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

原本命运给她的是一副烂牌,她却靠自己的努赤手空拳把它打成王炸。她的起点只有初中学历,在一众大咖中凭一己之力脱颖而出,登上央视一姐的宝座。她的上位史太震撼太励志了,她就是海峡两岸的主持人李红。

李红的成功说明,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你真的可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身在何处,而是你心向何方!

李红,1978年3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的一个小小村庄,父亲是村附近一个国企的工人,母亲没有工作,长期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还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她还有个弟弟,一家4口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14岁那年,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初中毕业的李红又遭遇了父亲下岗,父亲失业了,妈妈又病重,需要治疗,家中生活实在难以为继。只好让李红兄妹俩辍学外出打工,她和弟弟只得一起去县城找活干。年纪小,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俩人只能在餐館里端盘子洗碗,去商场卖衣服,去超市当收银员。

李红学习成绩好,热爱学习,虽然离开了学校,但她没有丢弃书本,只要晚上一有空,她就拿出书来如饥似渴的学习。一次,进店买衣服的人竟然是她初中同学,多年不见分外亲热,同学兴致勃勃跟她谈起了高中生活,李红一脸羡慕,听着听着,看着同学的书包,她沉默了。

那天晚上,她失眠了,想到人跟人的差距,原本自己在班上是成绩最好的,现在却是最落魄的,觉得命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躲进被窝大哭一场。哭过后她明白了:生活不会同情弱者,要想上学,只能靠自己。既然父母供不了,那我就自己挣钱读书!

于是她开始拼命挣钱,一天打三份工,每天累得腰酸背痛,趴在床上都动不了,但是再苦再累,她仍然要挑灯夜读,每天都没有放弃背单词做习题。一想到学校,她就有了力量,她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她还省吃俭用,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大部分钱要寄给妈妈治病,小部分买复习参考资料,做习题并慢慢积攒高中的学费。一年半以后,她终于攒够了上高中的钱了,她兴致勃勃和父母商量上学复读的事。没想到父母却给了她一个晴天霹雳,让她不要痴心妄想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况且家里已收了人家的彩礼钱,而且还办过了酒席,按照农村的习俗,就相当于已经默认结婚了,是退不了婚的,逼她圆房完婚。她愣住了,瞪大了眼睛坚决不同意嫁人,她不敢想象这么早结婚,未来的一生都将被困在农村里,不!她不要过这样的生活。

“爸,妈,终身大事,你们为什么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呢?我还这么小,我不要结婚!也不想结婚,我要上学!”李红哭着对父母说。可是父母说已经收下了别人的彩礼,钱都用掉了,没有办法退婚了。她左说右说父母就是不答应,于是她把心一横,买来了一瓶敌敌畏,摆在父母面前,不让自己读书就喝药自杀。父母一看慌了,拗不过她,只好答应她退婚,让她上学。

一时间,谣言四起,村里人笑话他们不识好歹,不守信用,对他们家指指点点,父母羞得老脸都抬不起来!

而李红,不顾流言飞语,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读出名堂来,让父母把头抬起来。

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读书时,她如饥似渴的埋头苦读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读书时,他如饥似渴的埋头苦读,用辛勤的汗水,用刻苦的学习,用忘我的毅力,在书海沉浮。

199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教育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因为她长相靓丽,家庭贫困,当时也有很多男同学向她伸来了橄榄枝,要资助她,可是被她一一拒绝了,她硬是凭着自己勤工俭学,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她自强不息的品格令人刮目相看,在学校威望很高。

偶然一次,学校举办文艺汇演,出了点状况,临场需要替补一个主持人,老师、同学首先想到了面目娇好,聪明活泼的李红,推荐她试试。

李红本以为自己没有主持功底,很难,没想到演出却很成功。她靓丽的外观,落落大方的表现,是天生的主持料子,让全校师生眼前一亮,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次主持空前成功给了李红很大的信心,让李红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喜欢站在摄像机前,面对观众侃侃而谈。

于是她确定了梦想:当主持人。在吉林教育学院就读期间,她逮着机会就进入了镇电视台 实习,苦练主持功底。她自学主持技巧,查阅相关资料,模仿央视主持人说话,同时积极实践,多次参与校内主持和表演,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她学会了临场应变,说话的技巧,抑扬顿挫的妙处,以及如何带节奏,活跃气氛,把控全场等等,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十分踏实的逐步提升自己,练口才练发音练表情对着镜子反复揣摩,录音录像后反复查找不足之处,不知流淌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和当地县电视台签约了,从此走上了专业主播的道路。

