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

今日看点

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

鸡谷子,尾拖拖

文/钟娘泉

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

鸡谷子,尾拖拖

钟娘泉

【童谣原文】

鸡谷子,尾拖拖,

碓间踏粄碓间坐。

大嫂骂涯狐狸吊,

细嫂骂涯狐狸拖。

唔好骂,唔好骂,

过加两年来去嫁。

嫁到石竹坝。

也有糖,也有蔗,

也有糯米打糍粑。

打个糍粑韧纠纠,

养个赖子掌黄牛,

掌个黄牛角钉钉,

侪侪讲涯掌唔赢,

今年牛子掌过年,

下年读书中状元。

【注释】

①鸡谷子:即童子鸡,没有阉割过的小公鸡。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2)

②礁间:碓音duì,舂米用具,在两条石柱子中间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长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简单的碓只是一个石臼,用杵捣米。

黄羌地区一般用碓来捣米成粉,叫“踏粄粉”,半干湿的粉。礁间,也叫碓屋,安放碓的专门的简易房子,面积大些的里面还有磨米浆的石磨,甚或有去掉谷皮的工具砻。在黄羌农村,碓一般是自然村里的公共生活用具。踏碓是一件辛苦的活,大人(通常是家庭主妇)会带七八岁以上少年儿童子女到去助力踏碓。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3)

③狐狸吊、狐狸拖:旧时农村多近山,山上狐狸野狗常下山偷鸡,空中的鹞婆(老鹰)也会突袭,俯冲至地面双爪抓起鸡只腾空而起。其实改为“狐狸叼”或“鹞婆吊”更合事理些。

④石竹坝:有人考证说,石竹坝是黄羌的古村落,现在黄羌镇河东村委岐山寨村下去坑仔村隔壁,在罗輋河的东岸,对面西岸是合门村委的金竹园村,主要有何姓、叶姓。

土地革命时期被反动派多次洗劫,烧毁大部分房屋。1958年建设公平水库移民后,部分村民合并到平东赤坎村,现淹没在水库。

这古村的何姓与岐山寨村何姓是黄羌的富豪村,都是用大水缸装大银。为什么歌谣中会提到这个村,原来是富豪村,女孩子都希望嫁到这里来。现在石竹坝没人居住了。岐山寨村的寨墙,双重灰砂墙各厚40厘米,中间装30厘米厚细砂防止贼挖墙孔。

——其实,这个地点应不是具体的,是虚拟出来的,是想像中美好出嫁目的地,姑娘心中的桃花源吧,也可能是民间艺人创作出来的。

⑤糍粑:黄羌地区传统美食,主料为糯米粉,蒸熟后用擂茶棍(木杵)或碓捣得韧性十足,揉成一个个扁圆形,内馅和外裹有芝麻粉、花生粉、白糖粉。当地有“十月十月朝,糍粑渌渌烧”俗语。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4)

糍粑

⑥赖子:儿子。

掌黄牛:放黄牛。

⑦角钉钉:牛的角直、粗长且向上长,为牛凶悍好斗的标志,区别于“角偏偏(pia,四声)”。

⑧侪侪:人人。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5)

【赏析】

童谣是反映了一定的现实与希冀在内的,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社会现象和需要,或寄寓心中的喜悦,或表达内心的挣扎,或表达无奈的伤悲。这首《鸡谷子,尾拖拖》,就应该是童养媳或养女,不受父母和姊嫂妯娌待见,或是父母双亡的少女,大嫂二嫂掌家庭大权,家中地位低下,逆来顺受,长期忍受内心煎熬而发出长吁短叹,并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6)

首句,“鸡谷子,尾拖拖,碓间踏粄碓间坐”,童谣常用物起兴,鸡谷子,尾拖拖,是说童子鸡精神萎靡不振,童子鸡本是雄的,这里反衬用,形容少女身体疲弱,在碓间踏粄的间歇,坐在地上喘气恢复体力。踏碓是一件体力活,连续不停踏碓,普通成人不到半小时,便会气喘吁吁,少女身体虚弱更是容易劳累。

就是因为女孩坐地休息这个正常不过的做法,在大嫂二嫂看来却是不能容忍的惰行,两位家庭实际掌权者破口大骂,大嫂先发淫威,二嫂助纣为虐。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7)

“狐狸吊”“狐狸拖”,是该遭灾消失的意思。这里是以“涯”这个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内心伤痛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估想,或许是父母早逝,女孩不但无人爱怜,反倒成了两位嫂嫂眼中的累赘和蛀米虫,早欲驱之而后快。这时,小女孩只能逆来顺受,唯唯诺诺,甚至只能柔声劝说安慰嫂嫂,不要骂,不要骂,不出几年就可出嫁了,其实这也是在作自我安慰,出嫁外乡远离欺凌是心中的一线光明。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8)

