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春节民俗文化(广东广府潮汕客家)

除夕到,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客家春节民俗文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家春节民俗文化(广东广府潮汕客家)

客家春节民俗文化

除夕到,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呢?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广东各地春节传统民俗。众所周知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但时至今日,广府民系中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春节传统民俗也略有不同,所以本次分广府、潮汕、客家、粤西和大家介绍。

【广府春节民俗】

年廿八洗邋遢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家老小都要留在家大扫除,扫除一年霉运,迎接新年。关于年大扫除,客家人叫“入年界”,潮汕人叫“采屯”。

行花街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超市商场,每逢快过年总能听到:“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广州的年,便是从“行花街”开始的,行过花街才过年是广州人的独有情结。

食斋

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俗语说“年初一食斋,胜过食一年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大年初一忌牲,吃斋寓意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赤狗日

年初三又叫赤狗日,与“赤口”谐音,通常在家不出门,俗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老人说赤狗日出门容易与人生是非争执。

兜利是

除了全国统一标准的新年发红包习俗,广东还有独特的初八开门利是传统,老板派给员工、上级派给下级、已婚派给未婚,排队兜利是也是春节返工最期待的一件事,未婚的年轻人一个早上可以兜三十四十封利是,不过金额一般都是10块5块一封。

【潮汕春节民俗】

拜老爷迎老爷

每到岁末,潮汕“资娘”(女人)便显得十分忙碌,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神上天”(人间各地神仙年底上天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我们现在上班年终述职类似)开始,到整个正月期间,都是在拜神拜神再拜神,佛主、天公、申面公、三山国王、老伯爷公、灶神、土地公、娘娘……然后做粿做粿再做粿,红桃粿、鼠壳粿甜粿、酵粿、烙烙粿、……

“迎老爷”(游神)也是潮汕地区,春节甚至整个正月的主旋律,抬着神穿街过巷,祈求保境安民,新婚男子要去抬“老爷”(有的地方不用新婚也可以抬,经常抢老爷大打出手的事也时有发生),生了男孩子的要去“骑男孙旗”(用竹尾带叶的竹子和布做成的旗子)。

拜年送大桔

潮汕人拜年带“大桔”(潮州柑),就好像坐飞机要带身份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寓意“大吉”,一般带4个,当然2个8个也可以,只要不是单身数即可。临走,主人家会从客人带的桔子里拿出两个,再放回自己家的两个,互赠吉祥。有时主人忘记换,客人也会直接提醒“你块柑个我换一下”。

【客家春节民俗】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客家人当天忙碌完到了夜里要把厨房炉灶洗刷干净,把象征灶君的纸符请下来烧掉以示送走,除夕早上再贴上新的以示请回来,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香烛等。

封岁过大年

除夕客家人每家每户要拜菩萨和敬神。在大厅挂上祖宗画像,大门贴对联,农村地区的猪圈牛棚、床头家私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

点岁火

除夕,每个房间的灯都要通宵亮着,叫"点岁火"。

【粤西春节民俗】

贴“年红”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摸塘鱼、杀猪、赶年晚圩,老老少少齐出动,下午贴年红、年画、门神。

忌杀生、忌扫地、忌倒水

大年初一三忌:忌杀生、忌扫地、忌倒水。过年期间各村落乡镇有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等各种民间活动一直到一月底。

年例

又叫年宵,各地举行的时间不一样,基本上持续整个正月(听说有的地方是二月份,有没有粤西的朋友出来说明一下?)。年例大部分以土地庙为标志,周边乡里一起举行。旨在祈祷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看完广州、潮汕、客家、粤西地区春节过年民俗,你是不是还觉得不过瘾,俗话说“哥处乡村歌处例”,我也无法一一列出,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分享带有你“家乡味”的春节民俗。

喜欢广东文化,关注广东风土人情,期待你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