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农村的规划 新村融合绘就黄河滩区振兴图

山东省东明县积极发挥黄河入鲁第一县区位优势,立足滩区实际,探索滩区迁建新村融合、组织融合、服务融合、三资融合、发展融合的“五融合”模式,走出一条新村高效融合发展新路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黄河滩区农村的规划 新村融合绘就黄河滩区振兴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河滩区农村的规划 新村融合绘就黄河滩区振兴图

黄河滩区农村的规划 新村融合绘就黄河滩区振兴图

山东省东明县积极发挥黄河入鲁第一县区位优势,立足滩区实际,探索滩区迁建新村融合、组织融合、服务融合、三资融合、发展融合的“五融合”模式,走出一条新村高效融合发展新路径。

新村融合,让百姓搬新家。行走在焦园乡黎明新村,白墙灰瓦的楼房整齐排列,学校、超市、各色小店一应俱全,辛庄村475户、1800多名群众2021年搬到了这里。“能住上安稳的楼房,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说起几十年来亲历的住房“三部曲”,李进成感慨万千:1962年黄河吞没村庄,村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选址建了辛庄村,那时房子是土坯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慢慢建起了砖瓦房,但仍时不时地被洪水冲垮;2021年7月,一家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对滩区群众来说,今非昔比的,不仅是住房,在汛期等特殊时期心态的变化更是明显。

“村都搬到一起了,心更要聚在一起,组织融合后,大家都没有私心,劲都往一处使。整个班子团结,新村发展才有后劲。”焦园乡向阳新村干部李高峰感叹。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东明县以组织融合为“先头兵”、办好服务融合为“粘合剂”、做实三资融合为“基础盘”、抓住发展融合为“大部队”,把新村组织堡垒建得更强、集体服务搞得更优、治理机制理得更细、村民人心合得更紧、经济发展抓得更牢。

搬出“穷窝窝”,捧起“金饭碗”。迁建不仅“迁”出了大片土地,还引来富农产业,“迁”出了滩区群众的致富路。距离镇政府不远的沙窝镇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内,100多个钢结构大棚已完成施工。园区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占地1200亩的黄河鲤鱼循环养殖基地是产业园新上项目,完工后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步实施的食叶草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将引种食叶草1000亩,并配套建设深加工车间,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增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