妇女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地位一直是比较低微的,家庭成员中女与女比,婆婆的地位高于儿媳甚多,儿媳必须事事听命于婆婆,含辛茹苦侍奉公婆。一旦婆婆公公离世了,媳妇的孩子也长大了、成家了、娶进来了儿媳妇,原先的媳妇现在也终于顺理成章地熬成了婆婆,成了家中内部事务的老大,成了家中处理家务事说话算数的人!虽然自婆婆去世后自己就已经不再受窝囊气了,但真正扬眉吐气、颐指气使的时候是新媳妇娶进门、自己扮演上婆婆的角色时。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一俗语反映的就是这样的现实。当婆婆不在,“长嫂当哀(母亲)”的传统,虽则是说照顾小姑子小叔子方面,可也反映了大嫂的强势地位。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9)

关于石竹坝,百度地图中,汕尾市内无此地名,外地有。可以有几种解释:

一、这个是古地名古村名,现在的地图未列入,只列入新的行政名,它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二是虚指,借代妹子心中的光明地希望村。一个在困境中甚或是绝境中的弱小女子,她孤单无助,亲生父母或许早逝或许贫困之极把她卖给别家,她在控诉了家人的虐待后,表达的期盼,是她心中长久蕴积的念想。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0)

三、这个地名,可能是她无意中听到的,可能是另有高人指点的,也有可能是民间文学家创作过程虚拟的,不必较真求证的。

可以以为,这个地名,于她而言,有佛塔灵光之妙吧。这地名或许只是她的一种自我安慰。不过,活在希望中,总是世人的幸福吧。我们每个人,不是常说“博后代”“博子孙”么。从一世祖“博”到今,大多数人也不见有大气象大前程,我们依然博下去,代代相传,活中希望中。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1)

“也有糖,也有蔗,也有糯米打糍粑”。糖、蔗和糯米,是黄羌地区农耕社会的主要物产之一。糖来源于蔗,旧时人口多的农村集中建有“铰蔗厂”或叫糖寮。两个圆形大石碾子的轴并排立在石凿的两个窟里(两个大石碾子叫“蔗铰”),两头牛通过长长的木辕臂(叫“铰篙”go,二声)以石碾子为中心转圈拉动一个石碾子转动,另一个也在齿轮关联下转动,甘蔗塞进两个石碾子间,被压榨得出汁,大镬熬汁,水份蒸发干后成乌糖或赤砂糖。糖在年节中是主货,蒸甜粄(年糕)要大量用糖,红事(喜事)更少不了糖,糖象征着甜蜜。

糯米,在旧社会一般人家可是奢侈品,番薯和粘米是填饱肚皮的主食,非种植不可,糯米则视稻田面积可不可调剂,如果可,在家庭主妇的强烈要求下主事者会匀出一小块种上糯米稻,打点糯米来年节踏粄用。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2)

糯米粉

石竹坝“也有糖,也有蔗,也有糯米打糍粑”,三个“也有”,说明土地肥沃田园广阔天时地利耕作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粮仓囤积高满,主食自不必说,副食品也是供应充足,任由家庭妇女们尽情制作享用美食,大快朵颐。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3)

糍粑是她们的首选小食,炒熟芝麻花生糖粉的扑鼻甜香,糯米舂得韧劲有嚼头,家人聚而食之的热闹欢洽,小孩子围拢过来看着等吃的那副嘴馋相,都驱使她们不顾辛劳热衷于忙碌一番,从踏粄粉开始一个个工序到做出喷香可口的糍粑来。石竹坝的女人们做的糍粑“韧纠纠”,糯米糕的粘性被“激活”了,可见是铆足了劲用力鼓捣的。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4)

糍粑

嫁到石竹坝后,这位丰衣足食的少妇,不久就生了一个胖小子,茁壮成长,很快到了放牛的年龄了。这个男孩是“涯”的心头肉,他健壮胆大,机智灵活。一头凶狠的的黄牛,膘肥体雄,一对牛角尾尖根粗刺向天空,眼冒绿光,“斗人牛”相,人一走近就后腿尥人,牛角顶人,远远望见牛牯就发出“哼、哼”声挣脱牛绳要找它拼命缠斗。

这样的恶牛勇牛,耕种犁田当然是一把好手,可要有人能驾驭它,否则会擘碎犁耙,一般的小孩哪敢“掌”它?所以“侪侪讲涯掌唔赢”。而我家阿毛,不但把它制服了,服服帖帖,顺顺当当,还在自己心中孕育着一个梦,掌牛再厉害,终非长久之计和人生宏图,今年把牛看好,明年春就要上学堂读书了。

客家童谣100首(海丰黄羌优秀客家童谣赏析)(15)

读书中状元,学而优则仕,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目标。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谁不艳羡!儿子显貴,父母自然荣光,四亲六戚也跟着飞黄腾达!可是,要给她泼一盆冷水的是,自嫁到石竹坝到儿子读书中状元,这一段故事,只是女孩的青天白日梦,是自我安慰和劝解恶嫂虚幻的海市蜃楼罢了,她最终还是要面对冰冷的礁间和嫂嫂的毒咒,这引发我们无限的同情和感慨。

全首童谣,语言纯朴,不加修饰,叙事丰满,艺术形象鲜明,从现实的残酷入手,在悲凉的小女孩美好的梦想中结束,在对比中衬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揭露和鞭挞了古代童养媳养女制度的罪恶,发人深思。(钟娘泉201812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