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1)

  文 | 华商韬略 赵昱

  这个春节回乡,我都被大街上的口水歌逼疯了。

  《长津湖之水门桥》《四海》《奇迹·笨小孩》《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狙击手》等8部电影挤进春节档。电影搭配主题曲做推广,已经成为电影宣发的固定搭配。当年,王菲就靠这一首《匆匆那年》主题曲让同名电影火出圈。

  今年,这些电影也请来了尤长靖、房东的猫、孙楠、韩红等歌手担纲主唱。

  但从声量看,这些主题都没有之前撤档的《超能一家人》主题推广曲《热爱105°C的你》(沈腾、腾格尔、艾伦主唱)风头夺人。近年来,这种旋律上口的“口水歌”(无贬义)影响力越来越大。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2)

  不止如此,回乡过年,自己的耳朵也被满大街小店播放的某平台神奇洗脑疯了。

  今年年初,某平台的“十大热歌”的榜单里,几乎每一个歌名和歌手都让人感觉陌生,但只要其中一首歌的旋律响起,你就会不禁感叹道“原来是这首歌啊!”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3)

  这些由洗脑旋律拼凑成的音乐,全部都是某平台神曲!

  看完榜单后,不仅网友纷纷吐槽“抄袭、土味、低质量翻唱霸占了音乐市场”,连杨坤都坐不住了,在社交平台上愤慨的表示,自己曾说国产音乐倒退十年都是保守了!

  难道华语乐坛真的要完了吗?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4)

  在近十年里,华语乐坛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热榜热歌层出不穷,但这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歌曲,却寥寥无几。

  在苹果今年公布的全球各地区播放量最高TOP100榜单中,国内排名前三的歌曲分别是《七里香》《晴天》《夜曲》,这都是周杰伦在十几年前就发布的作品。不仅如此,榜单中一半以上的歌曲都是周杰伦的作品。

  周董一定也没想到,4年没发布新专辑,至今仍然能称霸音乐榜单。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5)

  其实,在2000年,周董发布第一张专辑时,华语乐坛还没有这么落寞。

  那一年,任贤齐的一首《天涯》既显示出了豪情万丈的英雄气概,又道出了为爱执着的侠骨柔情;谢霆锋的《因为爱所以爱》也在同年发行,告诉人们在爱面前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游鸿明的《下沙》诠释爱的伤痛,周传雄一曲《黄昏》的“撕心裂肺”令人动容。梁静茹的《如果有一天》、张惠妹的《趁早》以及王菲的《笑忘书》是当时失恋的人最好的良药。陈奕迅那首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k歌之王》刚刚面世,五月天的《温柔》还不是每次演唱会的压轴曲目。

  同年发行的还有梁咏琪的《花火》、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陈小春的《我爱的人》、孙燕姿的《开始懂了》。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6)

  随便拎出当年的一首歌,都能秒杀今年的「年度十大热歌」,这些歌曲里流淌的是音乐人最宝贵的创作灵感和最真挚的情感,它们虽然没有魔性的旋律、华丽的歌词,亦或是先进的音乐技术,但它们拥有了一样最为珍贵的东西——音乐的灵魂。

  如今的这些“热榜音乐”与其说是音乐作品,不如说是商业流水线上产出的爆款商品。这些短时间“上头”的神曲,听久了都会给人一种堆砌辞藻,强说惆怅的感觉,虽然大众普及度是上去了,但歌曲的流传价值却大大下降。

  其实,在音乐载体发生变化后,华语音乐就开始“变”了。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我是歌手等各式各样的音乐综艺层出不穷,音乐逐渐趋于娱乐化,歌手演唱本身和歌曲的质量远不如“作秀”“立人设”更有噱头。

华语乐坛至今无法超越的五首歌(年度十大热歌的背后)(7)

  在资本的运作下,音乐综艺成为了流量密码,很多歌手也不再想着沉下心来做音乐、发专辑,而是想多通过音乐综艺来提高自己的曝光率。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也加剧了音乐市场的变化,过去一首歌爆火需要经历的路径是:

  电台DJ播放——推出专辑销售——最后变成脍炙人口的歌曲。

  现在一首歌想要爆火,只要在短视频平台发出,15秒就可以覆盖过去的传播路径,完成病毒式的传播,从征服社交网络到线下爆火只需要不到2天的时间。

  音乐的工业链条在不断的压缩中,华语乐坛音乐创作的萎缩也在日益加剧,国产音乐人只有真正用心做音乐,才能摆脱被“某平台们”肢解的处境。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