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画竹的画家(历代无数画家喜欢画竹)
杨西|撰文
中国画家常以竹为题材作画,以竹为单独题材而进行创作应始于唐朝,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将画竹的风气推向一个高峰,被称为墨竹绘画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恩、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渭,清代的石涛、郑板桥,都是画竹的高手,各具特色,独领风骚。
说到画竹,不能不了解竹的生长习性及其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竹,通常人们称其为“竹子”,属于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竹的枝干挺拔、修长,傲霜斗雪、四季长青,由于它的这一品格,倍受人们的青睐。《诗经》中就有描述竹的诗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北宋 文同《墨竹》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 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徽之真不愧为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对竹的热爱竟到如此痴迷的程度。宋代的苏东坡曾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苏东坡对竹的喜爱比王徽之还要疯狂,宁可不吃肉都要与竹为邻做伴!
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更是与竹结下情缘,他不但爱竹、种竹、咏竹,还特别喜爱画竹。在他的一首《题画竹》诗中写道:“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诗人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竹不畏逆境蒸蒸向上、坚韧不拔的品德。
清 郑板桥《墨竹图》
在我国文字史料的记载中,竹与人类文明早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4年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土陶器皿上刻有“竹”的符号。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竹已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对竹研究和使用的历史。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出现应比此还要早一些。浙江余姚县7000年前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了大批的竹器实物,充分地说明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竹纹”陶器碎片
商代,人们将竹子削成片,然后用绳串连起来,成为竹简。汉字中的“册”字,就是依据竹简的形状而造出来的。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使大量的优秀著作得以流传和保存,如《尚书》、《礼记》、《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
书画家用的纸和毛笔都来源于竹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竹子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对竹高尚的精神风貌和中虚外实的审美价值大书特书,使它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诗文绘画中,形成一种竹文化现象,代代相传。
出土竹简实物
画竹始于唐朝,风行于宋。苏东坡便是宋代画竹大家,他的《墨竹图》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风姿神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更是流传千古的绝妙文章:“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段文字中“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文中的文与可便是文同,他从竹的生长写起,到画家画竹的诟病,然后再指出画竹的正确方法,“得成竹于胸中”可谓一语中的,为后人画竹树立了形象的标杆,同时也成为艺术创作所遵循的理论依据。
在苏东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记述,限于文章篇幅,我就不在此赘述了,读者可自己寻来一阅,定会大有收获。
北宋 苏东坡《墨竹图》
据记载,苏东坡一生画了大量的墨竹,只可惜未能传承下来,《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都是其中的精品。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欣赏一下苏东坡画的这幅《墨竹图》,从右下角的题款“绍圣元年三月作,东坡居士”中,我们可以看出画这幅画的时候苏东坡已58岁了,正是他在英州(今广东英德)任知府的时候。整幅作品为斗方,他在纵向三分之一处安排一大两小三根竹竿,两根直立,一根斜穿打破垂线的呆滞;竹叶均从斜穿向右的竹枝上长出,以内观外,使人联想到画外两竿劲竹的风貌。在用笔用墨上,苏东坡以行书笔法蘸淡墨,按竹的生长习性写出三竿竹的姿态取势,笔尖蘸浓墨以“一字上抱法”画出竹节;然后用“个、介、分画叶法”写出一大两小丛竹叶,大丛竹叶向画面右方延伸,对整个画面起平衡的作用。竹竿根部的叶片呈向上之势,另一丛呈下垂之势;用笔灵动,逸笔草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竹的生长规律与竹的精神气韵。最后在右下角落款钤印,一幅《墨竹图》就画完了。
北宋 苏东坡《朱竹图》
根据文字记载,普遍认为画墨竹是唐明皇李隆基创的;那么朱竹则是苏东坡创的,他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画竹技法可说是炉火纯青。有一次坐在公堂上审完公案,一时高兴,遂顺手抄起朱笔画了一幅竹子。人说:“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他反问道:“他人用墨画竹,世间哪有墨竹?”从此以后苏东坡画的朱竹便在文人中一传十、十传百的流行起来,并成为文人争相效仿的画风传至今天。
文同是苏东坡的表哥,同时也是他画竹的老师,画竹造诣相当深厚,开创“湖州竹派”成为一代宗师,人称“文湖州”,影响甚远。他一生虽画竹无数,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这幅《墨竹图》为其真迹,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上一竿倒垂的竹子,形象逼真、笔法精微、墨韵淋漓,堪称神品!