她扬眉吐气,让自己的父母在村里,终于把头抬得高高的,看女儿在电视上主持节目,他们特别骄傲。而村里的人也纷纷高看一眼,夸李红是村里的骄傲。世态炎凉,当你有出息的时候,人家都来纷纷捧你,做你的舔狗;当你落魄的时候,人人冷嘲热讽,恨不得踩上你一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由于李红在县电视台表现特别出色,她被吉林市电视台看中,被挖角去主持访谈节目,主持早新闻。李红深知自己并非科班出身,专业水平有限。为了提升自己,李红又苦读考上了吉林大学广播学院继续进修。她悟性高,肯钻研又特别能吃苦,勤奋好学,进步飞快,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领导的赏识。

就这样,李红边工作边进修,弥补了自己专业的不足和学历的短板。

是金子总会发光。机缘巧合,吉林电视台40周年庆晚会上,她出色的表现,又被吉林卫视一眼相中,再次被挖角,她成为吉林卫视《直播早新闻》的主持人!从此她美名天下扬,事业开启了开挂腾飞模式,而且一飞冲天,势不可挡。

但表面光鲜亮丽的工作 凝聚着她辛勤劳动的汗水。早间新闻是早上六点播出,而她每天凌晨3点就要到岗。她要提前背诵新闻稿,并和直播的工作人员熟悉流程,讨论细节。每次节目开拍前,她都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反复揣摩,反复练习,反复准备。她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

功夫不负有心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工作仅5年,她又迎来了机遇。

2003年,中央电视台大扩招。实力超群的她再次被挖角,她终于等来了央视的橄榄枝,她被安排担任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的主播,那一年她仅25岁。

在央视,她更是严格自律。她被多个富二代相中,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就连某国民老公都对她动过心,但是她却不为所动,她一心一意专注搞自己的主持事业,不想去当什么阔太太。而她的弟弟在她的影响下以后也复读了,并参与了张艺谋的电影拍摄,成了一位演员。李红的美貌和气质,圈粉无数,但要光有花架子是不够的,不要做花瓶式的主持人,而要做实力派,为了主持好节目,每一场主持,她都要打起12分精神做好充分准备。

时政新闻突发性很强,各类观点共碰创较多,主持人,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她要提前在主持稿上做好笔记,想好应对,以便现场迅速做出反应。

但这还不够,有时意外比准备来得更快。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时政嗅觉和尖锐的观察力来应对,为此她不断地在继续学习当中。

尽管,她已很努力很小心了,可还是有意外,有过“失误”。在一次节目中,她的“求和”两个字,就被人断章取义深度解读和批评,以致让她下播了一个月之久。

但其实,李红说“求和”本意是寻求和平,是理解的偏差。所以有人认为她没错,替她解释。而关键是李红不在,人们觉得节目少了看头,海峡两岸已经跟李红深度挂钩,人们纷纷喊话让李红回来。

终于,李红再度回归出现在《海峡两岸》节目上,李红熟悉的面孔,再次迎来了一波收视潮。

这个节目,李红一做,就是将近20年,人称央视一姐。她端庄又大气,深得人心,使《海峡两岸》节目这些年来稳居收视率第一名,也是开播时间最久的节目。

然而树大招风,人红招妒。

因为她主持节目的特殊性,她的言行非常谨慎,为人低调。那些爆料者说她出身名门,嫁豪门,老公神秘等等,其实是造话题,博眼球,赚流量,意有所指,居心叵测。网上关于她的黑料都是说她初中毕业出身农村,不讲信用18岁悔婚傍大款,本意是要破坏她的完美形象,踩她黑她,不料反而弄巧成拙,大家不但不嫌弃讨厌李红,反而觉得她接地气,太励志,更加喜欢她,称她为励志女神。

其实,她之所以能创造奇迹,是因为她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愿望,而这个强烈的愿望是希望,是成功的原动力。更主要的是,相信的力量,因为信心有多大,产量就有多高,她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栋梁之才,不想在农村那一亩三分地里做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

她让我们看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命运给你风雨,那就迎风历雨,奋力奔跑,没伞的孩子,更有目标和动力,反而跑的更快,最终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见彩虹。

命运给她一副烂牌,她却靠自己的努力把它打成了王炸。致敬励志的女神一李红!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2)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3)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4)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5)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6)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7)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8)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9)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0)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1)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2)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3)

李红在节目中曾经说过什么(凭初中学历崛起)(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