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运单填写(铁路运输单证新规发布)

2022年9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更好支持跨境贸易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铁运单证新规”),鼓励银行参照海运提单下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风险可控的铁路运输单证作为结算和融资可接受的单证,为外贸企业提供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开立、进出口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河南、重庆、四川、厦门、青岛为第一批试点地区,试点时间一年关注要点如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铁路运输运单填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铁路运输运单填写(铁路运输单证新规发布)

铁路运输运单填写

2022年9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更好支持跨境贸易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铁运单证新规”),鼓励银行参照海运提单下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风险可控的铁路运输单证作为结算和融资可接受的单证,为外贸企业提供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开立、进出口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河南、重庆、四川、厦门、青岛为第一批试点地区,试点时间一年。关注要点如下:

第一,“铁运单证新规”是我国稳外贸的重要举措。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是外贸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旨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扩大外贸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外贸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跨境贸易发展。近年来,中欧班列等跨境铁路运输快速发展,部分地区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铁路运输单证、包含铁路运输的联运单证,开展金融创新,既支持了外贸发展,也推动形成了相关创新政策。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出,支持有条件的自贸区研究和探索赋予国际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功能,将铁路运单作为信用证议付票据。2021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出要探索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的物权凭证功能,要求银行业会同交通运输、商务部门等单位研究出台自贸试验区铁路运输单证融资政策文件,引导和鼓励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铁路企业和银行创新陆路贸易融资方式。2021年12月,国务院继续提出探索铁路运输单证、联运单证实现物权凭证功能,要扩大铁路运单在贸易融资业务中的应用,开展单证融资创新。

第二,“铁运单证新规”有助于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我国陆上丝绸之路涵盖了中亚、西亚、中东、东南亚、南亚、北非、东非等超过40个国家,并辐射东亚以及西欧,共有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与“一带一路”国家保持经贸往来,不仅能够进一步稳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的经济成果,同时也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更关系到我国地缘政治战略和能源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7.8%,比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8.4个百分点。去年12月,“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半年多来已累计发送货物超过400万吨,呈现量质齐升态势。国内21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运输货物的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00多种,覆盖毗邻的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6月8日,“中国 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通过了《关于深化“中国 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将加快推进现有口岸设施设备现代化改造,延长口岸开放时间,拓展中国同中亚国家“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试点,探讨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电子证书联网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此次银保监会和商务局出台单证新规,将为我国系列务实举措锦上添花,助力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口岸通关能力持续加强。

第三,“铁运单证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多维度提升跨境业务服务功能。一是加强银行服务,鼓励银行参照海运提单下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风险可控的铁路运输单证作为结算和融资可接受的单证,为外贸企业提供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开立、进出口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二是强化保险保障,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产品创新,探索扩大服务范围,有效满足外贸企业、铁路承运人、货运代理人在货运保险、责任保险等方面的需求,为在途铁路运输货物提供风险保障。三是推进科技应用,鼓励银行加强与铁路承运人等合作,探索借助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铁路运输单证信息的快速传输校验,更好开展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四是确保有效控货,银行应注重分析铁路运输单证控制关联货物的实现方式,关注基于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相关合同条款能否确保银行有效控货。五是加强风险防控,银行应注重对外贸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分析,合理运用保证金、销售回款账户监管等方式缓释风险。六是健全管理机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铁路运输单证金融业务特征和主要风险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点评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 曾圣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