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

本人之前在一个关于《姜太公是哪里人?》的问答中,谈到了关于姜子牙是东北人,引起大家的评论,尤其是在今天所谓姜子牙故里的一些朋友反映很大,在他们看来姜子牙是他们当地人,比如河南的南阳、卫辉市和山东莒县等,同时也遭到了很多的非议,嗤之以鼻,讥笑、挖苦,甚至是羞辱,其中还有人说本人牵强了,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姜尚是哪里人下,姜子牙可以是古印度人,犹太人,但绝对不可能是东北人,这真让人无语,难道东北不是华夏的国土?姜子牙为什就不可以是东北人?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1)

姜子牙(?-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太公望、师尚父、吕望、吕尚。是商末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被后人尊为“百家宗师”。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2)

在许多古书记载道,姜子牙在家时赘于马家,而马氏就是一悍妇,因为他不会种地,又不会经商,最后被马氏逐出了家门。而姜子牙志在治理天下,所以从离家之后开始游历各国。在他72岁时来到了渭水之滨的磻溪,天天在此钓鱼,意在能与西伯侯姬昌相见,用自己的学识辅佐西周灭商建立霸业,自己也能开创一番伟业。终于有一天他等到姬昌,在经过二人的一番长谈后,被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

关于姜子牙是哪里人?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南阳市镇平县太公湖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名吕尚。",这里说的是今河南南阳西;

二、《吕氏春秋·首时》:“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太公望,河内汲人也”,这又有了在汲郡之说,就是今天河南卫辉市;

三、晋代《博物志》:“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汉朝时“海曲”在今山东日照一带,“莒州”也在今日照下辖的莒县一带,也就有了姜子牙为山东日照人之说。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3)

而关于姜子牙的生平,在很多古籍文献都有记载,《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尉缭子》:“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韩诗外传》:“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姜太公,年七十,居于朝歌。”;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说:“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姬昌。”虽然这些文献虽然语焉不详,说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子牙一生几乎都是在今天河南、陕西一带生活。

不过在《孟子·离娄》篇里提到:“(姜)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这段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姜子牙为什么要“避纣”?在《史记》给出答案:”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这句话是说,姜太公曾经辅佐过纣王,后来发现纣王无道,就离开了纣王,而纣王派人四处寻找他,所以姜太公只好躲避纣王,跑到了“东海之滨”隐居起来。而这“东海”又在什么地方?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4)

《资治通鉴·外纪·夏商纪》也记载了姜子牙这段隐居生活:“吕尚避乱,隐辽东三十年”;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艺文类聚》也有记载:“吕尚,冀州人,生而内智,豫知存亡。避纣乱,隐辽东三十年。”辽东就是今天辽宁的东部地区,就是说姜子牙为了“避纣乱”是跑到了辽东隐居起来了,那么“东海之滨”也就与辽东就对应上了。

“太公望者,东海上人”是不是说明了姜子牙就是辽东人士,关于“太公望,东夷之士也”,东夷又在哪?按照今天的说法,东夷的主体在山东地区,可是在《说文解字》对于东夷也有说法:“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下,孔子想乘着木筏过海到东夷之地,但当时孔子就是居于鲁国,居住在东夷之地,他为什么还要去“欲居九夷”?在《论语·子罕》关于九种夷人这样介绍的:"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5)

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灭了卫满朝(zhāo)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以及辽东地区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总称为“汉四郡”,而高骊就是后来的一个让中原隋唐帝国恨之入骨、倾力要消灭的东北古强国——高句骊(丽)崛起的地方,在唐朝的《通典》中说道:“高句丽,东夷国也”;而《山海经·海内西经》更直观介绍了东夷“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

周朝为什么不管姜子牙(关于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6)

东胡作为东北古老的氏族部落,主体一直存在与东北地区,而“夷人在东胡东”就是说夷人居住在东胡的东面;这就是东夷之称的来源吧。还有就是《后汉书·东夷传》中所记载的就是东北地区的人文,地理和历史,这些古典文献都是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东夷就是今天辽宁、吉林的东部地区。

我们再看看《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一段记载道:“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这“北齐之国”是夏朝时期就存在的古方国,而姜子牙就是姜姓吕氏。

“东海”、“东夷”、“辽东”、“北齐”,我们将这些有用的信息串联起来看,姜子牙为了躲避纣王,跑到了辽东的东海之滨,而东海应该也不是我们现在地理上的东海,应该是湖,浩瀚的大湖,而北齐应该是在辽东的北部,通过这些古籍文献的记载,完全可以确切地说姜子牙故里就是在东北地区,所谓的避祸于东海,其实就是逃回了老家隐居了起来,而姜子牙就是实实在在的东北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