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堂是哪的(平和堂之死)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平和堂是哪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和堂是哪的(平和堂之死)

平和堂是哪的

=======================

长沙平和堂奥克斯店,将永远定格在2020.4.1。此为继好又多、新一佳、家润多、家乐福、沃尔玛等知名零售品牌或卖身或关店后,又一收缩关店的传统零售巨头。有人哀叹疫情猛于虎,有人说电商/新零售太厉害逼死了这些巨头,有人表示是这届年轻人太懒……事实仅仅是如此吗?

如何与时俱进、活下去、活得好,是疫情之后企业主们都应探索的问题。本文以长沙为例,从传统零售困局说起。

作者| 杜胖爷/胖斯基

搜索关注公众号:dupangye

转载加11776272

=======================

昨日一则不起眼的消息悄悄发布在官媒芒果都市公众号上,在热搜不是疫情就是金融的时下,也许很难引起广大关注。

1998年平和堂百货进驻长沙,在当时最繁华的五一广场开出首店,正式开始构筑商业版图。随后20多年,平和堂在湖南陆续开出东塘店、株洲店、奥克斯店。无论在本地传统零售行业商业地位,还是老长沙市民心里,平和堂都是标志性的存在。

宣布停业的这家奥克斯店于2013年4月才开业,营业面积4.7万平方米,同样照惯例选址在区域CBD。然而仅仅7年即阵亡。

据平和堂内部工作人员透露,总部年前就已做出奥克斯店闭店的决定,并着重强调与新冠肺炎疫情无关。

这是继好又多、新一佳、家润多、家乐福、沃尔玛等知名零售品牌或卖身或关店后,又一收缩关店的传统零售巨头。评论区众说纷纭,有人依旧表示还是疫情猛于虎,有人叹息电商/新零售太厉害逼死了这些巨头,有人表示是这届年轻人太懒……事实仅仅是如此吗?

冰冻三尺,实际上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困局从当年的本土第一零售巨头家润多卖身海航(海航全球去杠杆时又卖给了步步高)时就已开启。

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城市的进化演变,不断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不同人群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也有着明显分化和变化。

无论在人们传统印象或数据统计中,大妈大爷等中老年群体都是传统零售业尤其生鲜日化的主要消费者一。

其用户画像:

价格的超凡敏感度(导致极低用户忠诚度);

大量的自由时间(去比价);

熟练的挑选技巧和必要流程;

对移动支付与APP、各类型电商不同程度的陌生或拒绝。

生鲜传奇董事长王卫先生曾在合肥市调仨月后,表示无比“震惊”

消费者的忠诚度如此之低;

平均去五个地方买菜,最多的一个顾客去了16个地方。86%的顾客去得最多的是线下大型超市,59%的顾客去了农贸市场,5-9%的顾客去了生鲜店。其它的团购去得非常少,是雷声大雨点小;

再去调研过去三个月,最常去购买的渠道是哪些呢?结果发现,41%最常去超市,37%的人去农贸市场,只有16%的人去了生鲜店;

王总的调研基于合肥市和全人群,且并未公布更细分的统计结果/结论。

单就中老年消费群体来说,同一单品,哪儿性价比最优就去哪儿买,绝不限于某固定零售终端。廉价如鸡蛋,即使最优性价比零售终端在3公里外,哪怕一斤能便宜3毛钱,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坐上公交车赶去(长沙老年卡全公交系统免费)。

另一关键变量是每日各零售终端每单品的零售价格都不同,有大量时间比价的人群,绝不忠于某固定零售终端。比如今日A店芹菜3块,B店2块5,C店1块99;3天后A店芹菜2块69,B店1块8毛9,C店2块5。这是各终端不同供应链和经营成本的直接反馈。

近5年,随着各类型社区标超、生鲜小超市、加盟连锁平价超市(如乐尔乐、享乐惠等)如蛛网般密布在各居民区。他们以供应链优势、更低廉的经营成本等,直接反映到商品价格上,优势已经远超大型综合性零售终端。各品类各单品,价格普遍低30%以上。甚至部分单品让传统的生鲜菜市场都失去了优势。

中老年消费群体对性价比的执着和比价时间之充裕,在拥有更广泛的选择/比价余地时,答案是明显的。

(xxx朝阳店,曾经的零售店王,早市只有零星几个年老顾客在生鲜区转悠,3月25日)

(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菜市场,3月25日)

(以下左为xxx朝阳店,右为社区平价连锁超市。3月25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以“社畜”自嘲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是现在及未来不可忽视的消费主力,也是新零售们重点目标、反复研究的人群。

这是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群体,用户画像:

对价格的低敏感(与前辈们相比);

没有大量空闲时间和意愿比价;

空白或笨拙的选品技巧/烹饪技术;

对移动支付与APP、各类型电商烂熟于心;

消费能力、意愿都远超前辈(大数据显示,95%以上的90后负债);

职场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更不愿把所剩无几的时间花在琐碎且高频的生活事务上;

这个庞大人群每天大量时间被工作占用,所剩无几的业余时间也有多样化的选择。他们对便利性的关注远超性价比,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也异于前辈。

本人调查数据显示(有效样本为200名90后,仅供参考):

