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

长鞭一甩叭叭响 喜气洋洋送公粮

——二胡曲《喜送公粮》结构分析及演奏要领

向阳光

每当我拉起或听到《喜送公粮》这首二胡曲时, 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故事片《青松岭》插曲: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1)

《喜送公粮》是顾武祥、孟津津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一首表现出自强精神的著名二胡曲。乐曲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内含许多京剧曲牌及唱腔,曲调流畅、清新有律动,跳跃、活泼、欢快,生动地描绘了粮食丰收后,农民们喜气洋洋地运送公粮时的欢乐场景。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2)

著名指挥家孟津津

这首乐曲由引子、三个段落和尾声组成,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其结构如下:

引子+A(‖︰a︰‖)+B(b c d)+A′(a a′)+尾声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3)

乐曲前八小节为全曲的引子, 为后面的音乐旋律作准备。作者在创作手法上相当巧妙:从4个四分音符到八分音符、再到十六分符,节奏时值先松后紧、音乐先弱后强。引子情绪欢快、起音果断,演奏一开始就以短促、颇有力度的运弓奏出四个带有透音装饰的四分音符,清脆明亮、强劲有力,耳边仿佛响起了“叭叭、叭叭”的马鞭声。第3小节第一个“6”音也应带有“5”的装饰音,并突弱,以便于第3、4小节音型渐强进行,这两小节的前倚音演奏方法应与上同。紧接着用快速十六分音符奏出的下行乐句:

6165 3532 ︳1235 2321 ︳60 力度上要稍有渐弱,音符的时值要奏得准确、均匀,发音要清晰,富有颗粒性。展示“长鞭一甩叭叭地响”运粮队出发的音乐形象。 经过伴奏扬琴两小节的间奏以后,二胡于第9小节进入乐曲的主题呈示段,即活泼而欢快的A段。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4)

A段(a)的主体是由竖线条旋律组成,全段以短小动机“665 66 ”为发展的基础,每句不超过两小节,形成a段跳跃的特点,使音乐充满了律动感。好似农民们坐在车上,随着奔跑的马车轻微地、有节奏地颠簸摇晃。曲调热情明快,展现了送粮路上人欢马叫的情形,表现出劳动人民喜气洋洋的愉快心情。演奏时,运弓要跳跃些,里外换弦要十分清楚到位,不要将曲调奏得过于“粘连”,尤其是第9、10小节第二拍的连断弓,发音都要格外地短促,与顿音相似。各种滑音、装饰音的处理也要掌握恰当,不能太过于强调而给人沉重的感觉。在几处切分音的特殊弓法,如3﹒5 6 6 ︱要很严格地按照乐谱的弓法记号进行演奏,这样的切分音可显得尤为活泼。当乐曲奏至第26小节后,再从第9小节开始将主题的呈示段复奏一次,即a段严格重复,继而进入B段。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5)

B段由三个小乐段组成。b乐段:6· 1 ︳2 32 ︳12 35 ︳6 - … 是由富有歌唱性的横线条旋律构成的,其情绪愉悦,曲调舒展,旋律如歌,优美流畅。运弓宽阔,音色甜美。演奏时,弓子要放开,强弱对比要十分明显,用饱满的长弓把音与音之间连接得连贯流畅,避免换弓时出现痕迹。五度的跳进与高把位的音准要把握好。c乐段:6· 3 ︱12 65 ︱1 3 ︱3 5 … 二胡旋律上扬,增添了几分激情。扬琴伴奏以五声音阶的上、下行形成一个副旋律声部,节奏感较强,造成了“众人和” 艺术效果,情绪较前激动、热情。d乐段为散板华彩段, 表现农民们在运粮途中歇脚小憩时,观赏着迷人的田园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段乐曲是山歌风,一开始强奏的“6 65 6 -” 生动地描述车队的领队一声吆喝:“休息啦——!”接着弱奏的“6 65 6 - ” 前后一强一弱的八度呼应,好像远处山谷或队尾立刻传来阵阵回声,可见送粮车队,如同一条“长龙”,见首而不见尾。由高音区下行的“56 53 23 21 61 65 3 3 – ’ ”这一乐句,节奏要自由些,可慢起渐快,在力度上要由弱渐强,到最后的长音“3”再弱下来,泛音要奏得遥远而透明,整个乐句有一种“从远景逐渐地拉成近景,再切出全景”的镜头感。经过一个小小的气口间歇后,是一串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长句。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6)

演奏时要由慢到快,慢起时要从容,不要急促,十六分音符要奏得均匀而富有颗粒性,换把与跳把时要注意音准,并且不可带有滑音,到句尾“66 5 – ’ ” 突慢且弱。下一句“ 6 5 3565 3565 3565 3565 13 2 - ”也要慢起渐快,在弓法上可以处理成两个音一弓,而且每弓之间要断开,奏成一问(65)一答(35)的形式,句尾的“ 1 3 2 - ”要奏得从容、圆滑,与下句“2.356 6532│ 1.2 3 5│ 6 -│”之间可以不停顿。进入2/4拍的第一小节在节奏上虽然仍自由延长,但是心中一定要有再现段的速度和律动感觉,以便很自然地进入再现乐段(A′)。此华彩段,音域起伏变化,速度快慢交替,音型疏密相间。演奏时,要注意两个难点:一是高八度的大跳音准;二是高音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下行。通过手腕两次换把过程,使这些音连贯流畅,以描绘出运粮路上农民们的遐思与畅想。d段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美好憧憬。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7)

再现段A′从第81小节始, 进入热烈的快板 其速度较快,描述了送粮队伍经过一番休整后,以饱满的姿态重新踏上征途。主题再现时,a段在旋律和奏法上均与呈示段相同,a′段则以加花变奏手法构成快弓演奏段。前四小节的第二拍,都可用八度跳进,奏成“ 6765 66│6765 66│6356 11│1165 33│”;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力度不必过强,要奏得轻巧,里外换弦干净、清晰,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情绪逐渐推向高潮。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8)

尾声段从第119小节开始,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送粮车队的几个侧面镜头。第119至130小节是运用模进、定把滑音、重音及快弓的两个排比式乐句:“63 53│63 53│”和“26 16│26 16│”以表现出“马儿跑得更欢,歌儿唱得更甜”的一种热情状态。第131-134小节要奏出一问一答的感觉:“332 12│632 12│332 12│632 12│”第135小节开始的一长串十六分音符乐句除了要求音符清晰、时值均匀外,在力度上还要有明显的强弱起伏,应处理为:第135-138小节弱起渐强;第139小节在“5”的重音后两小节渐弱;第141小节起再两小节渐强;第143小节后即以渐弱来描写车队的远去。在演奏第151小节以后的长音时,除了逐音渐弱外,心中还要保持“ XX XX │XX XX │”的节奏律动感,宛如马蹄声。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9)

最后极弱的泛音“3”可以无限延长,并渐弱至无声,形象地描绘了马儿还在欢奔,人们还在歌唱,但运粮车队越走越远,最后渐渐地消失在山的尽头,只留下阵阵激情仍在胸中回荡。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10)

《喜送公粮》是一首较为通俗的二胡作品,演奏的人很多。40余年来,久演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牧民新歌扬鞭催运粮忙(鞭儿响歌声扬喜气洋洋送公粮)(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