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天长一线是啥意思(俗语吃了冬至面)

文/农夫也疯狂

冬至节气已过,从这一天开始也正是进入“数九寒天”了,天气也会一天比一天寒冷,其中在“三九”,也就是冬至节气后的第19天到27天,即2019年1月份的中旬这个期间是最寒冷的。在民间一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在南北方地区冬至节气还有着不一样的习俗,比如在北方有冬至节气流行吃饺子、馄饨、面条的习俗。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句老俗语,那你可知道“一线”到底有多长呢?是多少分钟呢?

冬至一天长一线是啥意思(俗语吃了冬至面)(1)

(1)“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一线是指什么?到底多长?

冬至和夏至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在夏至节气当天,是一天中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民间也流传着“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俗语。而在冬至节气则刚好相反,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同样也流传着“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那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关于一天中白昼和夜晚时长相关的一句老话。意思是说到了夏至节气以后白天的时间就慢慢变短了,而夜晚的时间就长一些了,也就是说天亮的时间推迟了,而天黑却逐渐提前了。而到了冬至节气的时候,天亮慢慢提前了,而天黑却延迟了。而这个“一线”指的其实是过去农妇人家做衣服、缝被子所用到的棉线,一线的长度也就差不多是一米左右。

冬至一天长一线是啥意思(俗语吃了冬至面)(2)

在过去,妇女是不用去外面干活的,而每天忙完了家务活以后,那就是做针线活了。像纺纱织布,缝补衣服、纳鞋底、绣花等等,这些都是女人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情。而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钟表的,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雄鸡报晓了,太阳出来了的时候,就会起床了。看到太阳落山了,也就回家了。而妇女们在家中每天的活也基本都差不多,没事的时候就会纺纱织布、缝补衣物。当到了冬至节气以后,每天都会比前一天多用一根线,这就是古人所发现的规律,说明每天白天的时间从冬至以后就开始慢慢边长了。那这“一线”到底有多少分钟呢?

(2)一天长一线,一线到底是多少分钟?

如果遇到较真的人,真的就会追根究底。而这个“一线”具体的时间大约也是1分多钟。农夫有一个同学,他是一个导游,经常带团去看日出。听他说如果要去海边、山顶看日出的话,在冬至节气以后每天就要提前一分半钟,而夏至节气以后每天会比前一天延迟一分半钟。

冬至一天长一线是啥意思(俗语吃了冬至面)(3)

在有些地方有着“冬至交九,一九二里半,二九五里多”的俗语,其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就开始数九了,然后每天白天的时间都会延长,等到一九结束的时候,就要比冬至当天多走二里半的距离。而等到二九结束,就能多走五里多地了。而一里地是500米,二里半就是1250米。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大约1.2m/s。算下来也就是在17分钟左右。由此可见,一天长一线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2分钟以内。

不得不佩服古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在没有现在高科技辅助的情况下,仅仅凭借着经验就能发现每天如此细微的变化。在您的家乡也有类似的俗语吗?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大家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