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问答:“为什么儿童医院的天台上拉着电网?”

有一个这样的回答;“如果可以一命抵一命的话,医院的天台上会站满排着队的母亲。”

看到这个回答之后,虽说不是泪奔,但也感慨挺多,对呀,如果可以一命抵一命,现在还活在世上的人,有多少已经不在了?

一,高中学历,为儿子自制药物的90后父亲。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中年男子在不停地忙碌着。简陋的环境,是他临时搭建的实验室,为了能够自己制作出药物,拯救那个,被医院下了通知的,可能活不过三个月的孩子。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1)

当孩子被检查出,患有罕见疾病,他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崩塌。孩子,是他所有的寄托,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很大的可能活不过三岁。更可怕的是,国内并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

如何跟时间赛跑,如何拯救孩子,是他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制药物,成了他的唯一选择。

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药理,药性,完全不同。自己高中学历,完全无法看懂论文中,专业英文词汇。种种的困难堆积在一起,就像天堑一样难以逾越。

看似唯一的活路,就要被堵死。

中年人想到了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对着词典,一个一个的单词进行查找,把大致意思弄懂了以后,再整篇进行翻译。

在日夜颠倒,没日没夜的努力以后,硬生生的将近600篇的论文啃完。然后自购原料,研制药物。配比的过程中,他又遇见难题了,对于原料的比例,环境的要求尤为重要,要怎么克服这种种困难?

几经周折以后,终于制成的药剂,却不敢用在孩子身上,只能拿着妻子和自己做实验,确定安全以后,再往孩子身上注射。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孩子的病情终于得到好转,各项指标也已趋于稳定。

在中年人的嘴里,说出一句这样的话;“实在是迫不得已,只是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

因为孩子的一场疾病,从一位普通的父亲,变成了超人;在孩子面前,没有一位父母是平凡的。

“如果可以一命抵一命的话,医院的天台上会站满排着队的母亲。”同时,还会有,排着队的父亲。

二,《误杀2》中,同样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在《误杀2》中,有一句直击心灵的话“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2)

在林日朗的定位里,那个原本温暖的小家庭,他已经很满足了。可是当孩子在足球场上摔倒时,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儿子小虫如果想要存活,只能接受心脏移植,巨额的手术费,将夫妻两人压得透不过气。

在筹钱的道路上受尽白眼,忍着屈辱,最后不惜用高利贷,也要治疗孩子,因为他知道,一切都还好,心中还有希望,这些就是他前进的动力。

将手术费凑齐,等待着他的是一个晴天霹雳,这颗本该移植在小虫身上的心脏,却被外力强加干涉,被半路抢走,市长的儿子出车祸了,同样需要这个心脏。

林日朗面对不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但他心中坚定地知道,小虫是全家的希望,儿子能够活命,自己愿意付出一切。

他用暴力的方法,劫持医院里的人,以此逼迫警c,帮他找到,本应该移植在自己儿子身上的心脏。

楼下在激烈地对峙着,而楼上,那颗心脏正在移植在一位“权贵公子”的身上,这是整部电影中最大的讽刺。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3)

正如了电影中,那位老人说的话:“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是孩子,不是普通孩子。”

有些人要用玉石俱焚的方法,才能争取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有些人,可以轻轻松松的,夺取别人生存的机会。

同一所医院,同一个楼上,不同的楼层里,却在发生着相同的事情,都是父亲在为孩子谋求存活的机会。有些人,卑微入土,有些人,高高在上。

这是电影,我们不能当真,可是电影,总是能够让人联想,联想到哪些人?联想到哪些事?不得而知。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4)

可是,有些电影,是电影;有些电影,却是人生。

三,希望你体谅,一位父亲的心,所以我要剥夺你孩子生存的权利。

电影中两位爸爸的对话,市长说道:希望他能体谅,自己做父亲的心。

这句话是有多肮脏和厚颜无耻,本该维护公平的人,却在肆意的夺取着别人的生命。

同样的父亲,同样面对着孩子的生命,却要践踏规则,来满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私欲,还要别人体谅,这是杀人,并且诛心。理由很简单,因为陪伴孩子时间少,所以要弥补孩子,更要夺取这个心脏。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5)

都是父亲,对孩子的心都是相同的,谁该体谅谁?还是让规则来选择吧?可是,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用手中的权利,来弥补自己的愧疚之心,这是埋在骨子里的恶,哪怕孩子救活了,也会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掠夺的种子。这不是父爱,父爱也不该这样,父爱是厚重和包容,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坚韧。

剧中林日朗那句透彻心绯的话,“我们老老实实做人,为什么赢的总是你们?”可能,这句话要在很久很久以后,历史才会给出答案。

可是他依旧坚持着,用螳臂当车的身躯,去博取孩子存活的生机,这是父爱;用固偶憾树的孤勇,去创造不可为而为之的机会,这也是父爱。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6)

电影中,小虫问爸爸:“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不亮?”有些萤火虫,不是萤火虫,而是在无望的漆黑夜空里,看到的那束希望微光。在大环境一片光明的时候,谁会在意这些微光?

在一片黑暗的情况下,这些微光才显得重要,那是一个个人,用正义守护着的光明,这点点的荧光卑微而坚韧。

在大势之下,这些微光被冲击得无迹可寻,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

“为什么赢得总是你们,我们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

四,《误杀2》到底杀了谁?还有多少随之消散的人?

表面上看,被误杀的是林日朗一家,可是,真的仅仅是如此吗?

有些电影是电影,有些电影,却是人生。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7)

因为一个家庭,将所有的矛盾展现,这时候的电影,已经不是电影,而是在描绘,芸芸众生。

电影中一个个对立的场景出现。

1,伤害医生的家属,是个失去亲人的可怜人;

2,行使正义的警c,成为了力量的附庸;

3,声援弱者的群众,不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

4,维护基层利益的秘书长,却在剥夺着无辜的生命。

有多少人,被误杀?

那个被救活的市长儿子,也要怀着愧疚而生,虽然被自己的父亲,救活了生命,却一样地被自己的父亲,误杀了灵魂。选择了远远地朝着林日朗的墓鞠躬。

被误杀的是医生的良知,他们不再是圣洁的白衣天使,那份心中的净土已被污染,最后被林日朗的人格再次拯救。

通过林日朗的死,拯救的不单单是他的儿子。“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在他的定义里,他赢了,只是,代价有点大。他用自己的行动,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人。最后在秘书长逃离现场时,每一个奔走在车前,阻挡的人。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8)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能简单地判断事情的善与恶。不去弄清整个事态,就妄加判断,是在耍流氓。所有的事情,会随着人立场的变更,不断交迭。

用一场电影,将人生百态展露,在误杀他们的时候,同时也在被误杀。当一个好人,被逼入绝境,难道只能以暴制暴?每一个不幸被误杀的人该如何自救?中间有太多的灵魂拷问,抨击着颤抖的内心。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被这样的误杀?不明缘由的网络暴力,不辨事实的人生标签,为了一己之私的迫害,太多太多的误杀,只是没有放大,我们无法看见。

电影中,又充满了善意,对被逼上绝路的好人,充满悲悯,不愿将最坏的结局,发生在他的身上。

误杀2结尾父亲的信(在误杀2中仿佛看到了)(9)

正如林日朗说出的话:“因为他们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的时候,才看得到。哪怕一束再微弱的光,也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也正如林正朗对市长,又似对众生说出的那段话:“我不会像他一样去抢,我只想要回,原本属于我自己孩子的东西,这一切本来就不公平,我们可以为生活忍气吞声,可以接受卑微的活着,但是不能像扭曲的蛆虫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