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生智慧的名言 知天命尽人事孔子的良苦用心

孔子的人生智慧的名言 知天命尽人事孔子的良苦用心(1)

我们常说的天命问题,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两次“天命”:“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孔子所说的天命,第一,它客观存在;第二,它不但不是迷信,还是正信。孔子的“天命”,大致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都是先我们而存在,或我们无法改变,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比如,我们生在地球上,生在中国,这就是天命。我们生而为人,这也是天命。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有这样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也是天命。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认知和认同的,必须无条件接受的。接受了这些之后,我们还得对这些命定的一切尽相应的责任,这是天命的主观方面。

天命包括人的道德责任、为人准则、人生穷达等丰富的含义。就是说,能认识到人是有道德使命的,人不仅是一个道德的存在,从而区别于一般动物,而且,人还负有建设道德世界的责任。按照孔子的理解,他的“知天命”的“知”,不仅是指“知晓”,“认知”,更是“履行”,更是“知行”的合一。具体的说有三点:

第一,我们必须认知天命,认识到天命是确实存在的。人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托,在一定的凭借中发展。而且,生而为人,必须有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从推卸,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第二,我们必须敬畏天命。敬畏这些命定的先天的一切,而不是嫌弃这些。这是一种敬畏心。敬畏天命,会不会导致我们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呢?应该不会。因为天命本身包含了我们主观上的努力,尤其是包含了我们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第三,我们必须履行天命。知天命即是知“时命”。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时命,从而顺应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乘势而为,百折不挠地完成自己的历史时命。

知天命不仅使我们充满敬畏心,还赋予我们以进取心。认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礼;履行天命,是义。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天命所在。

孔子的人生智慧的名言 知天命尽人事孔子的良苦用心(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