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

9月10日凌晨2:37,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周岁。

今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级官微用头条推送向这位开国少将致敬。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1)

张玉华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2)

山东省文登县人(现威海市文登区), 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队指导员。

新中国成立后,张玉华升任118师政委,参加海南岛战役,所在师创造了第一个先锋营和第一个加强团登岛,用木船打敌军舰的战绩。

1950年入朝作战,118师在两水洞打了志愿军出国第一仗。张玉华在朝鲜升任40军政治部副主任,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张玉华担任40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40军副军长。

1960年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63年任沈阳军区炮兵政委。1967年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后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张玉华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0年到1976年、1982年到1983年兼任湖北省委书记。1964年晋升少将,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在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的雷神庙战斗中,他是指导员,在战火硝烟中驰骋胶东,转战南北戎马倥偬;离休后,身为开国少将的他坚持做慈善,曾获得“中国好人”殊荣;2005年、2015年两次重返烟台故土,资助雷神庙战斗纪念馆建设…

与理琪并肩战斗雷神庙

张玉华,1916年11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乡张皮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秋开始上学,1932年从荣城乡村师范毕业,1933年春起在小学当教员并参加革命。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入伍。

1937年,张玉华参加了天福山起义。雷神庙战斗时,他担任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大队一中队指导员。

1938年2月13日,是农历正月十四,还有一天就是元宵佳节。老乡们自发蒸了大饽饽,慰劳打下县城的英雄们。送完饭后,一位老乡一走出雷神庙大门,就看到外面一大群日本兵从汽车上跳下来,他们一边高喊着“赶快散开”,一面向雷神庙包抄过来。

中午12时,一场血战,就此拉开序幕。

下午2时许,一直阴霾着的天空飘起了雪花,天气愈发阴冷,理琪在院内往返指挥,鼓舞士气。不料,日军一排子弹突然打来,理琪腹部连中三弹,肠子都流了出来,当即倒在血泊之中。张玉华和战士们连忙将理琪抬到雷神庙的后花园,暂时避开敌人的火力。

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三军指战员用少数人和武器打败了日军的围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振我军军威,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然而,在转移的路上,身为胶东特委书记、“三军”司令的理琪却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时年仅30岁。这令张玉华悲痛不已:“我亲手把理琪从子弹横飞的雷神庙背出来,听着他激励着战士们的声音,没想到他没能看到我们胜利的那一天,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存留在我的心中。”

挥毫题词“英雄胶东”

2005年8月,张玉华将军重返烟台,“胶东抗战胜利的勋章应属于胶东人民。”张将军不顾旅途的劳累,挥毫题词:“英雄胶东”。

2015年4月17日,张玉华老将军第六次造访雷神庙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张老不但为雷神庙战斗纪念馆捐款1万元,还为雷神庙战斗纪念馆题词:“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慰问了纪念馆工作人员代表,并向现场中小学生讲述战斗故事,一同唱革命歌曲。他的高尚品德感染和激励着现场每一个人。

张玉华老将军经常说,他心中有三个妈妈,第一个是他的生母,第二个是养育他的人民,第三个是培育他成长的党。“对第一个妈妈,我是尽到责任的,问心无愧。对第二个妈妈,我永远也报答不了。我只要喘着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做一些事情。对第三个妈妈,我的信念是,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3)

张玉华历任连队指导员,大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参加了抗日战争、四平攻坚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在抗战中,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手和大腿,一颗子弹至今还留在老人的身体内。

1955年,张玉华被授予大校军衔。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64年,张玉华晋升为少将军衔。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4)

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张玉华将军,生前两次敬礼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张玉华作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成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一个标准的军礼,感动了国人。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5)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6)

△张玉华老将军在2015年“9·3”大阅兵上,以一个标准军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6年2月7日,猴年春晚,当《将军与士兵》小品结束后,百岁将军张玉华带领三军仪仗队,站起来向全场敬军礼,让很多观众感动落泪。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7)

△在2016年农历猴年春晚《将军与士兵》小品最后,坐在轮椅上的张玉华被搀扶着站起来,面向全场庄严敬军礼的场面震撼人心。

投身慈善无愧“中国好人”

1986年离休后,张玉华老将军乐善好施,帮助全国各地困难群众,支援灾区人民,被誉为“慈善将军”,讲传统作报告,传播真理火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受戴。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8)

“总之,征战无数,好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是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啊!”张玉华曾如此感慨,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能忘记人民,没有人民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9)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老立即让警卫员小赵送1万元到社区,为灾区捐款。这1万元是他当时所有的存款,因为就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他向沈阳、武汉等地捐款3万多元,后来又先后向温州残疾人村、六安、金寨、宁波慈善总会、厦门贫困地区等地累计捐款将近7万元。当时小赵心酸地说:“首长,没什么钱了,到月底发工资再捐吧?”张老毫不犹豫地说:“到月底救谁去,救人要救急!”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10)

除了捐助困难群体外,张老虽已离休但并未真正休息,他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实事。“我现在有‘四为’,一为青少年下一代服务,二为在职人员服务,三为老年人服务,四为老区服务。”张玉华说。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11)

离休后,张玉华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先后担任了家乡山东文登市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定期去这些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给孩子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可以的。”张老谦虚地说。

雷神庙怎么过 雷神庙战斗最后的见证者走了(12)

今天,张玉华家人表示,“根据父亲生前意愿:丧事一切从简,捐献可用器官,不设置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谢绝外地亲朋好友来宁吊唁”。

