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社火大全(行摄天下149乡俗)
【行摄天下】149·乡俗 — 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等传统节日庆典狂欢活动,也是很多有特色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社火”具体形式随地域不同有较大差异,这里选取的一些作品是山人近年来在各地拍摄的一些“社火”场景。
“威” 雄壮威武的社火活动
“韵” 特具风韵的社火活动
“晕” 人海中美丽的色晕
在山西南部的黄河之畔有一种罕见的“社火”活动--扎马角,活动的时候全村出动热闹非同一般;
闹社火的勇士们出征之时还要举行祭拜仪式;
场面宏大,十分威武雄壮;
告天祭地,仪式隆重;
披红戴花,英雄出征;
很粗的钢钎,喷水冲洗,刺穿脸颊;
以此为勇,消灾避凶,祈福趋吉;
美女也争着来与勇士合影,以求平安吉祥;
孩子们与勇士合影,趋吉避凶;
勇士为儿童穿戴红背心祈福避凶;
美女们请勇士给扎上红腰带,祈福来年,趋吉避凶;
让勇士勇长鞭抽打也可以消灾避难趋吉避凶;
很多农村入夜之时还会燃起炉火,开展乡土特色浓厚的“打铁花”,别具特色有一番看头。
"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农家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孝义会"、"自乐班会"、"曲子会"、"吃割食"(有地方称吃合食,也有的县乡称'吃割四',买卖土地写契约,让四邻同意、最后划押写契,四邻不找麻烦)等等,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设会头,订会章,收会(社)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也有权力处理。这种会社,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如同挛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
行摄天下 静远山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