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59首全文(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齐风·南山》学习之一零一

南山崔崔1,雄狐绥绥2。鲁道有荡3,齐子由归4。既曰归止5,曷又怀止6?

葛屦五两7,冠緌双止8。鲁道有荡,齐子庸止9。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10?衡从其亩11。取妻如之何12?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13?

析薪如之何14?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译:

南山岗高峻,雄狐轻安抚。鲁道宽又阔,文姜此出嫁。既已嫁鲁君,为何复旧情?

葛麻鞋成对,冠帽带成双。鲁道宽又阔,文姜应止息。既然知止息,为何又顺从?

种麻该如何?纵横来耕田。娶妻该如何?必先告父母。既已禀宗庙,为何不警诫?

劈柴该如何?非斧利不能。娶妻该如何?非媒不能成。既已得姻缘,任由她恣纵?

诗经59首全文(诗经国风齐风)(1)

《海南南山寺风光》照片来自头条,敬谢!

注:1.南山: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牛山。崔崔:高峻貌。

2.绥绥:(shí音随)安抚配偶义。

3.荡:荡荡也,平坦貌。

4.齐子:指文姜。由归:出嫁。

5.止:停也,息也。6.曷:(hé音禾)何也。

7.葛屦(jù音巨):葛麻布做的鞋。五两:两只配成双。

8.冠緌(ruí音来):古代公侯礼帽的帽穗(shì音岁)緌。緌:帽带结在下巴的下垂部分。

9.庸:用也。10.蓺:(yì)同“艺”,种也。

11.衡从:纵横。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从:同“纵”。

12.取:娶也。13.鞠:(jū音居)告诫,警告。14.析薪:劈柴。

诗经59首全文(诗经国风齐风)(2)

《海南三亚南山文化》照片来自头条,敬谢!

议:本诗不可小觑,《齐风》能出这首诗,真正是大国风范,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言论的自由度和君主的肚量。《齐国》能成就五霸之首霸,确实有承载的能量。

时代背景《左传·桓公十八年》:“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xū音许)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dú音独)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zhé音哲,罚也)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hōng音轰)于车。”

故事简述:鲁桓公十八年,准备与夫人文姜到齐国泺地去,泺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鲁国大夫申繻对鲁桓公说:“男女既然成家,不能互相轻慢,这叫有礼,否则有祸。”言下之意,是不让夫人同去,但鲁桓公不听从,还是与夫人文姜一同前往。

鲁桓公与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兒)在齐国泺地会了面,文姜是齐襄公的异母妹妹,在未嫁前就与齐襄公有染,此次重续有染之机会。鲁桓公知道后,非常生气,责备夫人文姜,结果,文姜告诉了异母兄齐襄公,齐襄公便派齐国大力士彭生帮助鲁桓公乘车,然后杀之。

也就是说,夫人告诉奸夫,奸夫派人把丈夫直接杀了。

刚读到这首诗,笔者非常奇怪,此诗出于《齐风》?不觉想起“南季北孔”的吴国延陵季子(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曰:“卫多君子,其国无故。”整篇诗虽是说文姜的不是,实质是讲国君的不是,讲齐襄公的非,君子忍不住也骂国君是狐了,君子责己深也,而对文姜只是指责既出于礼仪之邦,行了宗庙祭拜之礼,为什么就不告知此等要义?

一是因为鲁国是周朝除天子以外唯一一个可以用祭以天子之礼之邦国。《礼记·明堂位》:“成王(周成王,姬姓名诵〔sòng音颂〕,)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shèng音圣),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二是姬、姜二姓是共同打天下的异姓兄弟,如此辱没,情何以堪?

还有最重要的是在讲明“礼”的重要性,出嫁女子,已禀明其夫宗庙,便是夫家人,如此所为何以面对?

戊戌年三月十三

诗经59首全文(诗经国风齐风)(3)

《海南三亚南山文化》照片来自头条,敬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