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

说到象征手法是小说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很多时候我们看完一本小说,看完一个电视剧,不记得部分情节、部分对话,但是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和那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性。

千百年之前,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围绕菊花这个意象,书法了诗人科举失败后的豪情,表达了诗人推翻晚唐腐朽统治、改朝换代的霸气。

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1)

千百年之后,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延续了这个意象,但是有对菊花这个意象富裕了信的象征意义。王后的头饰到刺绣都是和菊花有关。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满地的黄菊遭到了践踏,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地花瓣,这是对爱情亲情的一种埋葬。

再说说另一个意象,同样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做过象征事物,那就是灯。在鲁迅先生《长明灯》这个小说中,疯子是一个主要人物,只要熄灯,放灯等简短的言语。疯子坚持熄灯放灯象征着社会改革势力的存在,也是改革者处境的写照。

现代影视作品《延禧攻略》也用了灯这个元素。娴妃原本善良贤惠最后走上了黑化的疯魔之路。每当她杀了一个人她就剪一根灯芯。没有以往影视作品的烟熏妆、大红唇,但是一个动作将她的疯魔之路展现了出来。

这就是象征性能带给人无以比拟的震撼效果。今天墨墨就从老舍的《月牙儿》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将写作中的象征意义表达清楚。

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2)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

这是老舍笔下月牙儿的开篇,奠定了文章哀伤、凄楚的基调。

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每一次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都有这轮月牙儿立在空中。《月牙儿》通过主人公bai韩月容不同时期观看月牙儿的不同感受,讲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凄美哀怨的悲歌。文笔清新自然,内涵却无比厚重深刻。

1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

作者第一次描述了月牙儿,采用了通感的修辞策略。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月牙儿高高挂在天上是不可能给人温度的,但是作者说是带着“寒气”的。同时,月亮是不会有味道的,但是作者说它是“酸苦”的。

是从触觉、味觉来感受到了月亮。

这第一次见到这月牙儿是父亲去世的时候,说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这是作者笔下主人公悲苦生活的开始。

2

“妈!你看这个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这么歪歪着。为什么她老这么斜着呢?”

作者第二次描写到月牙儿是从对话中来描述了。我们知道要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有许多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了服饰、外貌语言等,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回忆、其他角色对该人物的评价。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找到关于象征性事物的正面描写。但是却忽略了侧面描写。老舍笔下的《月牙儿》第二次出现正是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出了两母女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3

我越可怜妈妈,便越爱这个月牙,因为看着它,使我心中痛快一点。它在夏天更可爱,它老有那么点凉气,像一条冰似的。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一直觉着月牙是冷的、冰的、寒的。因为她和母亲的生活是苦的、难的、艰辛的。

可是在第三次描写的时候是在夏天,所以女孩觉着这样的月亮是可爱的。

月亮此刻成为了表现作者笔下主人公心境的工具。因为此刻母亲还是在自己身边的,就算生活艰辛,母亲整天帮人家洗衣裳,撑起了这个家,成为了“我”的庇护。

所以就算再怎么辛苦,也觉得“可爱”了。

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3)

4

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

……

我又老没看月牙了,不敢去看,虽然想看。

看到我找出这句老舍先生描写月牙儿的句子,估计有的小伙伴要疑惑了,这句也算重要的意象描写吗?

网上有一个出名的段子,朋友问他:“你还想她吗?”他回答:“我早就不想了。”

朋友回了一句:“我都还没有说她是谁。”

如果是不重要的意象描写,那么这里就不应该替了,这样刻意描述是因为这里也是一段重要的经历。妈妈找了新爸爸,所以“我”感觉生活有所保障,也好了起来。

“我”才三四年没有看到那月牙儿。

这样的刻意不写,不看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出现了两次。

第二次出现是母亲逼我做ji,我和母亲断绝了关系。在老校长的庇护下算是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5

在这些时候,即使在白天,我也有时望一望天上,找我的月牙儿呢。我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它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

这一次月牙儿的形象不是象征悲苦的生活,这一次的月牙儿更加的复杂。

剧情到了这里,我因为生活没有保障很可能就要出去“卖”了。“我”白天也看月牙儿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但是,我的内心、“我”也是一个月牙儿。

所以,在下一句描述的时候,作者将月牙儿比喻成了人来写,说它“无依无靠”。月牙怎么会无依无靠呢,无依无靠的明明就是主人公自己啊。

6

我敢在院中走了,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院中有点小风,带着南边的花香,把柳条的影子吹到墙角有光的地方来,又吹到无光的地方去;光不强,影儿不重,风微微地吹,都是温柔,什么都有点睡意,可又要轻软地活动着。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开满了白花,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一半儿略带点灰影,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我心里说。

在这里,主人公说月牙儿是希望的开始,但是从这里开始却是书中主人公一步步沦陷丧失了希望的开始。书中有关于月牙儿的描述差不多有十多处之多。但是唯有这里是篇幅最长的。

从前的月牙儿是寒的、冷的、是清苦的生活。

但是从这里开始主人公沦陷为娼,她从前那种清苦的小女孩生活没有了。

甚至从这里开始她怀念从前的那种清苦的生活,所以“白花”“纯净”,不过是为后面的黑暗描写铺设下了象征意味的伏笔。

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4)

7

他的笑唇在我的脸上,从他的头发上我看着那也在微笑的月牙。……我失去那个月牙儿,也失去了自己,我和妈妈一样了!

这段月牙儿的描述夹在了剧情描写中。他的笑成为了月牙儿,但是最主人公说自己还是失去了月牙儿,失去了自己。

能把简单的男女之事描述的如此富含深意真的是让人感叹。假如墨墨有一天写了什么关于液体交换的场景也这样惟妙惟肖,想必绝对不会被网站屏蔽了。

8

我早知道,我没希望;一点云便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将来是黑暗。

对于眼前的男人,我对他是喜欢的。但是喜欢能够维持多久呢?所以最终他的妻子找到了我,所以“我”说出了一点云就能把月牙遮住。

这里月牙儿成为了主人公自己,也成为了主人公的爱情。

9

作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真的没有再描述月牙儿了。“我”真的没有再看见月牙儿了。

这个时候的主人公不断将自己卖给了“不同的男人。”‘’

从一开始的高价变成了低价,最后成了廉价。

因为妈妈告诉她,这一行是将一年当做十年用的。

是的,她又去找了那个当初逼她的亲妈。亲妈已经老了不可能洗衣服养活她了。现在需要她来养她。

两母女相依为命,在旧社会的底层艰难的生活。

没人看到他们,他们也没有看到他们的月牙儿。

10

 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在我作梦的时候都见不到这样丑恶的玩艺。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我不愿死,假若从这儿出去而能有个较好的地方;事实上既不这样,死在哪儿不一样呢。在这里,在这里,我又看见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儿!多久没见着它了!妈妈干什么呢?我想起来一切。

这是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悲苦的一生也许会在狱中结束,也许不会。因为“我”不再想出去,哪里都和这里一样,主人公已经完全对旧社会的中国失去了希望。

名人评析老舍的月牙儿(老舍笔下的月牙儿)(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