北宋 文同《墨竹图》
文同的这幅《墨竹图》,摒弃了宋代宫廷画家所追求的富丽堂皇、精雕细描的院体画风,以浓淡墨直接渲染的方法作画。画中他画了一竿倒垂下来的竹子,从构图上来说,别人画竹都是取其挺拔向上的姿态,以赞美竹的坚韧不拔、凌云虚心的美德,而他则另辟蹊径,这种取势有违常理。但认真看过竹的人就会明白,这是一株经历过雪压冰欺的新竹。竹在其生长过程中,每当大雪来临,很多竹杆经不住竹叶上雪的厚重压力,而被迫弯下身来,但它们不会折断;待冰消雪化之后,便又重新挺立起来,文与可画的正是这样一种竹子。竹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被雪压弯的痕迹,弯而不断呈弓形;后一个弓形,则是冰消雪化之后,往上生长所呈现出来的;两个弓形构成一个S形,对竹坚韧不拔的特性作了生动的诠释,“雪压竹梢几沾泥,日升举头欲天齐”,比那种挺拔向上的构图来得更加深沉和含蓄。画法上他采用浓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画法,甚至连叶尖风翻转折都一一画出;画节时用墨勾染而成,做到浓淡宜人、风骨傲然。与同代画家盛行色彩艳丽、构图饱满的工笔画,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而不繁、细而不腻、真而不俗、形神兼备,受到同道纷纷效仿,其画竹技法也因此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来。
宋 佚名《梅竹聚禽图》
文同,字与可,1018年出生于四川梓潼,曾任秘阁校理,做过湖州太守。宋代画竹名家除文同的《墨竹图》外,还有佚名的《梅竹聚禽图轴》、《霜篠寒雏图》、《白头丛竹图》、《梅竹双雀图》,赵昌的《竹虫图轴》,吴炳的《竹雀图》,夏圭的《梧竹缓堂图》,都是那时的精品!后蜀黄筌《雪竹文禽图》、黄居寀的《竹石锦鸠图》、南唐徐熙的《雪竹图》、李坡的《风竹图》各有千秋、独具风韵。但徐熙的《雪竹图》我认为在众多画竹作品中另有一番新意,他将画笔直接探入竹子傲霜斗雪的实景之中,将竹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自然品性展现在读者面前。
元代画家柯九思在《题文与可画竹》中赞道:“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柯九思是元代著名画家,喜爱画竹,所以他将文同的竹视为至宝,一有空暇便取出卧榻欣赏,如入竹林深处而不知往返,深得文同笔意,这首题画诗可见其对文同的推崇。
在元代画家中,除了柯九思以外,同时代的张舜咨、张彦辅、边鲁、李衎、高克恭、赵孟頫、吴镇,都是一等一的画竹高手。
元 柯九思 《横竿晴翠图》
明代画竹名家当推夏昶,其画竹与众不同,别人以行书入画,他则以楷书入画。所画之竹循规蹈矩又极具法度,烟姿雨色,气韵生动。徐沁在《明画录》中记载夏昶“写竹时称第一,名驰绝域,争以兼金购求,故有‘夏昶一竿竹,西凉十锭金’之谣”。”可见夏昶的墨竹在当时的确倍受追捧。他的代表作有《湘江过雨图》、《淇园霁雪》、《兰竹册》、《竹石图》、《清风高节》、《松柏竹石》、《孤峰晴翠》、《夏玉秋声图》、《墨竹图》等。
明 夏昶《竹石图》
我现在以他的《竹石图》为例,浅析其画竹的技法、技巧。此图为182X68厘米立轴,与其他作品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构图上以两竿直立的翠竹,与一块山石构成下重上轻的画面;竹子从枝干到叶片都不着墨和色,仅用白描手法勾出,与石块的墨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石块则是以浓淡墨勾出石的外形,然后用“小斧辟皴”皴擦出石的结构及阴阳关系。用笔严谨,一丝不苟,用墨浓淡相间,层层叠加;石上三三两两地点出苔点,以增加石的厚重和沧桑感,借以衬托竹的亭亭玉立与飘逸之风。他在此幅作品中,不再用浓淡写竹叶、竹枝,仅以双勾手法按风的走向完成,更为有效地表现了玉竹临风的意境;石块的后面穿出两小竹枝,生动地增强了画面的趣味,为作品带来一股生命的气息。
整幅作品采取从下直上顶端的直立构图,一块巨石稳住画面重心,有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迎风飘动的竹叶似乎发出嗖嗖的响声,与现实的残酷在做命运的抗争,彰显了竹的坚韧不拔、内通外直、壮志凌云的品性,可以说是夏昶画竹精品中的精品!
