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

城市是文明高度集中的人群聚居地,正因为人群的密集与集中使其成为一个多元的概念,体现在电影当中,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城市是怎样的城市,是属于谁的城市?

既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繁华璀璨,属于达官巨富的城市,也是《南方车站的聚会》阴暗凌乱,属于城中村普通百姓的城市。

前者体现了城市的发展速度,而后者则凸显了城市所隐藏的问题,让我们看到城市繁华表象后不为人知的一面,相较之下,后者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更有参考价值,对于国民性的剖析也更深刻。

近三十年来,我国很多电影中都出现过“城中村”元素,从中既能看到我国近年城市的发展轨迹,也能看到经济飞速发展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带给我们反思。

下面就从几部电影中的“城中村”元素,聊聊那些看得到与看不到的问题。

|《钢的琴》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1)

《钢的琴》海报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老东北,这里曾经遍布以重工业为主的工厂,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

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恰逢国企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曾经辉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技术备的落后,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被迫下岗,属于工人最为辉煌的时代一去不返。

借助上述历史背景,导演以荒诞幽默的笔触讲述了以陈桂林为首的钢厂工人们在下岗之后家庭破碎,生活无着,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窘况,并高度赞扬与缅怀工人群体热血奋进的精神。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2)

《钢的琴》剧照

电影随处可见东北城市转型时期破旧的民房以及荒废已久的工厂。尤其对工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展示,里面有很多弃置不用的机械设备,外边还立着两个大烟囱,给人一种工业废墟的感觉。此外,影片中,陈桂林炸鱼的那个荒草丛生的鱼塘则从侧面反映出工厂生产对周边湿地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上述浓浓的时代印记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工人们热血高歌、劳动生产的繁荣景象——不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行进,作为一个时代的缔造者,他们的贡献永不磨灭。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3)

《钢的琴》剧照

与此同时,导演也暗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为谋取经济利益所滋生的一些乱象,比如,电影提到陈桂林的妻子跟一个卖假药的跑了,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很多人为赚钱不惜违法乱纪的社会状况,也说明在物质冲击下人们对感情已不像以往那么纯粹、牢靠。

所以,导演在缅怀那个热血年代的同时,也希望我们将工人群体朴实、勤劳、实干的精神传承下去。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4)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海报

就在老东北工业基地由盛转衰的同时,远在南方的珠三角正如火如荼的发展。

深圳是改革开放最初获益的城市,它原本是个破旧荒凉的小渔村,但在1979年被划定为经济特区后经济迅速崛起,不仅自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璀璨的都市,也带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而当地原住民也因城市开发获得巨额拆迁款,发家致富,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这也为之后借开发之机牟取暴利的“钉子户”埋下伏笔。

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一方面当地人养成了“务实”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为致富动脑筋,不择手段,促使出现了很多官商勾结、纸醉金迷的贪腐乱象。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便以此为背景从一起拆迁引发的命案讲起,引出一段泯灭人性的官商勾结敛财的犯罪故事。虽然是虚构,但现实中却有着很多类似的原型——当然,如今,随着法治社会及反腐倡廉的推进,腐败现象已得到遏制。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5)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剧照

电影中的城中村乃是在广州冼村实地取景,只见里面到处都是碎瓦残垣,多数居民楼已空无一人,很多拆迁的地方均被铁皮封锁起来。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居民因各种原因不愿迁离,形成与城市隔离的孤岛。

如今城中村仍是广州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坚守在高楼林立的CBD中心旁,显得突兀而与整座城市格格不入。尽管如此,很多在当地打工的外地人仍因为便宜的房租而非常喜爱这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陆续被拆迁,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历史。

|《后来的我们》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6)

《后来的我们》海报

和珠三角相比,北京发展也不赖。

作为一国之都,北京迅猛发展,并吸引无数青年远离故乡来此闯荡,想在北京大展手脚。据统计,2008年,北京全年外来人口超过1亿5400万“人次”,居世界之冠。

但和理想对立的是残酷的现实,很多在北京漂泊的年轻人给家乡人的感觉是年少有为、光鲜亮丽,实则住拥挤的出租屋、潮湿的地下室,混得不好的甚至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这其中自然发生了许多辛酸故事。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7)

《后来的我们》海报

电影《后来的我们》便以北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的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分手的悲伤爱情故事。