旧闻链接

【跟随老战士重走胶东抗战路】

雷神庙前的沉思

2005-09-01 烟台日报

日前,应烟台日报社和烟台警备区邀请,前来参加胶东抗战老战友座谈会的原国防大学副校长贾若瑜、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原总后勤学院顾问王济生等抗战老兵,分别踏上昔日战场,重温抗战烽火岁月。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跟随抗日老战士 重走胶东抗战路》系列报道,将记者的所见所闻,奉献给读者,再现当年抗战史,以此弘扬胶东抗战中孕育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凝心聚力,将烟台建设得更快更好。

“我又回来了!”8月28日,时隔67年之后,年近九旬的传奇老将军,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再次踏进雷神庙。站在院中间,张老情不自禁地说。

1938年2月12日,胶东抗战第一枪在牟平雷神庙打响。

67载,弹指一挥间。昔日曾发生过激战的雷神庙,如今已成为一座抗战历史陈列馆;过去那个英勇骁战的抗战小兵,现在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

遍布弹孔的铁皮雨搭子、长满铁锈的马步枪、曾经共同浴血奋战过的战友遗像……抚物追昔,这位当时担任第三军一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的将军,操着浓浓的山东口音讲述了那场惨烈无比的战斗,将那段已经远去的历史蓦地拉近——

0.8平米铁皮雨搭,布满138个弹孔

在陈列室的一个角落里,一张照片引起了张玉华的注意。照片是一片有着累累弹孔的铁皮雨搭子。不足1平方米,竟布着密密麻麻的138个弹孔。

“张老,铁皮雨搭子现放在烟台抗战文物展馆里。待展出结束,才能重新摆在这。”雷神庙纪念馆负责人对张老表示歉意。“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知道那次战争的惨烈!”张将军当起了导游,讲解起那场战斗。

“那天,时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的理琪率领第三军第一大队从文登出发,经过一夜急行军,拂晓奇袭牟平城,把汉奸县长、伪公安局长等都给抓着了。上午10点多钟,我们押着俘虏、抬着战利品,来到城南的雷神庙。”

得知牟平城失守的消息,日军通过飞机侦察得知抗战队伍撤到了雷神庙,海军陆战队百余人乘汽车赶来。当时,雷神庙只有20多名干部战士。形势十分紧急,突围是不可能了。理琪等领导当机立断,迅速指挥部队据守庙坊,封锁住大门、便门和窗口。敌人集中火力,疯狂地向大门猛扑。

“当时,我从花墙的花垛孔朝外望,看清了敌人的情况:庙东北约500米的村头上,堆着麻袋包,架着重机枪;正东300米左右有轻机枪;100米外有卧式双人掩体,等间约50米1个,每个掩体1支步枪、1支冲锋枪,交叉射击,火力很猛。但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几个鬼子一露脸,藏在东厢窗口下的胡秀山——昆嵛山游击队的战士、神枪手,拿大盖枪一瞄准,一枪一个就把他们打了下来。” 讲到动情处,张将军还“现身说法”地比划起来。

5枪打下了一架飞机

两支锈迹斑斑的马步枪, 静静地伫立陈列室。“一看到它们,那激战的枪声好像就在耳边。”张老顺手拿起一只枪。

“当时的战斗很激烈,那真是枪一伸就响。我原来的那支步枪打得拉不开栓,就换了新缴来的一支马步枪打。战斗结束时还剩40发子弹。 敌人没能踏进雷神庙一步,就放起火来。下午4点钟左右,日本鬼子用东西挑着一块沾着汽油的纱布,点着火甩到后院的高粱垛上。火越烧越大,敌人也不敢往里冲,熊熊大火成了一道防线。而且,日本的飞机一直在空中转。”

“张老,你真厉害,当时只用了5枪就把那只飞机打了下来。”导游员称赞张老枪法准。“日本小飞机一直在空中盘旋,我气不过,抬手就朝飞机打了5枪。这架飞机到底是不是我打下来的,现在还说不准!”张玉华谦虚地解释说。

“后来听烟台来的人说,那架飞机坠毁在了烟台附近,日本人用牛车把坠机拖了回去。再后来,我在牟平出的纪念雷神庙战斗50周年的书里得知:飞机落在了牟平沁水河里,还有两个目击者。关于飞机这事,有很多版本,还有人说飞机是战斗的第二天被打下来的,事实上那天就没有响过一枪。还有人说,是飞机失事,掉进河里,当时的飞机飞得很低,还没有现在的汽车跑得快,完全可以打下来。”

“但不管怎么说,飞机是掉下来了,再没有对我们继续造成危胁。而且,战斗从午后打到晚上,历时近8个小时,日军始终没能踏进雷神庙一步。”对此,张玉华将军甚是自豪。

“浩气长存,缅思励志”

“安息吧,老首长!”站在理琪的遗像前,张老禁不住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道。情为所动,张玉华将军挥毫提词:“浩气长存,缅思励志”。

眼里噙着泪水,张老讲述了理琪受伤的经过。“战斗一开始,理琪高喊一声:‘同志们,冲——’。他第一个冲出南倒厅,被西便门的日军打了一枪,倒在院子里。我和战友宋澄急忙把他抢救到后花园里。他的伤势很重,肠子都流出体外,但他仍忍着剧痛鼓励战友们树立必胜的信心。”

“战斗结束后,我背着理琪从西便门冲出去,大约走了一二里,遇到一户人家,搞到一块门板,我和另一名战友抬着理琪走,往前走不远,又遇到一个村庄,此时理琪已不省人事……那时他年仅30岁呀!”谈及此,张老已是泪水涟涟。“这场战斗中,我的另一位战友特务队队长杜梓林为吸引敌人火力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触景生情,张老对那段历史有着更深的感悟:“应铭记历史,更要珍惜和平。”(本报记者 赵巍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