明 王绂《墨竹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
在明代画家中除了夏昶以外,还有唐伯虎、杜堇、金浞、仇英、徐渭、孙克弘、王绂,都是这一时期的画竹高手。清代画竹画家就更多了,如冷枚、罗聘、八大山人、石涛、恽寿平、蒋廷锡、华喦、原济、高凤翰、汪士慎、李鱓、金农、郑板桥,真是高手如云。在风格上有工笔的、写意的、没骨的、兼工带写的,可谓各具风采!
清代的“扬州八怪”,为文人画竹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出现了金农、汪士慎、郑板桥这样的大家。特别是郑板桥的墨竹与众不同,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而且将作者的思想、人格及对社会的认知态度蕴藏其中。他不但留下了大量画竹的绘画作品,还留下了《题画竹六十九则》。
郑板桥《竹石图》
这幅《竹石图》是郑板桥的代表作,画面上一块巨石瘦骨嶙峋,两大一小三竿竹从画面底部挺拔而上;大的相交,一竿出画,另一竿直接迎风而立,小的一竿靠向石前,有聚有散、避让有序。在用笔用墨上,他笔蘸淡墨以行书笔法,采用“发竿式”连续写出三竿,画出小枝;以“枝上生叶法”,采用“破个字、分字、介字法”画出叶片,前浓后淡,相映成趣。瘦石高度几乎与竹比肩,疏疏朗朗几笔淡墨,中锋、侧锋并用,勾、皴、点、染一挥而就,与竹相依相偎、遥相呼应。画的右边题诗一首:“秋风昨夜窗前到,竹叶相敲石有声。及至晓来浓露湿,又疑昨夜未秋清。写为周翁年学兄,板桥郑燮。”可谓画与诗会诗与画合,相得益彰,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郑板桥绝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巧。
郑板桥的这幅《竹石图》,与前面我所提到夏昶的《竹石图》虽然各有千秋,但从文人画的角度上看,郑板桥在思想和技法上要比夏昶高出许多,作品中郑板桥不像夏昶传承文同“成竹在胸”一脉。夏昶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来自尔成局,其形、神、意均在其中,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反其道而用之,开创了郑板桥墨竹画法的神话!
