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懿德太子墓地(航拍懿德太子李重润墓)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的田野里,韩家堡村以北,紧邻一条公路。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考古工作者对此墓进行发掘,出土了1000余件珍贵文物,以精美的壁画最具代表性。如今,这里已经建成博物馆,游人可以进入地宫参观——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懿德太子名叫“李重润”,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的长子。在乾陵的陪葬墓之中,懿德太子墓不仅规模最大,而且距离乾陵主峰最近。1961年3月4日,作为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墓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春天,第一次游览乾陵,我便参观了懿德太子墓。当时,幽暗的墓道、精美的壁画和高大的棺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20年3月4日,经过懿德太子墓,我操作自己的大疆无人机对这里进行航拍。疫情期间,大门紧锁,空空荡荡,看不到一个人影儿。
无人机从大门外的广场上升起,径直向北飞进懿德太子墓博物馆,院内的神道、建筑和墓冢等一览无余。青砖铺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但是,这里的景象已经并非原貌!
懿德太子墓坐北朝南,曾经的陵园范围很大,不仅限于现在院落内,南北长257米,东西宽215米。四角各有一夯土堆,南面有一对夯土阙,现在已经遭到破坏。
夯土阙南侧,有一条神道,两侧竖立着八件石刻,包括一对华表、两对石人和一对石狮。从空中俯瞰,神道和墓冢不在一条直线上,向西侧偏移大约10米的距离。
神道南端
神道北端
陵园中间偏东北侧,矗立着高大的墓冢,外观呈覆斗形,南北长约57米,东西宽约55米,高度约18米。如今,墓冢上方,种满树木,远远望去,好像一座小山包。
在墓冢南侧大约100米处,有一座歇山顶的仿唐建筑,这里便是懿德太子墓的入口处。此墓的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六个过洞、七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方形砖室等组成,等级较高,气势恢宏。
在墓道两侧的墙壁上,以楼阙和城墙为背景,描绘盛大的出行仪仗,被称为《阙楼仪仗图》;第一和二天井之间的墙壁上,描绘了48件列戟,应该为天子之制;在其他过洞两侧的墙壁上,还绘有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人物形象;在甬道和墓室的墙壁上,描绘持物宫女和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
地宫入口处
陵墓的封土
李重润(682—701),原名李重照,出生以后,便被立为皇太孙。嗣圣元年(684),唐中宗失位,他也被废为庶人。圣历元年(698),唐中宗复立为太子,他又被封为邵王。大足元年(701),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被武则天杖杀,死时年仅19岁。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追谥李重润为“懿德太子”。神龙二年(706),将其灵柩由洛阳迁到乾陵陪葬,并且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李重润进行合葬,号墓为陵,规模宏大。
197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懿德太子墓时,在墓室的石椁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具残缺不全的人骨架,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由此可见,懿德太子生前未曾婚配,死后确实进行阴间结婚,即所谓的“冥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