91%的受访者表示不爱比价,更倾向于为节省时间和力气多花些钱,对不惜奔走几公里只为节约几块钱的奇葩行为表示震惊和嘲讽。96%的女生坚决鄙视买东西还婆婆妈妈比价的男生,绝不嫁给这种人╭(╯ε╰)╮

其中81%的受访者表示经常网购,并优先选择能送货上门的商家,尤其体积大重量大的商品。

89%的受访者月均只去一次综合性大型超市集中采购;一个月以上去一次的8%(含一位从来不去的);只有3%的人一个月内多次造访。

83%的受访者平均每周最少点一次外卖。59%的受访者完全不会做饭,男女比例基本为3:7。对附加烹饪服务的生鲜APP、店家尤其喜爱。

疫情特殊期间,更是让线上购物用户增速加快。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显示,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1000万,节后再次突破1200万。以节后DAU用户计算,相对于平日,增幅高达60%。其中,春节期间DAU大于50万的移动电商APP中,叮咚买菜以93.1%的增速,与盒马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

与中老年消费群体不谋而合,在拥有多样化的选择时,大型综合零售终端同样不是年轻消费群体购买生鲜日化的第一选择或高频选择。

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意愿,对精致生活的更高追求,使得他们更期望享受更细致、高质量的服务。如在门店小程序/app下单即享受送货到家,生鲜电商将食材附带烹饪服务等。这方面传统大型综合零售终端依然不是这一群体的第一选择或高频选择。

咱们回头来看传统零售巨头面临的主要问题就逐渐清晰了。

高昂的经营成本让价格几乎彻底失去优势(不断上涨的地价和人工);

不具备网点和服务优势;

坐吃山空;

平和堂自进入湖南起,门店主要业态为百货、商综,皆为各商圈内独门独户的商业地标。此次阵亡的门店为特殊的“店中店”模式,位于长沙次商圈银盆岭-市政府板块的奥克斯广场内。无论品牌效应、人流量、价格、服务、便利性都不具备优势。加上连年的地铁修建导致的封路和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关店似乎是无奈的选择,疫情也许仅为催化剂而已。

据株洲的朋友反馈,平和堂株洲店也面临类似困境。也许奥克斯店的故事远不是终结。核心商圈内的平和堂五一广场创业店商综会不会也感到一丝凉意?

回首过去20年,都曾风光一时的新一佳、家润多、好又多、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家喻户晓的零售巨头,或卖身或关店。难道都是因为他们本身做得不如以前好?过去2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

地产行业20年的发展及城市扩大化;

商圈割裂化;入局竞争者/资本众多,使得零售行业拥挤不堪、网点密布、竞争加剧,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习惯;

过去20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在马太效应放大之下,大城变巨城。加上地产黄金十年与白银又十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成几何级数放大,城市裂变的同时改变着人口密度和城区功能,将商圈割裂/划分为主商圈、次商圈等等等等。

20年,各路或大或小的资本/投资者纷纷杀入庞大的零售市场,使得各类型零售终端网点密布,竞争白热化,拥挤不堪。

20年,让成长在中国高速变革发展时期的新人类们拥有更多可支配财富、更少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强的消费欲望、对高品质生活的更高追求。

20年,让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法都更加成熟,让优质服务更深入人心。使得过往坐等顾客上门、爱买不买的传统销售方式,已经落伍。

原本小日子美滋滋的一家大型传统零售终端能辐射5km/100万人口(纷纷配备接送班车),现在也许只能辐射2km/30万人口,也许这仅剩的30万,还面临上百家竞品。而这些竞品有的成本更低,有的供应链更强,有的离消费者更近,有的服务更好......

生鲜传奇董事长王总在虎嗅访谈中的最后结论是他家店开得还太少,覆盖面和密度还不够,并且门店网点可以更灵活小巧、功能细分。但仅仅如此似乎并不够,加上最优性价比和更好服务更佳。如何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和经营成本,提供差异化服务是所有局内玩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个别传统零售巨头早几年也在尝试变革,如开发app/小程序并对用户包配送,建加盟制社区标超子品牌等等,不过截至目前效果不甚明显,亟待时间检验。

至于新零售,几年下来,资本们的学费以百亿记,阵亡者不计其数。生存下来的创业者们,各自在找寻适合自己的赛道。

与文中的王总不谋而合的巨头盒马,也在力推mini,扩大网点布局、深耕社区。在一线城市密布、二线城市逐步兴起的新式便利店也在大踏步地扩张。新式的加盟制社区平价连锁超市也凭借其供应链优势必将占得一席之地...

剩者为王 消费者之福

最后,想起疫情这些天的新闻。大量的餐饮企业跟超市合作,搞员工共享,但大多是拉去当理货员了。要胖爷说,还有那么多厨师闲着,要不也跟生鲜零售商家聊聊厨师共享,学学盒x也搞下单购买食材包烹饪呗。

参考文献:虎嗅专访生鲜传奇董事长王卫之《这个挤得水泄不通又亏得稀里哗啦的行业呦》

来源:屌丝猎头杜胖爷(ID:dupangye)

作者:杜胖爷

转载加微信11776272,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