电影中林见清居住的拥挤、嘈杂的群租屋,恰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当年,为从北漂青年身上牟利很多房主都将房间隔断,做成一个个小隔间,这些小隔间不仅面积狭小,仅容纳一个小床位,而且不太隔音,但依然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北漂因为经济窘迫来这里居住,形成一个个特别的“城中村”与非常包容、混杂的交际氛围。相信很多在北上广打拼过的朋友都会引发内心的共鸣,想起那些艰难打拼的岁月。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8)

《后来的我们》剧照

一直以来,北、上、广漂泊者便是饱受争议的人群,他们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将炽热的青春留在一线都市——这样是否值得?电影末尾林见清获得了成功,但现实中并非每个一线城市的漂泊者都会如此成功,影片虽然以爱情为题,但客观展现了北漂的处境,给渴望闯荡北上广的年轻人提供了现实参考。

|《南方车站的聚会》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9)

《南方车站的聚会》海报

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城中村相比,二线城市的城中村生活氛围则有所不同。

一线城市的城中村多居住的是异乡人,他们怀着致富的梦想到大城市打拼,有着共同的理想与目标,虽然生活条件差一些,但治安总体还算不错。

二线城市的城中村则不太一样,这里居住的更多是本地不太富裕的人,二十一世纪初,很多盗贼藏身于此,使治安很差。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的故事背景便在二十一世纪初某南方二线城市的城中村里,用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偷车团伙头目周泽农,在重金悬赏下走上逃亡之路,艰难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

通过电影,我们能看到当地城中村筒子楼林立,宅巷纵横,人口密集,脏、乱、差。由于犯罪频发,老百姓对于枪击、警察追捕逃犯等情况早就习以为常,视若无睹,是当时黑恶势力横行的真正写照。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10)

《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

为了制止黑势力犯罪,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先后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打黑行动,捣毁了很多黑恶势力。如今,二线城市城中村的犯罪乱象也同周泽浓的命运一样被葬送在历史长河中,被风沙掩埋。

|《我是路人甲》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11)

《我是路人甲》海报

在全国诸多城中村中,有一座城中村最具有现实魔幻色彩,那便是横店的城中村。

横店影视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原本这里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直到1995年,导演谢晋为电影《鸦片战争》而来此选外景,建造了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之后,横店与影视的交集越来越深厚,陆续建成了明清宫苑、秦王宫、华夏文化园等28个影视基地,形成了工业流水线式的规模庞大的影视城。

每年数以万计的怀揣演员梦想的年轻人来到横店,希望获得演戏的机会,这也使当地形成了以群演为主要人群的城中村。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12)

《我是路人甲》剧照

电影《我是路人甲》由真正的横漂演员作为主演,讲述的是漂泊在横店追寻影视梦的“横漂”一族的故事,向我们揭露了横漂群演在光影童话世界之外真实的生活状态。

通过电影我们看到横漂居住环境拥挤,以上下铺的方式几个人住一个房间,生活条件极为简陋,而且工作极不稳定,运气好的时候能接个路人甲演,运气不好的时候连路人甲都接不到,而且工资低廉,一天下来也就几十块钱,还要通过讨好剧组人员来获得演戏的机会,女群演甚至经常因求人而被揩油。

神秘消失的小镇电影:暗淡的城中村(13)

《我是路人甲》剧照

饶是如此,每年都有怀揣明星梦的青年男女涌向横店,一边在窘迫的生活中挣扎,一边做着成为王宝强第二的梦。据统计,近三年来横店流动群演达到20多万人次,平均每年约有7万人次,他们当中包含了刚从学校毕业,对影视圈充满好奇的学生,梦想着出名的影视爱好者,以及靠群演为生的无业者,而真正能混出头的却寥寥无几。

通过以上电影中的城中村元素,我们看到许许多多未曾了解的社会问题,它们以糟糕的表象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缩影,反映了繁华背后真正的痼疾所在。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理应拍出来,从而引发关注与重视,如此才更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如今,很多影视剧都尽可能展现大都市光鲜的一面,主人公们西装革履,住宽敞的大房子,开豪华跑车,但这却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我们诚然需要美好温馨的影视作品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但也希望有更多影视从业者去探索那些不那么美好的现实领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生活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