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岛上的真实故事(聊斋中的海城故事)

聊斋岛上的真实故事(聊斋中的海城故事)(1)

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3组]邮票共六枚。其中邮票<<阿绣>>的故事发生在海城。

故事中的主人公刘子固是辽东海洲(海城)人,十五岁那年到盖州舅舅家。在杂货店里遇到一位美貌的少女,便产生爱慕之情。于是,他到店里借买扇子之机靠近少女,姑娘便让父亲出来答对,刘生很是扫兴,便以价高为由不买,看老人离开后,便又返到店中。姑娘又要去叫父亲,刘生拦阻她说:“没有必要。这把扇子你就说个价吧,我出得起钱的!”姑娘故意把钱开得很高,刘生没有与姑娘争价,付了钱就走了。第二天,刘生又去买扇子。还是像头一天一样付了钱拿扇子就走,没走几步被姑娘拦阻了,说“我骗了你,我故意抬高了扇子的价格。”刘生拿着姑娘退回的钱更感到这位姑娘诚实可爱。从此,刘生有空就到店里来,两人熟了起来。姑娘说她姓姚名阿绣,刘生也做了自我介绍。两人的频频接触引起舅舅的注意。不久,便逼他从盖州回了老家。

第二年,刘生又到盖州舅舅家。连去几次杂货店看姚姑娘,店门都是关着,一打听才知道姚家原来是广宁人(现北宁市),因生意不好暂时回了老家。刘生见不到姚姑娘便回到家中,整日闷闷不乐。这时母亲便张罗为儿子说亲,可是刘生非姚姑娘不娶。母亲一看儿子为此事寝食不安,一天天消瘦,便让其舅舅出面作媒。可是姚姑娘阿绣这时已经许了人。这一消息对刘生打击很大。回到海城后仍对姚姑娘念念不忘。

这时,有个媒婆说复州黄家姑娘长得漂亮,刘生不信,亲自到复州相亲,到复州看见女郎像似阿绣。就是穿妆打扮、言行举止也像阿绣。刘生心中十分欢喜,于是便在邻居家住下了。一天傍晚,忽见姑娘出现在门前。姑娘说自己已许给了人家,因路远不愿成婚,听说你家托舅舅说亲正合我意。刘生心中大喜,两人既就枕席,到了四更天姑娘便匆匆离去,每日如此,经月不归。

一天深夜,仆人在喂马中发现室中灯火通明,並见阿绣与刘生在一起立刻吓了一跳。日后仆人对刘生说:“此地岑寂,鬼狐之藪,姚家姑娘怎么能到这里来。她的面色过白,笑无微涡,你见到的当是鬼魅,不然这么多年,她穿带怎和过去一模一样呢?”听了仆人这么一说,刘生心里害怕起来。便吩咐仆人做好准备等再来时把她赶走。第二天晚上,姑娘来到刘生面前说:“你不要有疑心。我虽然不是阿绣,但可为成就你们的事尽力。”刘生吓得说不出话来,姑娘接着说:“等你花烛之后再与新妇看谁好。”说完不见踪影。刘回到盖州去姚氏家答姚母可重金聘娶,姚母说待其女儿从广宁回来再说。

过了十多天,突发战乱,刘生与仆人走散,向老家逃去。刚到海城界,遇到一女子蓬头垢面,十分难看。来到他面前急喊:“骑马人是刘郎吧?”刘停鞭细看见是阿绣,便问:“你是真阿绣吗?”姑娘说:“何出此言?”刘生述说原委之后,姑娘说:“我就是真阿绣。是父亲带我从广宁(今北宁市)来,遇兵被浮,忽然被一女子拉着从军营中跑出来,一路上没有人阻挡。分手时,这个女子说:慢慢走吧,很快就会和你心爱的人见面。”

刘生带阿绣回到家中,母亲见儿子平安回来特别高兴,阿绣来到家中更是喜出万分。于是,母亲便择吉日为儿子和阿绣成亲。

原来,黄家姑娘是狐仙,真阿绣是她前世转生的一个妹妹。假阿绣还时常来看望刘生夫妇及周围一些人们,帮助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三年后假阿绣再也不到刘家了。这段神话故事在世间广为传颂,后被蒲松龄收录到<<聊斋>>这部巨著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