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留给我们哪些智慧之道呢(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评判别人的标准,网络上也经常会有圣母婊出现,这个世界上,哪会有什么圣人,大家都是趋利避害地生活着,谁又能跳出这个怪圈独自成为一个个体呢?圣人和大盗本来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又怎么会被庄子联系到一起呢?
庄子的圣人
在道家的思想里,圣人可能都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果圣人并不是具体的人,那庄子会内涵孔子嘛,在当时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窃国者诸侯的时代,看着受苦的百姓,他们或许都只是想找一条适合百姓的路吧!
《道德经》里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像道一样,顺应自然的规律,也正是这样,天下的万物才能各自安好的生长。
《道德经》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圣人之在天下,欱欱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子。”圣人不会偏心任何人,都是顺从天地之道,理顺世间万物的,试想一下,这个世界的人,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人怎么会不偏不倚呢?道家所说的圣人就是无为的自然规律,只有这个自然规律,对于谁都是无所偏袒的。
《庄子》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观点是庄子对于圣人的基本认识,圣人是逍遥天地之间,顺应自然之理的规律,这也是道家最基础的无为思想。
既然道家的思想在论述圣人的概念时,基本上都是说的天地规律,又怎么会有人说是内涵孔子呢?
圣人不死
《庄子》在论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时候,提出“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这时候的圣人,是治理天下的的权利和窃国者口中的仁义。
既然窃国者们能偷盗天下,别人又为什么不能偷盗钱财呢?这样的盗窃者代替天道来治理众生,才会产生如此多的盗贼。如果顺应天道的发展,让大家回到自然的规律中来,就不会有偷盗者的存在了。
此时的儒家学说里,到处是标榜仁义礼这种人为造出来的东西,正好和道家的无为思想背道而驰;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成为万世之师,世人口中的圣人,庄子的这句话常常就会被别人拿来说是内涵孔子的小段子。
庄子每天逍遥的生活,哪有心思内涵孔子,那时候的孔子还不是至圣先师,庄子修自己的道还来不及呢?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符合时代的,那个时候的人,不像现在的人,有迫害妄想症,都是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行走。
结语
道家的学说,圣人并没有具体化为某个人,他们推崇自然的规律,号召大家无为而治,让天下太平来制止盗窃,文景之治的成功,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老庄的无为思想,在某一个特定时期,才是真正的圣人。在真正的天道面前,被人为做出来的天道,不能被称为圣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