也可作为划分州的根据

综合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

带段—— 国—— 地带段—— 省—— 亚蒂带段—— 州—— 此亚地带段—— 区(景观)

一、景观概念与景观特征

(二)景观的特征:

1、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一致性最大的区域;

2、景观分布区与各部门自然地理区划下限单位的界限相吻合;

3、保留有全部高级区划单位的典型特征;

4、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显著,可对每个景观进行单独研究;

5、景观具有较长的形成历史,受外部影响较小 。

二、景观同一性问题

(一)景观的发生同一性

(二)景观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同一性

(三)景观的组成成分同一性

(四)景观的结构同一性

第四章

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

土地与土壤的区别:

1、概念上的差异。土壤是组成土地的一个重要成分。

2、肥力特征的差异。

土壤肥力——养分和水分

土地肥力——除土壤肥力外 ,还包括光、热、湿度、空气等气候肥力和生物肥力

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4、中国的土地单位系统

(1) 地块(相)

(2)地段(限区)

(3) 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