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后朱元璋的后代存世情况(朱元璋后世子孙取名)

1368年原名朱重八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出身寒微、此时富贵至极的朱元璋进行了一项“取名”行动。首先他为自己的父兄修改姓名,将父亲朱五四改为朱世珍,大哥朱重五改为朱兴隆,二哥朱重六改为朱兴盛,三哥朱重七改为朱兴祖,自己呢?先改为朱兴宗,后又改为朱元璋。朱元璋兄弟的名字寓意很明显,“隆盛祖宗”!

改完先人的名字后,朱元璋又对后代子孙的取名进行了规定。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这些人的名字均为一个字,且同为木字旁。如朱标、朱樉、朱棣、朱桢、朱梓、朱椿、朱柏、朱权、朱松等等,不再一一列举,下文中会涉及。

明亡后朱元璋的后代存世情况(朱元璋后世子孙取名)(1)

(影视剧中李立群饰演的朱元璋)

对孙子以及后代子孙的命名,朱元璋也做出了规定,“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下字俱用五行偏傍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也就是说朱元璋将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拟出了二十个字作为标准。根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理论,朱元璋规定了第二个字的偏旁部首。具体情况如下:

(影视剧中由唐国强饰演的朱棣)

13.代王朱桂(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

代王的封地在山西大同,朱桂在靖难之役期间因准备支持朱棣而被废,朱棣称帝后,恢复了他的王位。朱桂不仅是朱棣的13弟,同时他的妻子是徐达的第二女,也就是徐皇后的妹妹。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大同,末代代王一门被杀。

14.肃王朱楧(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富运,凯谏处恒隆。)

肃王的封地在兰州。1643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兰州城,末代肃王朱识鋐(第8辈)随即投降,后不知所终。

15.辽王朱植(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辽王的封地本在广宁,后改在荆州。1568年末代辽王朱宪节(第6辈)被废为庶人,并不许旁系子孙继承辽王之位,朱宪节的被废黜据说与大学士张居正有莫大的关系。

16.庆王朱〈木旃〉(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庆王的封地在宁夏。1643年李自成大军攻占宁夏,末代庆王朱倬纮(第9辈)被杀。

17.宁王朱权(盘奠觐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宁王的封地本在大宁,后因朱权参与靖难,被改封在南昌。1519年末代宁王朱濠(第4辈)发动叛乱,后被王守仁平定,宁府一脉因此被废为庶人。

18.岷王朱楩(徽音膺彦誉,定干禋雍。崇理原咨访,宽喜贲从。)

岷王的封地历经辗转,最后确定在湖南武冈,后代子孙在湖南境内繁衍生息。1643年农民军攻破武冈,末代岷王朱崟(第8辈)被杀。值得一提的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是岷王朱楩的后人,为第17代“镕”字辈。

19.谷王朱橞(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谷王的封地本在宣府,靖难之役中谷王朱橞打开南京城门,向朱棣投降,此后被改封于长沙。1417年朱棣将谷王朱橞以及诸子废为庶人。

20.韩王朱松(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韶愉颢慥,令绪价蕃维。)

韩王的封地在甘肃平凉。1643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平凉,末代韩王朱塉(第11辈)被生俘,下落不明。

21.沈王朱模(佶幼诠勋胤,恬埕迥(王皇)。湜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

沈王的封地在山西潞州。1644年明朝灭亡,末代沈王朱镛(第8辈)下落不明。

22.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安王在甘肃平凉。1417年安王朱楹病死,因无子而国除,他的妻子是徐达的第三女。

23.唐王朱桱(琼芝弥宇宙,硕器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唐王的封地在河南南阳。唐王的子孙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第8辈)。1645年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但由于南明内斗不断,同时大权被郑芝龙所把持,最终1646年朱键在清军活捉后,慷慨赴死。

24.郢王朱栋(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余积兆,奎颖晔璇玑。)

郢王的封地在湖北安陆。朱栋1414年病死,因无子而国除。此后安陆先后被封给朱棣一脉的梁王朱瞻垍、兴王朱祐杬。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兴王朱祐杬的儿子。

25.伊王朱㰘(颙勉諟吁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冑选,昆玉冠泉金。)

伊王的封地在河南洛阳。1564年嘉靖皇帝削去末代伊王朱典楧(第5辈)的王位,废为庶人。

26.朱楠

朱楠是朱元璋最小的儿子,但出生仅一个月便夭折了。

除了对自己儿子们的后代做出规定外,朱元璋对自己的侄孙、靖江王朱守谦(朱文正的儿子)的世系也做出了安排,“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1644年北京城破,末代靖江王朱嘉(第10辈)竟也做起了皇帝梦,他在自己的封地广西桂林称监国。但不久就被平定。

备注:文中一些人的名字因为是简体字,所以没有五行的偏旁部首,敬请见谅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关注【纵横五千年】,作者是我,“甜心即可”,微信公共号:纵横五千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