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很好玩的课,可以说是涵盖了全学科,属于全学科课程。最近因为要参加一个比赛,我和学生一起研究“桥”这个内容。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1)

带学生做小课题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个学生提出两个关于“桥”的问题。我们一起把它们归类成几个方面:桥的类型、桥的功能、桥的历史、桥的建造。其中学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桥为什么不会塌?

我让学生回家查了资料,用筷子搭了筷子桥,感受古代工匠的建桥技术是多么高超。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2)

昨天,我们又一起玩了一节课的游戏:给你6张A4纸,你能让它们最多承受多少重量?

台下七桌学生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外带抓耳挠腮。面对6张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建议。

小刚最搞笑:“老师,我把白纸铺在桌子上,不管放多少,它都不会塌。”大家哄堂大笑。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桌都摸索出一点小成果。有折方块的,有团成圆球的,有做稳定的三角形的。在实际操作中,承受的重量并不多。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3)

直到第七组传来一声呼唤:“老师,你快来看,我们成功了!”我赶紧跑过去,见证了他们摞起来十几本书,然后“啪”的一声倒了。

他们给我介绍经验,用6张纸一起围成一个大圆筒,这样就可以放上去很多书了。

我引导他们:最后书为什么会倒下?

他们答:因为书往一侧斜。

我再问:如何在一开始就避免某一侧书斜倒下来?

他们马上埋头实践起来。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4)

在所有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学生们陆陆续续发现新发现:单脚支撑、双脚支撑和三角支撑的稳定性都不够,堆上去的容易倒塌。只有四角支撑最稳固。另外,高度不能太高,矮一点更稳定。

总结出先进的经验以后,后面的操作就变得比较简单。只要考虑如何把重心降低,什么样的柱子承重更多。于是,大家开始争论不休:三角形柱子、方形柱子和圆形柱子哪一个承重更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上行动起来。我们快速做出了两根三角形柱子、两根方形柱子和两根圆形柱子。

开始检验啦,从三角形柱子开始。看着稳定无比的三角形柱子,竟然只能承受6本小册子。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5)

大家叹了口气,开始检验方形柱子。随着小册子一本一本摞上去,大家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手攥的紧紧的:5、6、7、8、9、10……哎呀,怎么一下子塌了呢?

回过神来,我们发现10>6,这次检验证明了方形柱子比三角形柱子承重更多。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6)

轮到圆形柱子了,大家暗暗猜测能够摆基本本子上去。有的说至少10本,有的说15本,还有的说可能超不过10本。不过大家的猜测都没什么底气。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圆形柱子上的小册子越来越多,15、16、17、18……突然小刚发出了很大的声音把大家都吓到了,也把做实验的同学吓得一哆嗦,小册子没摆准位置,塌了。好可惜,大家都抱怨小刚捣蛋影响了实验。

但是,实验的结果已经证明,圆形柱子的承重能力比其他两种都好。

有同学恍然大悟:怪不得外面的桥梁、立交桥的桥墩都是圆柱形的。原来是因为更加牢固,承重更多呀!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7)

我们重新回到第一次的实验中。没过几分钟,各组纷纷传来好消息。看,半米高的一摞书。看,80多厘米的一摞书。再看,他们更高。

大家一次又一次破了自己的记录,兴奋得又跳又笑。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8)

这组发现圆筒滚在桌子上承受得更多,书本落得特别高。

小学数学题难哭一大片(这里的课堂吵翻天)(9)

这组连续多次改进技术,最后堆出了一米多高的书堆。

冠军是谁?最终,冠军花落第七组,六位组员喜笑颜开。

我给学生总结了知识,并说了这样一段话:只要我们愿意认真观察,开动脑筋思考,动手实验,就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冠军!未来,努力的你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冠军。#冬日生活打卡季##微头条日签##2021加油带头人##教育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