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成语的励志句子(一题三省不止于思)

有三个成语的励志句子(一题三省不止于思)(1)

情景再现:

期中试卷发下后,有一个学生拿着试卷来找我。原来试卷中有这么一题:“照例子写成语:遮天蔽日(含一组近义词) 她写了一个“千军万马”,结果判错。她认为“千军万马”是对的,理由是:“千”和“万”不都比喻很多吗?为什么不是近义词?难道是“一千”和“一万”的意思吗?那“千军万马”不就是一千个军人,一万匹马了吗?

深入思考:

第一次思考:学生有理。所谓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对于“千军万马”这个成语,如果单独拿出“千”和“万”,从数词这个角度看的确不构成近义词;可如果按题目的意思——照例子写成语,从这个成语整体意义上理解,那“千”和“万”的确是意思相近的词。既然在成语中意思相近,那为什么不能说是近义词呢?又为什么判错呢?

第二次思考:阅卷老师有理。“千军万马”中的“千”和“万”不是原义的千和万,而是比喻很多。(《现代汉语词典》909页和1185页)即为比喻义。也就是本义不同,比喻义相同。这样的成语有三言两语、铜墙铁壁、唇枪舌剑等。可六年级的学生又怎么能理解什么是比喻义呢?如果从本义来判错与对,老师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次思考:这是一题考成语积累的题目。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难怪译作家感叹:最难翻译的是成语,几个字却内涵丰富,即使译出了字面意思,也无法表达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情感。是的,诗词歌赋无不浸透着文化人的心血,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语言凝练,但意蕴深厚;言简意赅,但意境深远。

但是,传统的语言文化一旦与考试牵扯上了关系,慢慢就变了味。编者无心,教者有意,为了结果,众师者趋之若鹜。结果就这么重要吗?难道我们不该彰显过程的风采来遏制结果的傲慢吗?试想想平时的成语教学,动辄归类背诵,抄写默记,再不然就是设计种种题型,挖掘重重陷阱,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往里跳。在做惯了,看透了这些题目后,学生聪明了,认清了形式,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考试方式。“结果”一次又一次地昂首挺胸于“过程”面前,以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再次显现霸主地位,“过程”被忽视了,淡忘了,搁置了,有谁敢说“不”?在“结果”被无限尊崇的境况下,“过程”只是一堆准备填饱鸭肚子的饲料。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成语教学乃至语言文字的教学是一种熏陶,是一种品味,是一种感觉,它需要潜移默化,它需要润物无声,它需要过程的滋润。

小学生积累成语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熟读成诵?仅仅是为了了解结构上的特点吗?放眼万千成语,如若理解得不准、不深、不透,或不顾时代的差异、主客观条件的变更而死记硬背、机械搬用,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千军万马” 出自《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如若把“千万”剥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意思,这还是千军万马里的“千”和“万”吗?那直接解释为一千个军人,一万匹马,岂不更好?“千军万马”那恢宏的气势,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岂不是荡然无存?这种割裂式的成语教学如何能还成语一个完整,一个意境,一个美?这岂不与成语教学渐行渐远?

整体感知成语,在海纳百川的心境下师生一起感受成语的心灵脉动,让学生真正把知识、情感和道德融会贯通于生命的文化长河之中。

一题三省,不止于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