五代 徐熙 《雪竹图》上海博物馆藏
郑板桥为何能成为一代画竹大家,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来源于对竹的崇拜和信仰
中国是爱竹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研究、培育和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竹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中产生着巨大作用,它与中国文学艺术、园林建筑形成密切的关系,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源远流长;清楚地说明竹在我国劳动生产及文化艺术活动中,以其形态特征转变为做人的精神风貌、道德品性,早已成为一种高尚的竹文化现象,代代相传。
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地记载了竹纸、竹笔的制造工艺。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代的抛石机,都可以看出竹子被我国先民运用的古老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大兴土木建“上林苑”,《拾遗记》中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个记载便可以说明那时竹就被皇家尊为居室庭院所必须栽种之物。
清代竹子浮雕“竹林七贤”笔筒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宗教的影响,崇尚玄谈、寄情山水,把种竹、赏竹之风推演成一种生活时尚,有别于皇家宫苑的“田园竹趣”蔚然成风。“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便是《水经注》及《洛阳伽蓝记》中的记载。
明清时期对竹的推崇可说是无以复加,王象晋的《群芳谱》、屠隆的《山斋清闲供笺》、李渔的《闲趣偶寄·居室部》、文震亭的《长物志》都对竹进行了研究,成为竹子种植、栽培、审美的理论书籍,一时间广为传播和推广。
朱可心 竹段紫砂壶
考古资料证明,竹的利用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古代交通运行工具和设施的起源发展,均与竹子有着密切的关系。竹车、竹筏、竹桥、竹房、竹栅栏,在世界交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就以竹制造竹器,仰韶文化出土陶器的底部就留有竹编的痕迹;良绪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竹器、印纹陶器。唐宋明清竹器更是人们生活中“养生送死”的必须品,餐具有箪、笾、簋、碗、著,容器有筐、篮、笥、箱、柜;家具有床、榻、几、椅、橱,用具有杖、尺、帚、帘、扇;葬具有竹棺、竹席、竹葬品,可谓一应俱全。同时竹对我国的宗教文化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远古先民将竹奉为图腾,视其为图腾崇拜物,将竹的形象刻在陶器上,作为祭祀的用具;道教和佛教将竹清韵、空虚的属性视为信仰的教义而奉行,并将其大力推崇广为传播。
我国的民俗文化也将竹的风貌精神与信仰习俗、文化游乐联系起来,使其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群集文化中,构成竹文化元素加以传承和发扬。竹文化在人的精神、审美及伦理道德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这种思想和传统习俗更为盛行,这种对竹的崇拜和推崇,无疑对郑板桥种竹、画竹的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笋型水盂 陈鸣远
二、来源于对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史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始见于南宋林景熙的《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中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东坡《题文与可画竹》一诗中,将松、竹、石称为“三友”。古代帝王和贵族将自己与竹的品性联系在一起,名曰“君子”;后来君子泛指德才兼备之人,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誉,比喻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则寄寓情感,把梅、兰、竹、菊比喻君子,予以人格化:梅花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先众花而报春;兰生群山深谷,不慕虚荣,长叶临风潇洒,风姿翩翩,幽香袭人;菊花不与群芳争艳,深秋独立于寒风之中,独傲霜枝;而竹子以其虚而挺直、不畏严寒、高风亮节的特性,作为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崇高气节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的诗句,便是对竹子品格最好的概括,郑板桥便是这种“君子比德”的传承者。
元 李衎《竹石图轴》
基于竹与梅、兰、菊同时赋予的君子品性,及竹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郑板桥和历代画家都喜将竹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长时间的研究描画,使画竹艺术在传统绘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思想理论和技法创新,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临风起舞、傲霜斗雪,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托物寄情,以物言志,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绘画作品。郑板桥一生爱竹、种竹、咏竹、画竹,他一生题画诗已以百计:“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便是郑板桥题画诗中的精妙诗句。《墨竹图》、《竹石图》、《岁寒三友》、《墨竹图轴》、《兰竹图》、《雪竹图轴》,都是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所创作的画竹精品。
郑板桥《三友图》
三、来源于画家的身世和经历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1693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兴化,祖籍苏州,以“诗、书、画”三绝享誉于世。他的一生经历读书、教书、中举、为官、卖画五个阶段,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郑板桥青年时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9岁考中秀才,到了乾隆年间方得中进士,此时已43岁,一时没有适当的位职,在家等了6年,才被安置到山东范县和潍县做个县令。由于秉性耿直,不善于溜须拍马,不结交乡绅权贵,得罪了不少人;顶头上司对他的为官之道十分不满,一心想拔掉眼中的这颗钉子。终于机会来了,这一年潍县受灾,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郑板桥作为一方的父母官,心中焦急,想开官仓赈济灾民,但开官仓要报上头批准才行。眼见饿殍遍地,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板桥顾不了自己的安危,私下强开官仓救人,被上方一本奏折参到京城,12年的七品乌纱就被摘掉了。此时的他已61岁了,官没了又没祖产和银两,只得卖画为生;他在一幅《画竹图》中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袖寒。写取数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这首诗可以说是他这段时间的人生写照,读起来虽然使人心中悲凉,但却从内心佩服郑板桥做人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郑板桥《竹石图》
回到扬州的郑板桥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但是他仍然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对于有钱人他从不卖画:“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歇,便要骂人……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自笑而听之。”这段文字记载了有钱人有钱他看不上,不把画卖给对方;没有钱的,只要是朋友便给对方字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自己也不去做过多的解释。对于郑板桥的这一做法,我想只要了解他的人都会明白,郑板桥笔下的竹是“君子”的象征,特别是他的“清瘦竹”更是描绘心中的自己。对那些索画之人,他写诗骂道:“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如果将画卖给了官商士绅,便如同卖了自己。他虽然清苦,单独伫立、离群萧索,但孤独之中仍然清醒、坚定、潇洒、雅逸,的确不失君子之风!
