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

提起《西游记》这部书,真可谓妇孺皆知,老少咸宜,这部深刻影响了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巨著,将大家带入了一个瑰丽多彩的神话魔幻世界当中,这里有九重天上的神宫仙阙,有西天极乐世界里的梵音道场,也有阴森地狱中的阎罗宝殿,还有仙云缭绕下的福地洞天,其场面之宏大,人物之繁芜,故事之跌宕,令人叹为观止,不禁为之击节。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

西游记这部书有着永恒的魅力

《西游记》的故事经久流传,自明代、清代、民国一直到如今的新中国,不管朝代如何变迁,人民生活如何变化,社会对这部书的喜爱程度却始终没有减少,除了其自身的文化魅力之外,作者吴承恩的写作手法绝对是一个开山之举,也许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编著西游记的同时,也开创了一个记录,那就是第一篇拥有爽文、反转流特点的现代网文写作方式在明代产生了。

西游记前面的爽爆情节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主人公自带光环,从孙悟空诞生开始,就注定了这猴的不凡,首先人家不是胎生的,是个仙石崩裂开来的奇葩仙胎,高起点,与众不同,而且生来就惊天动地,上来就直接@了下大Boss之一的玉帝,这样的亮相,谁都能看出来这货脑门上顶着一个大写的呀。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2)

猴王降世,本身就是与众不凡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店,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与后世网文中所描述的主人公自带龙血、仙力、神纹彷佛,这种生来就开挂的主人公,自然要引领一波爽爆的故事情节。

这么牛的主人公,生来就是当猴王的料,立马当上猴群领导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后面孙悟空又要升级学仙术,直接便被安排到了最强的存在之一—菩提老祖的门下。

这猴王整衣端肃,……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吴承恩这波操作,直接便把孙悟空送入了超强的仙门之中,比起后来的超水网文中主人公一点点熬升门派,其笔法确实要超前简洁了许多,有了这么强势的仙门背景,觉得还不够爽?那咱们就继续嗨呗!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3)

学艺求仙,一路坦途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按常理,进入超强仙门还不算大牛,你得混成仙门中的核心弟子才行,而孙悟空就很快成为了这里面的佼佼者,比起后世网文中的磨练、任务、比试一系列的繁琐,这里统统都不要,直接走后门,祖师亲自传授超强仙法,理由就是那么简单:你今有缘,我亦喜说。看对眼了,喜欢不行吗?

真是简单粗暴呀。

主人公仙力直接升级到顶,成功爆发得是如此迅猛,爽不爽?

这么逆天的背景和本领,那主人公自然要走出一段嚣张之极的风采了,孙悟空后来惹下来的一系列的事情,正应了那句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一波波的高潮情节,正等着大家。

爽爆三界的故事情节,让人读之欲罢不能第一波:斩杀霸占花果山的妖魔,爽爆妖界

这悟空才去夺得他的刀来,分开小猴,照顶门一下,砍为两段。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

斩杀这种小妖只是小菜一碟,瞬间打爆,对方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属于秒杀的范畴,如此暴烈的手段,自然一战成名,自此孙悟空妖界一哥的名头也就闯开了。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4)

孙悟空花果山杀妖魔,一战成名

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备的,也有随节征粮的。

第二波:闹地府斗阎罗,爽爆冥界

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上。……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

与后世网文的结界、位面、九界一样,主人公在一个时空中称王称霸后,自然要到另一个不同位面去斗斗,这样才能够有新鲜感。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5)

孙悟空大闹地府,嗨翻冥界

孙悟空的阎罗地府之行,也是直接粗暴,根本没有对手,在一路狂飙,大闹一通后,扬长而去,过程酣畅流利,结果超爽之极。

第三波:大闹天宫,爽爆仙界

如果说前面的情节还不够爽,那吴承恩后面的这波创作可就直接将整本书嗨到了高潮,天宫仙界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可就这样的存在,孙悟空照样还是,打爆,打爆,还是打爆。

巨灵神、李天王、哪吒、四大天王,统统秒,十万天兵天将,照样正面单挑硬扛。

就算最后被太上老君暗算被擒,斩妖台上还奈何不了其丝毫,就是一身挂,直接开无敌的模式。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6)

斩妖台上孙悟空开挂起来

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这场面,这情节,直接把能够想到的超燃画面全部搬了上来,写出了一个开了无敌挂的猴子,就为了一个爽!

