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到底是什么茶(关于功夫茶与)
关于功夫茶,有朋友因为到底叫“功夫茶“还是“工夫茶”而争论不休,到底是该叫“功夫茶”还是“工夫茶”呢?
功夫,指技巧,技艺。
工夫,指所需要费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常说的“功夫茶”到底是“功”还是“工”呢?
从字面上去理解,“工夫茶”指茶叶需历经繁杂的多道工序精细制作,才能成为其品质优良的好茶。
而“功夫茶”则指一种极为讲究技巧的泡茶技法。
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做出来的是“工夫茶”,泡出来的是“功夫茶”。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功夫茶的记载。
关于功夫茶品饮方法,清代钱塘才子袁枚曾在《随园食单》写到:“丙午秋(1786年),余游武夷,僧道争以献茶。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体贴之……”
最早记载品饮功夫茶文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的《龙溪县志》中《风俗》篇记载:“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日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壶,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
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泉次之。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
由此可见,功夫茶的艺术,全在烹法,从选茶,到茶具,再到用水和用火,以及泡茶的技艺,都是非常讲究的。
水须用活水,最好是泉水或井水,日常首选纯净水。无论是淋杯洁具、投茶入杯,还是注水刮沫、洒茶分茶,动作均需活络,最忌拖泥带水。
这是对茶艺,茶器的一种研究和追求。
清代有一位僧人写了本《武夷茶歌》,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梅斯馥兰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说明他看到的茶,是靠“工夫细”制作出来的。很显然,话里的“工夫”是指费力气、费时间做出的好茶。
除了前面这位僧人,清代刘戡在《片刻余闲集》中,写道“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U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嚯,原来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茶的名称了,还是比较珍贵的茶。
要说功夫茶,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潮州的国家级“非遗”,不只是粤东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潮州功夫茶的传承,是从古至今的一种传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功夫茶的“活化石”。
不只是有非常清晰的顺序和礼仪,而且对茶器和品茶的方式也是传承得非常精细,格调高雅,让人能感觉到喝茶的一种仪式感,这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淀。
虽然现在喝茶的方式千千万万,但唯独潮州的工夫茶却还保存着他们最原始的一种格调。
潮州人对茶的痴迷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也许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传承如此原始费时费力的喝茶方式的原因之一吧!
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喝茶的工具。
当然有好的功夫茶,也要有一定的品茶功夫,喝茶一杯分三口,越喝越有味道,先苦后甜,甘甜生津。
尽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则出现了“功夫茶”一词,并注明可以作为“工夫茶”的别称。普通话中,“工”和“功”同音,《词典》把“工夫”和“功夫”已经合成一个条目。
只不过在茶学界,一些茶学大师和茶学专家认为,“工夫茶”和“功夫茶”还是有区别的,之所以《词典》会把这两个词合并,是因为很多关于功夫茶的要义内涵已经失传。
按地域、品种与工艺特色,我国乌龙茶有三位本家兄弟:福建乌龙茶、台湾乌龙茶与广东乌龙茶。与之遥相呼应,则是我国功夫茶的三大流派:闽式功夫茶、台式功夫茶以及粤式功夫茶。
功夫茶首选做工讲究、耐高温、耐冲泡的乌龙茶,传统焙火工艺或熟香型最好。
闽式功夫茶首选焙火浓香铁观音、陈年老铁、本山、佛手等闽南乌龙;大红袍、水仙、肉桂、水金龟、半天要、铁罗汉等闽北岩茶;台式功夫茶则有焙火高山茶、木栅铁观音等台湾本土乌龙茶;而粤式潮汕功夫茶则有凤凰单丛、广东水仙等广东本土乌龙茶。
闽式功夫茶常见的茶具有:茶盘、烧水壶、盖碗、公道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匙、茶巾等等,台式功夫茶还特别增设了闻香杯。
与潮州的工夫茶相比,闽式工夫茶则在器具上要复杂得多,各种工具配合使用,可以说是没有一定“功夫”还真是施展不开。
而潮州功夫茶则简单多了,一个泡茶的器具,可以是盖碗,也可以是茶壶,再加上三个杯子,就可以玩一天了。
所以与闽式“功夫茶”相比,粤式潮汕“功夫茶”在茶具的使用上就略显“小而美”。
什么才是“工夫茶”呢?茶叶历经繁杂的多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为其品质优良的好茶,叫做“工夫茶”,品质优异的茶叶,尤指红茶,例如:坦洋工夫红茶、白琳工夫红茶、祁门工夫红茶等。。
什么才是“功夫茶”呢?因为制作花功夫、收藏花功夫、冲泡花功夫,所以命名为“功夫茶”。
以后再跟人讨论功夫茶与工夫茶这两个词的时候,就不要去争论是写错字还是用错词了。
功夫茶与工夫茶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制茶过程,一个是泡茶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