郑板桥《竹石图》
乾隆三十年春,郑板桥画了一幅竹,而这幅竹子与以往的竹都不一样。画的右侧贴着纸边画了一块劲俏的岩石,崖下三枝孱弱的竹竿,飘动着出七八丛竹叶迎风而立,艰难地生长在穷山恶水的崖边。看着画面上的几竿清瘦的竹影,让人不免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矗立良久你会发现,这几竿瘦竹在风中不但没有被折断的可能,反而是风越急,竹越显示出劲挺傲骨,迎风而长啸。画的左上角题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年冬天,郑板桥病逝于故乡兴化,走完了恬淡、清苦、孤独的一生;这幅《竹石图》便成为他为人一世清清白白、高风亮节的精神写照!
郑板桥《竹石图》
四、来源于自身的感悟和探索
郑板桥为官前后都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一生醉心于书画,善写诗、填词、著文、刻印、作书,擅画花卉木石,尤以兰竹见长。他深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书法是绘画的基础,所以他将正、草、隶、篆自创“六分半书”,这种书体与他的画艺相映成趣,格外古朴高雅;他的印章刀法古朴,取法秦汉,冲切之间,腕力雄劲,自成风貌,钤于画上尤显精神;所以他的作品诗、书、画、印熔为一炉,极具特色,一经面市倍受时人推崇,被视为竹中神品!
1753年,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遭遇罢官的他仍回扬州卖画。虽恣情山水,与骚人、野纳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竹于酒廊、僧壁,作诗填词于粉墙、楼榭,终不放弃对画竹的喜爱和探索。
他由爱竹、画竹发展为种竹,完全是出于方便对竹的观察,便于将竹在自然界中的风、晴、雨、露及冰欺雪压中的姿态变化熟记于心。他在《题雨后新笋图屏风》中写道:“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笋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可。”由此可见郑板桥在画竹上所下的功夫,非常人可比。
郑板桥《墨竹图》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亢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题画诗便是他忘情于画竹,呕心沥血的一幅素描俏像:诗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画家自己对画竹喜爱四十年的探索,并且是白日挥汗如雨、夜里苦苦思索;将竹的自然形态删去,留下心中之竹的清瘦;直至画到无法为法的程度;一幅墨竹、四句小诗概括了郑板桥画竹的心路历程,诗与画中蕴藏的崇高境界的确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他笔下的竹,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疏密相间、浓淡相宜,脱尽陋俗、精彩绝伦!他将画竹的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现实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创造了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只属于郑板桥自己的墨竹世界!
郑板桥《晴竹图》
我国古代先民的抽象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思维方式,往往发端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与物。也就是说具象性思维成为古之哲人最重要的思维方式,竹文化的形成便是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产物。人们以竹的属性象征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人格魅力,从而将竹人格化。郑板桥和历代画家画竹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绘画艺术上的具体表现,它仍将作为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并源远流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