爽也有疲惫的时候,换个风格打脸反转流

爽文一味无敌,难免审美疲劳,总是无敌,也确实乏味。

于是,吴承恩的笔锋一转,当即请出了一尊大BOSS,如来佛祖,用这么大的神,两者级别相差悬殊,来镇压孙悟空,也不算不丢人。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7)

五指山镇压孙悟空,是写作风格的分水岭

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让主人公先委屈适应一下,因为接下来文风可要转换一下,改为反转流,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可就没那么风光了。

反转流的写法在先前朝代的笔记小说里面,确实没有过,闯关打怪本身就是一种开创,而反转流则使得这么多章回的情节,让人读起来没有丝毫疲倦和厌烦,反而有种越看越想继续下去的动力,九九八十一难,能够让人如数家珍,这也是反转流写作的魅力所在。

在闯关打怪的道路上,反转流的写法比比皆是,反转加反转的情节,正是这段取经途中的主流打怪描述。

这个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8)

西游记的取经流程图

这里面有一个经典例子,那就是遇到青牛怪那次。

一次反转

刚开始孙悟空与青牛怪及众妖怪都力,双方都是直接近战肉搏,很快孙悟空就吊打青牛怪和一众小妖们。

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即变作千百条铁棒,好便似飞蛇走蟒,盈空里乱落下来。那伙妖精见了,一个个魄散魂飞,抱头缩颈,尽往洞中逃命。

情势一片大好,突然就开始反转了,青牛怪一拿出圈子,直接就秒杀孙悟空的战力,根本就不啰嗦,胜负立分当下。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9)

青牛怪这一难,可是相当经典的反转流

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

二次反转

悲催了,打了败仗的孙悟空需要扳回局面,那就开始了老规矩,找仙人助拳,这次找的是天庭,天庭派出了李天王、哪吒、雷公和天兵天将助阵,阵容华丽,正常来讲,打一个妖怪是没问题的,正当人们期望值满满的时候,剧情再次反转,天兵天将们也失败了。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0)

青牛怪打败天兵天将,全靠这个圈子

那魔王公然不惧,一只手取出那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六般兵器套将下来,慌得那哪吒太子赤手逃生,魔王得胜而回。

三次反转

这可怎么办,那就再给人点燃希望吧,请火德星君来焚烧妖怪洞府,火海可是厉害的很,吴承恩笔下的火焰更是暴烈无极,火龙、火马、火鸟各显神通,看着稳操胜券的局面,再次反转。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1)

火德星君

那妖魔见火来时,全无恐惧,将圈子望空抛起,唿喇一声,把这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火箭,一圈子又套将下去,转回本洞,得胜收兵。

四次反转

这剧情可把人心给撩拨到了极点,到底怎么才能搞定这个妖怪呢,火不行上水吧,孙悟空又去找水德星君帮忙,半黄河的水都被倒了下去,这浊浪滔天的攻击力,看起来总可以了吧,让人打脸的是,竟然又失败了,这是要开启无限反转流的模式。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2)

水德星君

那妖见是水来,撒了长枪,即忙取出圈子,撑住二门。只见那股水骨都都的都往外泛将出来。

五次反转

到这个地步了,吴承恩拉出了十八罗汉助力,理论上来讲事情都闹到佛祖那里了,也该终结了,因此一众吃瓜观众的心理都是认为,搞定,终极之战开始,结果战况竟然又反转了,让人大跌眼镜,佛祖派出来的人都搞不定,这可抓瞎了。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3)

十八罗汉

那怪急了,拔出脚来,即忙取圈子,往上一撇,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十八粒金丹砂又尽套去,拽回步,径归本洞。

反转再反转,这写作手法让读者的心一上一下,始终落不到地上,百爪挠心也不过如此吧,适可而止,差不多也就成了,在完成数次反转之后,最终正主儿—太上老君才上去收了那青牛怪,但这可比孙悟空上来就找到太上老君要精彩的多。

最近比较火的西游记小说(后面各种打脸反转)(14)

多次闯关杀怪,却依然让人百看不厌,经典

多次反转的写作方法,将枯燥的西游记取经重复闯关过程,演绎出了扣人心弦的精彩局面,西游记开创了一种写作风格,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仙侠、玄幻的创作思路,在不少经典著作里面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写作风格的影子。

前面爽文爽爆天,后面打脸各种反转,这种的文章放到现在都是要刷爆荧屏的效果,更何况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呢,欲罢不能,一口气轻松读完西游记,恐怕就是当年很多人初读的感触。

经典果然是经典!

参考文献:《西游记》吴承恩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