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历史上唯一成功的)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清君侧的故事发生了不少,但是清君侧要成功不是那么容易“清君侧”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最美好的遮羞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上唯一的成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历史上唯一成功的)

世界上唯一的成功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清君侧的故事发生了不少,但是清君侧要成功不是那么容易。“清君侧”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最美好的遮羞布。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燕王的爸爸朱元璋去世了,到了这一年的六月,新帝登基坐殿,名叫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大太子朱标的儿子,始称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闹得不太愉快,为什么呢?朱元璋的膝下有一大堆儿子,大儿子朱标虽然早逝,但还有其他的儿子呢,在其他的儿子里再选一个当皇上呗,但朱元璋没有这么做,他偏疼皇孙。朱元璋不让儿子继承皇位,而是让孙子继承皇位,儿子们心里就不痛快了。建文帝当了皇上之后,其实他心里也不踏实,为什么呢?他往那龙椅上一坐,往下一看就看明白了,我什么人,我这个年纪,我的这些叔叔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我的皇位,而且现在只有首都南京在我手里,天底下的其他地方都分出去了,这个叔在那儿雄霸一方,那个叔在这儿占山为王,到处都是他们的势力,这皇位怎么坐得安稳?当然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想得很周到,这些儿子都长大了,都被封为了藩王,有的在湖南,有的在湖北,燕王朱棣在北平,封到哪儿的都有。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不允许他们到首都来,而且不允许他们同时离开各自的属地。山东的儿子要到首都来瞧瞧爸爸,可以,但湖南那个就别来了,非得等山东这个回去了,湖南那个才能来,反正就是想方设法地把这些儿都牵制在各自的领地里。为了什么?就为了让孙子朱允炆能拥有一个太平天下。

建文帝登基之后,身前有这么两位不错的官员,一个叫齐泰,一个叫黄子澄。这俩人跟皇上说,您琢磨琢磨吧,我们建议您削藩。削藩的理由是,您这几个叔的能力太大了,您瞧,哪个叔叔都比您厉害。比如说您二叔,您跟他一块儿跑步,同样的路,人家跑十五秒,您得跑半个钟头,这不成;再比如说您四叔,您和他一起做仰卧起坐,同样的时间,您做三十个,人家做七百来个。反正哪个叔叔要是一翻脸,都够您受的。建文帝心想,当初我爷爷给我留下的这些叔叔,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办呢?没办法,干脆就削藩吧。总之,一个齐泰,一个黄子澄,两人一起给皇上出主意,建文帝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认为这两个人确实是站在建文帝的角度,为了建文帝好,才说的这些话,于是就决定开始削藩。他这一削藩,几个叔就遭殃了,今儿被拿下一个县,明儿被逮起来。到最后,建文帝的四叔,也就是燕王朱棣,一瞧不成了,不能再忍了,再忍下去,建文帝该弄我了。得了,我“清君侧”吧。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清君侧”,而且朱棣的这次还算是师出有名,为什么呢?朱元璋当初写过一个《皇明祖训》,就是他们皇家内部流通的一本杂志,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里面规定了什么许做、什么不许做,其中提到了这么几句话:“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意思就是说如果朝廷里边没有好官了,都是奸臣、坏蛋当道,就可以带着兵来征讨,以清理皇上身边的奸佞。这几句话算是给朱棣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你看我爸爸当年说过这话。我侄子建文帝是好孩子,我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非常有礼貌,不随地吐痰,特别听话,但他身边净是些坏蛋,不行,我得带着兵去南京,清理我侄子身边的这些坏蛋。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清君侧”成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清君侧”,圆满成功,很顺利。他就是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又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所作所为仅次于其父朱元璋,但是永乐大帝的凶杀成性、冷酷无情,特别是他残杀建文遗臣时极尽酷刑之所能,也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

部分文字来自《郭论》如有侵权了,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