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王霆钧现状(辽宁作家娄玉振)

东北作家王霆钧现状(辽宁作家娄玉振)(1)

我的兄弟鲁先圣

娄玉振(辽宁)

(鲁先圣备注:我的版权律师发来几幅文章图片,她查到《中考热点作家美文阅读季》一书,未经我的授权,直接从我的博客中选用了这篇文章。这是我的朋友、辽宁作家娄玉振写的一篇回忆我们兄弟之间交往的随笔,文章最早被江苏《扬子晚报》发表过,被出版社选入丛书还是第一次。)

大约是1993年的时候,我在《辽宁青年报》做编辑,我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自山东的信,拆开,来信的人不认识。信的内容大致是鼓励性质的,兼带些批评的意味,指出了我写作上的浮华倾向。信的最后问我“鲁子”大约是个笔名吧,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当是一个山东人了,或者是离家的游子,心中怀揣着对故土的恋。信的署名叫“鲁先圣”。他信上的字,飘逸而工整,饱满而灵动,很让人受看,读信像欣赏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从字体上看,字飘逸饱满,说明一个人内心很充实,修养到家,工整灵动,说明一个人内心里存厚,犟而不愚。

我对他的名字很好奇,以为也是笔名。他是山东人,笔名里取个“鲁”字不为怪,但齐鲁之地自古有至圣先师存在,对 孔老先生的尊敬存在于祖辈人的血脉中,什么人有这么大的口气,敢“先”于“圣”?还在“先圣”面前加个“鲁”字,带有挑战的意味。

我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真切地记得是问过他这个问题。同时约他写几篇稿子来。

没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信。信还是写的恭谨、真挚、不做作,一如山东人待朋友的态度。他信中说这个名是他的真名,是上过几天“识字 班”的父亲起的,大约是寄托了长辈人对后人的无限期望。他同时介绍说他哥叫“先觉”,以资佐证。他随信也寄来了几篇小稿,字抄的工工整整,像是个初学写作的孩子给报刊投稿,生怕有好恶的编辑一看字不工整就扔到一边的意思。但他的文写的确实好,千字小文,洋洋洒洒,拙中藏着秀,朴中带有雅,含蓄中带着思想,很适合我们报纸的风格。

不几年,我新婚,携妻回山东老家省亲。妻欲先去泰山、曲阜看看。去这两个地方,必须在济南倒车。我对济南不熟,提前给他写了信,请他代为安排。我那时离开报社已有一两年,同他的联系日渐稀少。济南也有很多中学时的同学,但不知怎的,就想见见他,觉得他更值得信任。

车是在凌晨到的济南,是在济南东站,一个很冷清的车站,那时还是市郊吧。天还黑着,有些冷。出站口,就远远看到有人在招手,大声地问:“是乌鸦兄弟吧?”我对妻说:“是先圣大哥。”我们两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使劲地拍后背,意思是想死你了。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在这之前,我们没有通过电话,没有看过照片。但透过文字,却早已深深地了解了对方。

他长的并不高大,中等个儿,国字脸,清秀白净,架一副眼镜,眼睛明亮,典型的书生气质。但人不同于文弱书生,热情、谦逊、豪爽。他替我们拎着大包小裹,打车直奔他家。山东人对朋友有几种境界,泛泛的朋友见面客套几句,也就而已。交往深一点的,去饭店吃顿饭。只有贴心窝子的朋友,才会领回家,不管家中的菜食比不比外面好,但领回家,他表示对你没有一点戒心,是实心实意对你。到他家,他妻子早已做好了早饭等着。

他那时住的房子是一个两小居室的房子,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吃罢早饭,他让我们住在他的卧室,补补觉。他和妻子拎着菜筐去买菜了。他说今天请了假,专门要陪我们一天。我和他客套,说家里有啥就吃啥,他就急了眼,说到大哥家里了,一切听大哥的。

醒来时已到了午饭时间,出卧室的门,就看两个人正在客厅里静静等我们醒来,饭菜已做好,全用碗盖着,怕凉了。酒也已倒好,放在热水里温着。吃的是什么忘了,很丰盛,但有一道菜记着,是鸡炖鱼,他管这道菜叫“龙凤呈祥”,说是专做给新婚的弟妹的。鸡是他老母亲从乡下捎来的,是自家养的纯农村鸡,他一直没啥的吃,今天宰了,以飨朋友。鱼是从菜市场买的黄河里产的鲤鱼,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的那种。据说这是山东人招待朋友的一种特殊待遇,我离开山东已有经年,并不知道这道菜,但吃起来很好吃。嫂子说,你大哥除了过春节做这道菜,平时还没做过呢。

后来,我去泰山、曲阜,他给我画了详细的路线图,坐什么车,住什么样的宾馆,仿佛我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周到、详尽的让人忍俊不禁他的罗嗦。

再后来,就不时收到他的书,《苍茫人生》、《原上树》,书是一本本地出,写作的路子是越来越宽,文笔是越来越好,思想是越来越深。再后来,就看到他和《读者》、《青年文摘》签约,在十几家报刊开专栏,成了专业作家。那时,电话已渐渐普及了,他偶尔会给我打个电话,问他写什么东西,人更谦逊了。

这方面,我替他庆幸。他刚毕业时,在家乡县城给县长做秘书,人前显贵,但他却毅然决然告别了浮华,转身投到了文字上。而我,恰恰和他相反,人生中的机缘和变数,也许就是一个不经意间选择的结果。

再一次见他,是祖母过世的时候。我急急忙忙地买了机票,上飞机前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去机场接我。哪知道那天飞机空管,迟到了四个多小时才落地。害他在机场一直苦苦相等。他不恼,开车直接送我回乡下的家。那时,他刚买了一辆夏利车,说借机磨合一下。这是一个借口,他是怕我回去晚了,赶不上看亲人一面。从济南到我家乡下,没有高速路,路况也不好,坑坑洼洼,尘土满天。赶到县城时,天已大黑。有同学在等着接我送到乡下,他便往回赶。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一口,那么远的路,他是怎么开回去的呢?

好久又未和他联系了。前几日,孩子考试,有一篇阅读文,孩子考的不好,拿回家,我说写这个文的是爸爸的朋友,儿子说你吹牛,人家是大作家,你怎么会认识?我大笑。儿子说你了解他,那你做这个阅读文试试,我答完,与标准答案一对,不及格。我打电话给鲁兄,按照标准答案问他写的是这个意思吗?他亦大笑,说按这个我也做不及格。

他的文,在中学教材里有好多篇。

东北作家王霆钧现状(辽宁作家娄玉振)(2)

东北作家王霆钧现状(辽宁作家娄玉振)(3)

壹点号 鲁先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