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

读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时,翻到了杜甫的这首《赠卫八处士》,

一句“人生不相见”让我开始陷入了沉思。

或许过了偏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年纪,

曾经索然无味的诗,今天读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1)

傅抱石.水墨欣赏

一、久别重逢,悲喜交集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在奉先县,他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友人卫八处士。

相别二十多年后的重逢,让杜甫无限感慨:

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很难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

有种“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欣喜;

又有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凄凉;

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2)

傅抱石.水墨欣赏

二、生离死别,人命危浅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一别二十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我不知在梦里多少次梦到他们的故事,

当得知他们很多已不在,我如烈火灼心,但不敢再问,

亲朋凋零,生死茫茫,这还是那个大唐么?

大唐的繁华太过短暂, 似乎只是一瞬,让你来不及细看,

饿殍与哀鸿取代了盛世的霓裳羽衣;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已然不在;

长安的火树银花、暗尘随马, 也已“烽火连三月”。

这乱世,如浮萍,让人朝不虑夕,

这一别,二十年,重逢又要别离。

都说人生无常,却似乎又是人生之常。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3)

傅抱石.水墨欣赏

三、重逢聚首,热情款待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阔别二十年之后,再次登门拜访,似乎一切都不是印象中的模样。

当年一别,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的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三两句的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热情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夜里冒雨割来春天的韭菜鲜嫩,刚烧好的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几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多么熟悉的画面,仿佛过年回家和多年没见的老同学寒暄,偶然发现你以为没结婚的他已经儿女满堂。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不正是你去朋友家他的热情款待么?

还有那“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的喜悦与酒里的千言万语,

这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

不要说,一切都不要说,

让这大雨淹没一切,让过去尘封,

让我们今日尽情豪饮吧,酒酣胸胆,鬓霜何妨!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4)

傅抱石.水墨欣赏

四、聚散匆匆,世事茫茫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

前路漫漫啊,你要保重,或许我们不会再相见。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5)

傅抱石.水墨欣赏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久别重逢的喜悦,重逢后的别离,仿佛就在这一刻,就要把这人世间的喜悦与悲痛尝遍。

重逢话旧,家常情境话语,娓娓写来,却又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习惯了诗圣的沉郁顿挫,恍然的魏晋风格,让人喜出望外,而后又为之一颤,随后深陷其中。

有些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的味道;

有些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风格。

《杜臆》中评论道:信手写去,意尽而止,空灵宛畅,曲尽其妙。

《唐诗评选》写道:每当近情处,即抗引作浑然语,不使泛滥,熟吟“青青河日草”,当知此作之雅。杜赠送五言,能有节者,唯此一律。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6)

傅抱石.水墨欣赏

这让我想起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苏轼那首《临江仙·送钱穆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如话家常般的用语,自然流畅,丝毫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感情真挚,诗意醇厚,

有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田园生活与美学情趣。

孟浩然心情是平静而愉悦的,所以他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

但杜甫不同,二十年离别后的重逢,重逢后的别离,让他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文字上自然浑朴之至,内心深处悲喜交集之极。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7)

傅抱石.水墨欣赏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倒是和杜甫有些相似的,

分别了三年,今日相逢,似乎你的依然一笑,便化作了春天的温暖。

可惜相逢又要相别,人生皆过客,不要愁眉不展。

苏轼的词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

不过他的更多是感慨,少了杜甫那种悲喜交集的感情波澜,也让人少了那种感同身受的心头一颤。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8)

傅抱石.水墨欣赏

或许有时候就是这样吧,之前看不懂的东西,忽然间就明白了,还有很多感悟,

只不过,你已不是少年。

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多少岁写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9)

傅抱石.水墨欣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